喜贺南方学员囊括19年省委、省政府、工商、监狱等热门职位状元
您的当前位置:南方公务员考试网 >> 申论 >> 国考 >> 正文内容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省级)
本文转载自:〖南方公务考试研究中心〗    发表时间:〖2017-08-17〗   本文作者:admin-li   浏览次数:3898

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材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8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材料参考时限为5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30分钟。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应试者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应试者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材料


材料1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是古代诗人对城市景色的描述,读之令人心向往之。对一座城市来说,有水,才会更有灵气。水系建设不仅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城市生态、形象和功能提升的重要途径。而充分发掘城市的水环境之美,则是人居环境发展的大趋势和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


S市城市水系长120公里,水域面积630万平方米,水系两岸绿地面积1220万平方米。水系不仅是市民休闲观光、健身娱乐的重要场所,也是S市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城市建设上水平、出品位”的整体要求,城市水系管理处将以建设“美丽水系”为总目标,努力打造优美环境。


城市水系的美,不仅体现在水上,也体现在两岸的绿色中。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维护,S市城市水系整体绿化效果不错。但部分河道仍存在绿量不足、缺少色彩、管护水平较低等问题。


城市水系管理处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在加强水系绿化管护的同时,重点对连心河两岸绿化水平进行提升。


对连心河沿线的重要部位,将进行高标准绿化整治,增加乔木数量;对河两岸的一般绿地,将以种植灌木、彩叶树及野花组合的方式,丰富绿化色彩,增加整个连心河绿地靓度。


水是影响植物生长的第一要素。考虑到S市干旱缺水的实际,为提升连心河沿线绿地管护质量,确保绿地浇灌到位,将在连心河沿线有条件的地方铺设管道24万米,实施喷灌浇水。


为进一步提升水系绿化管护水平,水系管理部门将由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护转变,通过奖优罚劣、末位淘汰等措施强化管护,着力打造“水系形象”。


由于缺少路灯等必要的照明设施,连心河晚上缺少了景观效果,附近居民休闲、散步也很不方便。同时在社会治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


“虽然岸边有路灯设施,但以前基本没亮过。”近日,记者来到连心河东岸时,小区居民对记者说,“到了晚上黑漆漆一片,根本不敢往河边走。”


经城市水系管理处调查,连心河两岸共长102公里,目前只有10公里路段上的路灯能正常使用;5公里路段上的路灯,因多年失修不能使用;另有87公里的路段上,没有安装路灯。


据了解,随着城市的发展,沿线小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过去一些相对“偏僻”的地段也成了繁华区域,两岸群众对连心河夜间照明提出了更高要求。


针对群众需求,水系管理部门决定让连心河沿线亮起来,对不能使用的照明设施进行维修,在需要照明设施的地段安装路灯。


城市水系管理处有关人士表示,此次亮化工程,将重点解决周边生活区较多、但缺少照明设施地段的照明问题。同时,为使照明设施成为连心河的一景,在节点部位选用一些艺术灯具,使之与水系景观相协调。


“太平河北岸应该多建几个停车场。”市民吴先生说。城市水系管理处负责人表示,在便民提质工程中,将结合水系实际,紧紧围绕解决市民反映的重点、热点问题,大力完善服务设施建设。


针对太平河、环城水系等距离市中心区较远的情况,为方便更多的市民前往游览,在现有公交线路的基础上,城市水系管理处将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继续增加公交线路。


为满足市民健身与观光的需要,将对太平河原有的15公里绿道进行完善。到7月底,自体育大街到植物园新开辟的35公里绿道全部投入使用。同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在连心河、太平河沿线选择合适地点,设立垂钓区;在两岸规划修建公共厕所、停车场等,满足游人需求。


水系管理部门没有执法权,成为当前城市水系管理工作中的一块“短板”。由于缺少必要的执法权限,水系管理人员即使发现占绿、毁绿行为,也只能劝说、教育,而没有有效手段进行制止和处罚。


“如果人家听,还好一些,如果人家不听,我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一位水系基层管理人员感到很无奈。由于一些违法行为不能及时得到制止和处理,水系执法陷入了“管不了、管不住”的尴尬局面。


