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贺南方学员囊括19年省委、省政府、工商、监狱等热门职位状元
您的当前位置:南方公务员考试网 >> 时政热点 >> 正文内容
2022广东省市考申论热点押题
本文转载自:〖〗    发表时间:〖2021-12-31〗   本文作者:admin-Y   浏览次数:2303

热点一: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抢抓“双区”建设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机遇,构建“一核一带一区”(珠三角九市,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发展区)区域发展格局,把握生态文明建设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同时发力,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我省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二)基本原则。

统筹谋划,突出重点。坚持系统观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碳达峰、碳中和统筹考虑、综合施策,把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理念和模式贯彻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综合考虑保障经济高质量增长和能源供应安全,重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推动降低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珠三角地区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沿海经济带充分发挥自然禀赋优势,加快形成新的绿色发展增长极;北部生态发展区重点发展绿色产业,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样本。

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重大机遇,加快推进绿色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强化法规规章支撑,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流通、消费体系,完善价格、财税、金融、市场化交易等绿色发展法规政策体系,持续增强绿色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市场导向,多方参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健全市场化机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构建政府、市场、企业、公众等多方参与的绿色发展格局。

(三)主要目标。

2025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更加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绿色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基础设施绿色化水平不断提高,清洁生产水平持续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稳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水平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峰,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减少,资源循环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绿色低碳技术体系逐步完善,法规政策体系更加完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基本建成。

2035年,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绿色产业规模明显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总体形成,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广东基本建成,率先建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

(四)重点任务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实施意见》从生产、流通、消费,基础设施、绿色技术,法规政策等六方面对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作出了部署。

一是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包括推进工业绿色升级,加快农业绿色发展,提高服务业绿色发展水平,发展壮大绿色产业,提升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循环化水平,构建绿色供应链等六项具体任务。

二是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流通体系。包括打造绿色物流,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加快发展绿色贸易等三项具体任务。

三是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消费体系。包括提升绿色消费水平,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两项具体任务。

四是加快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包括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推动完善环境基础设施,构建绿色低碳高效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美丽低碳宜居城乡,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等五项具体任务。

五是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包括鼓励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等两项具体任务。

六是完善法规政策体系。包括建立健全法规规章制度,健全绿色收费价格机制,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完善绿色标准、绿色认证体系和统计监测制度,培育绿色交易市场机制等五项具体任务。

三、写作素材

广东2025年基本建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12月17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分阶段主要目标:2025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更加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基本建成。到2035年,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总体形成,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广东基本建成,率先建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广东降低碳排放,必须向更高水平、更广领域拓展。”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曾云敏表示,多年来广东在绿色发展的政策体系、市场化机制、绿色金融等方面做出很多有益探索,但由于产业规模大转型难、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未来要实现率先建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仍面临很大挑战。

供需两端发力生产、流通、消费体系都“绿”起来

《意见》指出,要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同时发力,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我省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产业规模庞大是广东经济的重要特征,目前全省已形成7个产值超万亿产业集群,但这也为绿色发展带来很大压力。

“广东是全世界产业门类最多的地方之一,而且体量巨大,推动产业绿色转型非常复杂,涉及技术、设备、产品、创新、模式转换等,挑战非常巨大。”曾云敏表示。

《意见》提出,推进制造业绿色升级。构建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制造体系,积极创建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加快实施钢铁、石化、化工、有色等行业绿色化改造。积极推进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绿色低碳产业。

产业绿色化,是近年来国际各方普遍关注的焦点。曾云敏认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业化,从人均GDP指标看已经进入高收入阶段,并出现大量制造业向外转移的趋势,降低碳排放总量不会有太大压力。

与之相对的,“我国还处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有些地方还处于中期,这种背景下推动低碳转型,难度更大。”曾云敏认为,广东、浙江、江苏和北京、上海等省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在传统产业绿色升级和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的绿色发展方面,应该相互借鉴。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建立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意见》特别提出,促进大宗固体废弃物实现高效高质高值利用,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促进废旧电池资源化、规模化、高值化利用等。

“发展新能源一定要重视相关器件退役后的处理问题,废物处置是新能源产业稳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陈勇表示,退役器件中包含很多稀贵金属,如果能实现循环利用,对新能源发展是重要保障,“但这一循环利用涉及很多技术,包括智能拆解、高效热解、清洁冶炼、高质回收等,有些国家已经在布局这些技术,并且在循环利用产业创新链中占据垄断地位。”

新能源绿色化在海上风电等技术创新上率先突破

能源的绿色化是经济体系绿色化的关键,也是《意见》的重点内容。

《意见》提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打造粤东粤西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对此,中国能建广东院副总工程师范永春认为,调整能源结构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一是充分利用资源禀赋,大力发展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二是充分挖掘区域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分散式光伏建设;三是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大幅度提高风、光等能源转换效率;四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提高系统安全稳定性;五是加大投入,积极推进氢能等新能源产业集群研究,积极推进电能替代。

“外购电比例高,省内发电中煤电占比较高,这是广东电力能源的两个特点。”曾云敏表示,广东要充分发挥海岸线漫长的优势,在探索海上风电新技术、新设备上走在前面。

除了大力发展新能源,《意见》还提出,构建绿色低碳高效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积极打造绿色公路、绿色铁路、绿色航道、绿色港口、绿色空港,建立智慧交通发展新模式,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一票式”联程客运建设。

无论是绿色产业、绿色能源还是绿色交通,都离不开绿色创新。《意见》提出,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在清洁能源、污染防治与修复、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探索建立绿色技术库,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绿色技术银行和珠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建设。

“发达国家在很多领域都储备了绿色发展的新技术,但广东要推动现成可用的设备、技术比较有限,必须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曾云敏举例说,在海上风电的产业化过程中不断改进技术,实际上就是依靠技术进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未来还“必须把绿色低碳与创新驱动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在产业创新方面的优势,在绿色低碳方面谋划更多科技支撑项目”。

绿色金融的支撑作用也不可忽视。《意见》提到,要建立健全绿色低碳投融资体系,加大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碳捕集封存利用等领域的投融资支持力度。其中还特别提到,要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共同市场,有序推进绿色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研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推动碳排放交易外汇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外投资者参与广东碳排放权交易。

兼顾各区域特点让农村可再生能源因地制宜发展

在推动绿色发展中,还要兼顾不同区域的发展特点。《意见》把“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作为基本原则之一。具体就是,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珠三角地区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沿海经济带充分发挥自然禀赋优势,加快形成新的绿色发展增长极;北部生态发展区重点发展绿色产业,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样本。

“不能简单依靠珠三角现有产业的转移来推动北部生态发展区与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发展。必须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中去谋划新的发展机会。”曾云敏表示,关键是让各地探索符合当地资源禀赋的差异化发展模式,同时通过碳交易、排污权交易等平台和机制,对绿色化要求下的区域协调发展起到辅助作用。

广东的城乡之间,绿色发展也存在差异。《意见》提出,一方面,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建立健全废旧农膜回收体系,全面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收集处理系统,实施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工程;另一方面,增加农村清洁能源供应,推动农村发展“农光互补”和生物质能综合利用。

“农村散煤等消费占农村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49%,农林废弃物、畜禽粪便等量大面广,资源化利用程度低,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加上农村电气化水平比较低,导致农村的废弃物聚集。”陈勇建议,在优化能源结构的过程中,推动农村的可再生能源因地制宜发展,在乡村振兴中得到应用。“比如,1万头商品猪每年产生36.5万立方米的沼气,能够产生80万—90万度电,节约300多吨标准煤,直接减排二氧化碳800多吨,同时可以生产大量的有机饲料和肥料。如果让它无序排放,就会造成温室气体的排放压力。”

此外,他还建议推动更多创新探索,“比如建立一些农业代谢共生产业园,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建立代谢共生产业”。

四、例文

广东提出率先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探索实现“双碳”目标“广东路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列为新发展阶段我国面临的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之一,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并作出明确要求和科学部署。

日前,广东省政府提出,到2035年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率先建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作为全国经济大省,广东要如何走好“双碳”引领高质量发展之路?南方日报记者走访一线,问计“双碳”目标进程中的“广东方案”,探讨广东实现“双碳”目标所面临的优势和短板、机遇与挑战,推出本组“绿动广东”深调研报道,敬请垂注。

1217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到2035年,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率先建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这是广东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出台的首个具体举措,对于在新发展阶段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确保走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广东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此之前,我国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将陆续形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屡屡被提起的碳达峰碳中和到底意义何在?这份试卷,广东又要如何作答?

阻遏地球升温“双碳”目标体现大国担当

现有能源结构等因素决定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路道阻且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直言:“产业偏重、能源偏煤、效率偏低,我们高碳发展的路径依赖还比较大。”

为此,中国正在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社会经济“低碳”转型挑战与机遇并存

碳排放广泛存在于能源、工业、交通和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实现“双碳”目标,意味着发展模式要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转型。这对正在转型发展的中国来说,任务格外艰巨。

从另一面看,也意味着这场转型中蕴藏了巨大的投资机遇和以新能。我省要积极探索符合广东实际的碳达峰碳中和实现路径,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强绿色低碳核心技术攻关,高质量编制我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