为解决这一难题,今年,S市成立了城市水系巡查大队,对侵占绿地、烧烤、破坏设施设备、私自下河游泳、河道排污等不法、不文明行为加大执法力度。


尽管水系管理部门不断通过各种举措加强安全管理,但仍无法完全阻止人们下河野游的行为,而随之发生的那些溺亡事故则让人揪心。


对此,S市水系管理部门大力强化安全体系建设,在水系河道易出现私自游泳等情况的不安全地段加装防护栏,并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目前,已加装防护栏的河道达到15公里。


日前,记者在太平河城市广场南岸看到,岸边已安装了一排绿色防护栏。城市水系管理处监察安保科科长对记者说,这一段河道长3.5公里,现已全部完成护栏安装,装了护栏后,在这里游泳的人明显减少了。


今年秋季,水系管理部门还将在连心河等易下河游泳地段,加栽绿篱、灌木等植物1.1万米,并安装监控,及时发现、制止游泳行为。


在加装防护栏的同时,水系管理部门还在水系河道沿线安装800块警示牌、悬挂700条警示标语,提示严禁游泳;并配备100名保安,维护水系河道安全秩序,保护群众生命安全。


材料2


某代表团考察国外城市水系建设情况,以下是代表团团长所做的考察笔记:


●纵观世界范围内的一些著名河流,大多数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先开发,后保护”的曲折历程。人们在遭受大自然的报复后,开始更加审慎地思考对河流水系的管理,并在不断实践及摸索过程中,逐步形成较为先进的河流水系规划理念及成熟的管理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英法两国的水管理体制不尽一致,但还是有许多共同之处,值得我们学习。英法两国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水事法律法规体系,社会各界都能够严格遵守,一切水事活动都依法办事。法律明确规定国家、地方等各级管理机构的责任、权力和义务;同时把参与水事活动的各政府机关、部门、企业的职责明确分开,各自在法律赋予的权限范围之内充分发挥作用。两国都对违规排污等违法事件进行严管重治。


●英法两国在长期的工业化过程中,针对供水和水污染问题,通过立法不断改进水资源的取水许可权属管理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逐步完善管理体制,现已由过去的多头分散管理基本上统一到以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性集中管理。一切与水有关的活动均由流域水管部门统一管理,具体可再按政、事、企分工合作,互相配合。


●从上个世纪的70年代起,一些城市化程度很高的欧美发达国家,开始重视对城市河流湿地的保护,并着手对部分已经被破坏的城市河流湿地进行回归自然的修复,广泛采用“多自然型河流”的理念建设城市生态河堤,构筑近、亲水的城市滨水空间景观等,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基础上,恢复城市河流湿地的自然生态和环境功能。上世纪70年代中期,德国进行了关于自然的保护与创造的尝试,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拆除被混凝土渠道化了的河道,将河流恢复到接近自然的状态。


●早在1903年,美国著名设计师葛里芬在澳大利亚新首都堪培拉设计方案中,提出了一个人与自然融合一体的城市规划方案:在位于市中心的地带开凿一个人工湖,它将首都一分为二。湖的东、西两端各有一座横跨湖面的大桥,又将全城连成一体。这座人工湖为堪培拉城市整体空间的优美格局奠定了基础。


●“人水共存”理念改变了传统的把洪水逐出城市的抗洪策略,提出城市水系应结合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和楼宇结构技术,通过不断提高区域水面率,调整雨水径流的下渗和蒸发比例,逐步恢复水系自然循环之路。在维持水体生态平衡的同时,允许部分低洼地区作为洪水期的滞洪区,把洪水纳入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了人水之间的和谐共存。


●“健康工作河流”理念既强调了保护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也承认人们适度开发水资源的合理性,力图在河流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取得平衡。其关键点是,确保被管理的河流既处在一种合适的工作水平上,又处在一种合适的健康状态中。“健康工作河流”理念既强调保护和恢复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也承认了人类社会适度开发水资源的合理性:既划清了与主张恢复河流原始自然状态、反对任何工程建设的绝对环保主义之间的界线,也扭转了“改造自然”、过度开发水资源的盲目行为,力图寻求开发与保护的共同准则。


●“动态河流管理”是从区域河流水系角度把流域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考虑、分析。动态河流管理吸取河道水系建设管理中以往的经验教训,在管理过程中依据河流生态、公众反馈和新的信息,不断改进、调整管理方法。


●在流域管理过程中,一些国家的合作分为两个层次,即国家之间的合作和地区之间的合作。协作机制包括信息的交流,定期的会晤、协调,增加了双方认同和合作的机会。


●英法两国的河道管理费用除来自防洪保安税、城市居民生活和工厂的污水排放费、特殊工业污染费、罚款收费外,其余全部由政府拨款,为流域河道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在英法两国,水管理活动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能,也是沿河工厂、企业、农场主和居民共同的利益所在。投资者或投资者集体,在参与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各类水务理事会参加重要的决策讨论,充分发表意见,使得决策具有广泛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对污染情况的监督,则主要依靠民众举报。


●英法两国十分重视建立和健全各种监测网站。沿河的监测点,除了常规的水文监测,更重要的是监测水质变化,并实时公布,供各界查询。完善的监测体系已成为管理部门决策及执法的重要依据。


材料3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说,“儒,柔也”。一个“柔”字,切中要义,味道全出。宋词专家叶嘉莹先生在一档节目中就特地提到了中国文化的“弱德之美”。她由“儒”字的“柔”这一本义出发,加以阐释,把儒家所代表的中国文化性格多维度地彰显出来了。


“儒”字中含一个“需”字,“需”有“等待”之义。孔子就说过:“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孔子这里说的其实就是“需”的意思,它体现的显然是一种等待的姿态。


华裔英籍女作家韩素音,在描述一位华侨时说:“他是个中国人,有极好的耐心,能等待和忍耐。”这的确典型而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所特有的品性。韩素音在参观走访了中国内地之后,曾经感慨道:“我在这里重新发现了中国的弹性——它所固有的柔顺性,这使它不受外界危机的影响,同时也使它克服一次又一次动乱。”因此,我们虽说“儒者柔也”,但并不是说柔就是软弱无力,就是废弃一切作为。老子认为,“天下莫柔弱于水”,但是“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正是“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道理所在。俗话说的“水滴石穿”,就是“以柔克刚”的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


其实,我们只有通过“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地体味到“儒”之“柔”。柔是“水”最为突出的特性。在中国文化中,以水喻道是有其古老传统的。譬如,老子说“上善若水”,他还说“弱者道之用”,此所谓“弱者”指的就是水的柔弱。他又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就是说,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从不争夺,水中因此蕴含着大道理。管子就认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我们知道,水是不定形的,它被放进怎样的容器中就成为什么样子的形状,但正因为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形状,所以才能变成一切可能的形状,这正是“道”的品格。更为重要的是,它以隐喻和象征的方式,透露出中国文化的传统性格。以水来比喻道的高明之处在于,它的意义是双关的:一方面确立了存在论的基本意象,让人们能够由此及彼地去领会“道”的深刻内涵;另一方面又奠定了道德论的基本取向,借助于水的“至柔”性格来凸显道德的品性。


应该说,中国传统文化所采取的等待姿态,与儒家固有的“柔”的性格之间,是有极深的渊源关系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人同自然界、同他人打交道的方式。


在这里,不妨比较一下古典技术同现代技术在文化性格和文化取向上的分野,我们从中可以更深切地体会出中国古代文化的柔性特点。这种文化取向塑造出来的古典技术,不具有征服自然界的进攻性和侵略性。例如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就是采取因势利导、巧夺天工的办法,而不是采取逆自然而行的办法,使大自然为人类造福。它可以涝排洪、旱蓄水,通过自然而然的方式来对水加以调节。


材料4


近日,“秋水长天 水美中国”采访团调研了G市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记者经过走访发现,G市某些区县的“水生态+扶贫”模式,对欠发达地区在保持青山绿水的同时大力推进脱贫工作,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G市以山地、丘陵为主,占总面积的80.98%。全市溪水密布,河流纵横。G江是G市最大的河流,其在市内各地又分布有一级支流两条,二级支流十条。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G市所辖的三区十四县水土流失面积达到28.37%。经过30多年的治理,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了从穷山恶水到青山绿水的转变。


周大姐五年前从上河县城回到了园村老家经营农家乐,记者沿河查看水草长势时,她正在岸边洗菜,竹篮里盛满了自家地里产的水灵灵的白萝卜。


“在县城打工时听说家里的河治好了,还建了漂流项目,就回来开个农家乐,现在每年能挣十多万,比打工好多了。”周大姐的脸上带着笑意。


石县大畲村村主任张某更是直言,“治理前这里就是穷山恶水,治理后可以种莲、种烟、种水稻,还能发展旅游业。”


大畲村的“南庐屋”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历经风雨仍巍然屹立,现在还有人居住,是游客体验客家民俗文化的好去处。


“南庐屋”旁的一棵大树下,几位村民正坐在石凳上聊天,村里的年轻姑娘文文解答了记者关于为何新房子没人住的疑惑,“这是村里统一规划,我们出钱盖的,建好时间不长,有些人家还在装修呢。”


当记者到达宁县还安小流域时,县水保局副局长符某站在种满了脐橙的山坡上介绍了小流域治理的诀窍:山顶戴帽涵养水源,山腰开垦梯田种果,山窝挖塘筑库养鱼和供水抗旱。


据悉,在小流域治理过程中,宁县坚持把水土流失治理和现代农业发展结合起来,把小流域治理同水保科技示范园建设结合起来,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多业并举、滚动发展”的思路,通过项目资金扶持,引导治理大户——绿森现代农业生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租用了1500多公顷水土流失山地。


绿森公司的现场管理人员赖某,退休后来扶贫点工作,带领乡亲们在保持水土的同时增加收入,黝黑的脸庞见证了这位老人对种植脐橙的热爱。


下山时记者遇到骑着摩托车上山干活的李大哥,他是绿森公司的雇工,年近六旬。他描述了自己的收入情况,“60到80块钱一天,每个月能干15到20天。将山地租给绿森公司的农户,5年后还能分到每亩两成的利润。”


“年纪大了,在外面打工挺难的,现在的收入已经很不错了。”李大哥对家门口的工作显得很满意。


石县水土保持科普示范园所在的地方曾经林草稀疏,农田水利设施简陋,土壤贫瘠,沙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示范园项目启动后,通过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农业耕作措施相结合,治山与治水相结合,坡面治理与沟壑治理相结合,建成了“名、优、特、新”的经济果木林,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示范园于2014年10月启动建设,吸引了大量民间资本及广大群众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在建设过程中,采取了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统一规划设计的方式,将示范园区建设与生态旅游有机结合,使水土资源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护性开发。


鸿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参与了这一园区的建设。公司负责人黄某已经投资了约两千万。他告诉记者:“自己投资一部分,政府配套一部分。”


黄某在深圳有家贸易公司,生意不错。“本来就是想回家开个农家乐试一试,没想到政府这么重视,就留下来了。”在忙着让记者品尝园区产的葡萄时,他眼神坚定地讲了下一步的打算,“把水留住,把山治好,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G市水保局局长对黄某的自学能力赞不绝口:“他办公室里讲水保的书比我还多呢。”


“民营水保大户雇当地的农民参与治理和开发,群众可直接获得和外出务工一样的报酬,也进一步推动了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石县水保局的王某这样解释“水生态+扶贫”的好处。


小陈就是回乡的外出务工人员,在鸿达公司一个月的收入有4000多元。“以前在广东打工,离家太远,现在可以骑摩托车上班,还可以照顾到家里。”


“脐橙飘香,水保先行”就是生态优先和民生优先并重的鲜活案例,是水土流失地区百姓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充分肯定,也是“水生态+扶贫”模式开花结果的生动写照。


材料5


《易经》是中国最早的哲学著作之一。易者变也,易经主旨是万物皆变。水变化多端:水无定形,随境而适;水有三态,常温为水,低温结冰,高温化气,云雨雾露霜雪雹皆水之不同形式。水无处不在:土壤中含水,岩石中有结晶水,植物从根到叶皆含水,动物从头到脚皆含水,人体含水量高达60%以上。无处不在的水千变万化,我们的祖先可能首先从水的变化中悟出万物皆变,这成为千古不易之哲理。


水的形态千变万化,其结构却非常简单。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是自然界最简单的化合物之一。这阐明一条重要的哲理:宇宙万物千变万化,万变不离其宗,复杂源自于简单。古今中外伟大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均深谙此理。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爱因斯坦说:“更简单的理论,涵盖更多不同内容,具有更广阔的应用,这才是更令人信服的理论。”皆此之谓也。


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师从善动之水可以益智,这种“智者乐水”和“智者动”的说法很容易获得认同。不过,仁者也是乐水的。海纳百川,水与仁者均具有包容性,此其一。孔子曰:“仁者人也。”仁者普济众人,水惠及一切生物。每逢大旱,禾苗枯焦,赤地千里,一场甘霖普济众生,此其二。孔子还提倡中庸之道,主张凡事不可走极端。水适度有益,过多则成灾;正如父母关爱子女有利其健康成长,溺爱则反害之。《论语》说:“过犹不及。”此乃至理,水的哲学岂能例外?回顾生物进化史,从一个共同祖先不断分化出各种物种,水在每个环节都起到关键作用。对生物起源目前尚无定论,陆地起源说、深海起源说、宇宙起源说……众说纷呈,有待验证。但无论何种起源都离不开水。水是一切生物所必需,无水则无生物。水孕育出一切生物,此乃至仁大爱。明乎此理,仁者怎能不乐水?仁者智者携手悠游于山水之间,既乐山又乐水,仁智兼备相得益彰。


三、作答要求


参考答案一


(一)根据“给定资料1”,概括S市为建设美丽水系、打造优美环境实施了哪些主要措施?(10分)


要求:(1)分条归纳概括;(2)表述准确、完整;(3)不超过150字。


【参考答案一】


主要措施有:一、实施全面绿化工程,增加绿量,提升绿化管护水平和质量。二、实施亮化工程,维修安装照明设施。三、大力开展便民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四、成立巡查大队,明确执法权限,加大执法力度。五、大力强化安全体系建设,安装护栏,加栽绿篱、灌木等植物,安装监控,悬挂警示标语,配备保安等。(149字)


【参考答案二】


一、实施绿化工程。丰富色彩,提升绿化管护水平和质量;二、实施亮化工程。维修安装照明设施;三、实施便民体质工程。完善基础建设,增加公交等;四、强化执法力度。明确执法权限,对不文明行为加强处罚;五、强化安全体系。安装护栏,安装监控,警示标语,配备保安等。


(二)假如你是随团秘书,请根据“给定资料2”,把代表团团长的考察笔记,归纳整理为一份《国外城市水系建设考察报告》提纲。(15分)


要求:(1)提炼准确,归纳合理;(2)层次分明,分条表述;(3)不超过350字。


【参考答案一】


国外城市水系建设考察报告


英、法等国在总结河流开发的教训后,逐步形成了较为先进的河流水系规划理念和成熟的管理经验,值得借鉴:


一、先进的河流水系规划理念


1)“多自然型河流”理念:恢复城市河流湿地的自然生态和环境功能;(2)“人水共存”理念:城市水系应结合城市土地规划,维持水体生态平衡;(3)“健康工作河流”理念:确保河流同时处于合适的工作水平和健康状态;(4)“动态河流管理”理念:把流域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考虑、分析。


二、成熟的管理经验


1)完善法制,强调依法治理;(2)以流域为单元的集中统一管理;(3)高强度的资金投入。政府拨款为治理提供资金保障;(4)强有力的协作机制。加强国家地区间的合作;(5)民主的监督管理机制。鼓励社会共同参与管理;(6)有效的监测体系。建立监测网站,为决策执法提供依据。(350字)


【参考答案二】



《国外城市建设水系考察报告》提纲


通过对英、法、澳等国的考察,一些好的规划理念和成熟经验值得借鉴。



一、这些国家具有先进的河流水系规划理念。

1、“人水共存”的规划理念。城市水系与城市土地规划相结合,维持水体生态平衡;2、“多自然型河流”理念。恢复城市河流湿地,维持自然生态;3.“健康河流工作”理念。河流保护与河流开发保持平衡,确保河流处于合适健康状态。4、落实“动态河流管理”。把流域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考虑、分析,流域管理过程中,根据信息加强管理。


二、成熟的管理经验。

1、完善法律体系。建立水事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对违法事件进行严管重治。2、完善管理体制。由多头分散统一到以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性集中管理;3、流域管理中加强合作。包括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合作机制。如信息的交流、协调等。4、确保资金到位。政府拨款为河道流域管理提供资金保障。5、发挥多部门联合作用。如水务局、工厂、企业、农场主和居民共同配合;6、完善基础设施。建立监测网站,为决策执法提供依据。


(三)“给定资料3”中划线句子写道“我们只有通过‘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地体味到‘儒’之‘柔’。”这句话内涵丰富。请你根据“给定资料3”,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15分)


要求:(1)准确、全面,逻辑清晰;(2)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一】


一、含义:(1)水代表儒家的柔,是弱德之美;(2)代表等待、耐心、忍耐、弹性、柔顺性的中国文化性格;(3)不是软弱无力和废弃一切作为。


二、原因:(1)水符合儒家“道”的品格。柔是水最突出的特性,具有善良、柔弱、滋养万物、不争夺、聚集力量、不定性、善于变化等特性;(2)水透露出中国文化的传统性格。以水喻道既确立了存在论的基本意象,让人领会“道”的内涵,又奠定了道德论的基本取向,凸显道德品格。


三、柔的意义:(1)使中国不受外界危机影响,克服动乱;(2)影响着中国人与自然界和他人打交道的方式;(3)影响中国古典技术的文化性格和取向,以柔克刚使其不具有进攻性和侵略性,如都江堰体现了顺其自然的文化取向。(300字)


【参考答案二】


  这句话强调了儒家通过水这一意象,彰显了中国文化性格的多维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水中蕴含着多种儒家文化的内涵。一、体现了儒家性格忍耐与刚强的统一。能够等待和忍耐,克服动乱,但是不是软弱无力,同时又能“以柔克刚”。二、体现了儒家无用与有用的统一。“上善若水”柔弱无用但又对万物有用,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三、体现了有形和无形的统一。水是无形的,装进任何容器都能适应,但是又不会改变道的本质。四、体现了存在论与道德论的统一。水来比喻道它的意义是双关的:一方面确立了存在论的基本意象,让人们能够由此及彼地去领会“道”的深刻内涵;另一方面又奠定了道德论的基本取向,借助于水的“至柔”性格来凸显道德的品性。
  这种文化启发我们怎样对待自然和他人。需要我们同自然界、同他人打交道要因势利导和巧夺天工。如古典技术都江堰工程就是因势利导而非征服自然,要顺应自然规律,但是又要为我们人类所用,造福人类自己。

(四)“给定资料4”介绍了G市某些区县在实施“水生态+扶贫”模式过程中取得的成效等内容。假如你是G市人大代表,准备提交一份“关于在全市推广‘水生态+扶贫’模式的建议”。请根据“给定资料4”,拟定提出推广“水生态+扶贫”模式的理由和可推广的相关措施。(20分)


要求:(1)紧扣资料,内容具体;(2)理由充分,措施明确;(3)层次分明,有逻辑性;(4)不超过500字。


【参考答案一】


关于在全市推广“水生态+扶贫”模式的建议


此前,G市的水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林草稀疏、土壤贫瘠,生态环境脆弱;水利设施简陋。而推广“水生态+扶贫”模式后,其实现了从穷山恶水到青山绿水的转变。为此,建议在全市推广此模式,使生态建设与民生发展齐头并进,共创佳绩。


一、推广“水生态+扶贫”模式的理由


有利于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一)保持青山绿水,改善生态环境。


1.河水治理取得了成效;


2.利于作物种植,建成了经济果木林。


(二)推进脱贫工作。


1.开发新的经营项目;


2.发展旅游业,新建了旅游项目;


3.增加群众收入,改善群众生活。


二、推广“水生态+扶贫”模式的相关措施


(一)政府牵头,兼顾生态与民生。


(二)保持水土,顺应自然规律,合理利用地势资源。


(三)水土治理与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小流域治理同水保科技示范园建设相结合。


1.依照科学思路,提供项目资金,引导治理大户租用水土流失山地,雇佣群众参与治理开发;


2.启动示范园项目,吸引民间资本及群众参与治理,与生态旅游有机结合,保护性开发水土资源。


(四)完善配套设施,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加强群众业务知识的学习。


建议人:×××


××××年××月××日


494字)


【参考答案二】



关于在全市推广“水生态+扶贫”模式的建议
G市人大:
  推广“水生态+扶贫”模式具有如下理由:一、有利于实现从穷山恶水到青山绿水的转变。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实现河流疏通,加少水土流失;二、有利于摆脱贫困,解决就业,增加收入。这种模式可以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发展,开展农家乐,提高收入;三、有利于增加旅游,保护民俗文化。吸引众多外来游客,修缮有价值的老屋,展现文化特色。
  推广“水生态+扶贫”模式的建议:一、因地制宜,实现立体发展。如山顶涵养水源,山腰开垦梯田,山窝挖塘养鱼,供水抗旱等;二、水土治理与现代农业发展。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多业并举、滚动发展”的思路,保持水土的同时增加收入。三、启动示范园项目,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通过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农业耕作措施相结合,治山与治水相结合,坡面治理与沟壑治理相结合,建成“名、优、特、新”的经济果木林。四、吸引民间资本,发挥群众作用。加强生态建设。引导外来资本参与水土流失治理,政府给以一定资金支持,保护性开发水土资源。发挥群众的作用,给与充分的保障,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实现了生态治理与农民收入共同发展。



(五)参考给定资料,以“以水为师”为题,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见解明确、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明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


【参考例文1


以水为师


水滴石穿,上善若水,仁者乐水……自古以来,水似乎总是和美好的品格联系在一起,她仁爱且包容,她柔弱却坚韧,她智慧更变通。尤其是在古老而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我们总是提倡向水学习,以水为师--学习水的力量,学习水的智慧,学习水的德性,学习水的美丽。


以水为师,师水之柔。“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柔能克刚,我们的祖先早就懂得这个道理:真正成熟的人总是最先低头,保持谦卑的姿态;真正强大的国家总是懂得崇尚和平,和谐发展。对于城市治理更是如此,有的时候柔性治理,人性执法,似乎比命令、禁止的效果更好更长远。填堵洪水不如疏通洪水,将污染企业一刀切不如加以引导和改进。同样的我们的执政者也应从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从大政府转变为小政府,打造现代化治理的软实力。


以水为师,师水之智。水虽柔弱,却不呆板,不僵化,更不偏执,懂得因时而动,顺势而为,随机应变。君不见,那水夏为雨,冬为雪,化而生汽,凝而成冰;遇圆则圆,逢方则方,直如刻线,曲可盘龙。这种变通性,适应性,变革性,创新性都是一种智慧。城市治理也当如此,如若千城一面,盲目跟风,城市便没有灵魂,没有内涵。唯有打造自身特色,因地制宜,才能有独特的风格和气质。更重要的是,要结合本地的特色与优势发展适合的产业,比如有的地方适合养殖、种植、有的地方适合生态观光,生态旅游,正如水势无形却可变化万形。我们正是要按照可持续的眼光去看待发展问题。持续推进供给侧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进程,着眼新常态,实现各市各地区的产业新发展、生态新扶贫。


以水为师,还要师水之德。“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水的品德是什么,是包容,是给予,是千百年来哺育人类生存繁衍的母亲情怀。仁者普济众人,水惠及一切生物。每逢大旱,禾苗枯焦,赤地千里,一场甘霖普济众生;当然,水也能浮殍万里,漏天之雨,一场洪水颠覆天地。水短缺、水污染、水灾等等不正是人类一味地索取所造成的恶果吗?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从水之中汲取美好的养料,洗涤被利益熏黑的内心。


以水为师,师水之美。水是万物之源,她滋养万物,孕育生灵。如果我们不去热爱她,呵护她,人类便失去了安身立命之本。现在不少城市被雾霾、水污染、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破坏所包围,不少城市居民一心想着逃离,干净的空气和水都成了奢求。好在有的城市已经重视水系建设与管理了,让城市水不仅健康、干净,更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真正的宜居城市应该是天人合一,下通地上达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我们离这个目标似乎还很远。


水与城的关系就如同自然和人类的关系一样。向水学习就是向自然学习,道法自然。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水为城市难题和矛盾的解决提供了答案,提供了辩证的思维,提供了包容与仁爱的情怀,更提供了以柔克刚的智慧和境界。城市管理者应当以水为师,以水为鉴。我们期待未来的城市治理走向新的高度,新的境界。(1196字)


【参考例文2】

以水为师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地球上就不会有生命。对于人类来说,水至关重要。不管是农业,还是工业、服务业,都离不开水。但水的价值,不止于此,它也是人类的老师。我国先哲非常善于向水学习,如老子有“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的认识,孔子则有“智者乐水”的感悟。以水为师,有利于推动全民建成小康社会。

以水为师,有利于构建政治文明。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万物的生长,离不开水的滋润,而水却很“无私”,没有要求获得任何回报。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应该学习这种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果能够做到这点,那么就会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不争而莫能与之争”。如果背离水的精神,以公谋私,贪污腐化,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那么就会制造社会矛盾,甚至引发群众性事件。由此可见,构建政府文明,需要以水为师,学习水“利而不争”的精神。

以水为师,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水,变化万端,随物赋形。我们的祖先向水学习,领悟了“变”的哲理。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当我们遇到困境时,必须学会灵活应变,只有这样,才能渡过难关,当下,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原有的依靠廉洁劳动力、高消耗、重污染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可持续,必须转变经济增长动力和发展方式。在此情况下,我国政府学习水“变”的哲学,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促进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以水为师,有利于保障社会和谐。水的一大特点,就是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收入差距却很悬殊,精神文明建设也很滞后,各种利益群体相互博弈,各种价值观相互碰撞,这就需要社会具有包容精神。然而,从我国现实来看,无论是玉林狗肉风波,还是路怒大打出手,抑或地域歧视,都反映出我们的社会缺乏包容。俗话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只有学习水的包容性,增进各个阶层的沟通和理解,以理性的方式解决各种分歧,才能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水,可以用来喝,可以用来洗衣服,可以用来养花。水的具体价值不可估量,而抽象价值也很巨大,可以为人类提供诸多启示。现在,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应该以水为师,学习它的“利而不争”“变”与“包容”,进而构建政治文明,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社会和谐,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参考例文2】

以水为师

“上善若水”强调的水的善德广大,“仁者乐水”感受到一种像水那样的仁爱之心,“心如止水”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宁静和深思,与水有关的成语或诗句很多,多数都与智慧和情操有关,这预示着,作为地球之源的水,最为人类生命的根,水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更是寄托了人类的精神情感,中华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儒家讲究仁爱、包容、坚韧、变通。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学习的智慧。
  以水为师,贵在坚持。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一个人,面对可能遇到的困难,不是退缩,不是盲目进攻,而是学会坚持,用持久力来获得胜利,在抗日战争的关键时期,很多人感到悲观,毛泽东却冷静分析形势,全面把握矛盾实质,写成了当时无人不信服的《论持久战》,这就是儒家智慧在战争中的具体运用。当前,我们城市建设也面临大干快上,这时我们需要的是长远规划,是对城市运用艺术态度的坚持改造,这样才能避免千城一面的局面,才能彰显自己的特色。
  以水为师,包容变通。水给我们最大的智慧就是能包容万象,能融化一些,这些哲理在当前仍有广泛的应用。一方面我们要发挥国企的核心作用,但又要允许多种所有制的不同发展,一方面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但又要团结不同的党派和组织,一方面要鼓励大胆创新和尝试,另一方面又要允许出现失误和失败,社会是这样,人生何尝不是这样,顺境要保持清醒,逆境要保持定力,刚到一个新的环境,需要我们首先是适应,能包容一些遇到的现实。城市建设也应该允许多种不同风格的存在,不能千篇一律,不能过分整齐划一,这样才能显示城市的特色,也是城市的灵魂,只有因地制宜,才能有独特的风格和气质,才能独一无二。
  以水为师,仁智兼备。作为城市管理首先应该对自己的城市具有仁爱情怀,正如古代剧作家李渔所说的那样:“山水者,情怀也;情怀者,心中之山水也”。要有很好的美学修养,要有恨到的道德情操,这样的城市才是有温度和令人感动的;其次还要有富有高超的智慧,城市建设不是短期就能完成的,需要了解历史,需要发挥各方面的力量。“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城市治理的根本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让市民生活的幸福自由,这样才是有魅力的城市。去
  以水为师就是学习水中蕴含的人类智慧,滴水穿石、包容适应、仁智兼备,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儒家做人做事的原则,是当前我们不能丢掉的灵魂,城市是人类发展的未来,作为城市管理者,只有向水学习,以水为师,以水为鉴,以水为镜,我们的城市治理才能走向新的高度,新的境界。

申论进行习作点评是申论提高最快的途径,大家可以下载由南方公务培训中心制作的申论答题卡模板打印进行写作,如需要进行专家习作点评请联系020-85217183.  答题卡模板:http://www.gwypass.cn/zhenti/4216.html


关于我们 | 汇款方式 | 考试培训 | 辅导资料 | 行测信息 | 申论信息 | 面试信息 |南方公务员博客 | 网站地图 | sitemap
   

国家公务员考试 | 广东公务员考试 | 广州公务考试 | 深圳公务员考试 | 广东选调生及公遴选 | 事业单位招考

南方公务培训中心总部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路576号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西校区实训楼516

联系电话: 020-85217183、18922251193

Copyright © 2007-2024 南方公务考试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20522号

       
  • 电话咨询

  • 020-85217183
  • 020-85213838
  • QQ交流群

  • 310206975
  • 255955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