走出具有广东优势的绿色发展之路

能源与技术的革新,为走上复兴之路的中国创造了“弯道超车”的最佳机遇。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量迎爆发式增长,而广东新能源也正迈向大规模开发、高质量跃升发展的新阶段。广东还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把碳减排、碳中和相关技术创新作为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低碳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支撑我省的能源体系向低碳、清洁、高效、安全、智慧的方向转型,从而支撑我省社会经济绿色循环发展。

“双碳”目标中,广东应该给自己制定高标准,坚定不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让产业不断向着中高端发展,发挥其在绿色技术、绿色金融等方面优势,避免低端产能的盲目扩张。

五、例文

多措并举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十四五”时期,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也是产业进入全面工业化的攻坚期、深度工业化的攻关期。中国制造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广东作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排头兵,责任重大。然而,目前我省的制造业仍存在短板,在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放合作等方面仍有很大的缺陷。因此,多措并举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加强创新驱动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反映着一座城市的经济活力和发展质量”。科技的进步与制造业的发展紧密相关:广东聚焦全球创新要素,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升制种业研发投入规模和强度,进一步优化制造业创新发展环境,全省数字产业化取得新突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3%,充分体现了创新驱动给制造业带来了活力。综上,加强创新驱动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点。“十四五”规划要求我省,要立足制造业发展趋势,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继续做强做优战略性支柱产业,高起点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广东高起点培育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建立“链长制”,且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计划衔接,“全省一盘棋”进行协同安排,符合“一核一带一区”的区域发展格局,从而推动我省产业链价值链迈向全球中高端。因此,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点。

持续开放合作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制高点。“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各国合作交流,只有相通才能实现共赢。随着全省制造业“引进来”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竞争力不断提高,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我省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制造业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以及制造业对外投资占全省的比重愈来愈高,而随之增长的是制造业的发展。可见,持续开放合作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制高点。

茫茫九脉流中国,纵横当有凌云笔。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制造业立省不动摇,只要我们加强创新驱动、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开放合作,定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巨大贡献!


热点二: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关键词:社会治理-城市治理

安全城市 智慧城市

一、背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我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城镇化的系列重要论述明确了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为在新起点上推进我省新型城镇化指明了前进方向。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是我省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的关键支撑,

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结合点,

有利于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和区域协调发展,

有利于带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

为我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2021121日发布的《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主要明确到2035年及“十四五”时期我省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改革政策举措,是指导我省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立足省情、遵循规律,科学确定未来一段时期我省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要求和总体部署,以高质量的城镇化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

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

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和形态,

完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推进城市健康宜居安全发展。

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向世界展示高质量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窗口。为支撑全省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提供强劲持久动力,推动我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1.以高质量的城镇化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是立足省情、遵循规律,科学确定未来一段时期我省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要求和总体部署。

2.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3.以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为主线,

4.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

5.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

措施: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和形态,完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推进城市健康宜居安全发展。

意义为支撑全省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提供强劲持久动力,推动我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基本原则

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遵循规律, 立足省情: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以区域主体功能为引领,推动珠三角地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差异化发展,把城市群和中心城市打造成为我省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以城镇化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核心,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着力提高人口素质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面均等覆盖常住人口,不断提升城市宜居宜业水平,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

品质提升,健康安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开展新型城市建设,着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推动创新成为城市发展主动力,推进城市智慧化、 数字化建设,推进城市低碳生态建设,传承岭南特色文化,增强城市系统免疫能力,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建设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空间载体。

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坚定不移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坚决破除制约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稳妥把握改革时序节奏,充分考虑区域差异,充分发挥市 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改革取 得实质性突破,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工农互促、城乡互补: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良性互动,构建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发挥城市对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乡村对城市的支撑保障作用,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 居民生活水平差距。

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坚持系统性、全局性、整体性观念,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空间布局、产业结构、人口规模,统筹经济、生活、生态、安全需要,统筹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调整功能、控制规模、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

(三)主要目标

2035年,广东将基本实现新型城镇化,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2%,城镇常住人口11000万人、城镇化发展方式全面转型、发展质量全面提升、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全面优化。城市功能品质全面完善。新型城乡关系全面建立,人的全面发展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得到充分彰显。

1--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形成本外融合的社会包容氛围。

2--多层次城镇化发展格局更加成熟定型,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

3--现代化城市体系基本建成。各类城市功能品质更加完善,创新活力进发,运行智慧高效,岭南特色彰显,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抵御风险冲击能力大幅增强,形成广州、深圳两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成为城市普遍特征,城市发展更加健康安全、富有活力、各具特色,普遍建成美丽城市,成为人民享受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

4--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程度显著提升,统一规划体系全面建立、精明增长、集约高效的空间治理方式基本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普遍形成,城市发展资金保障机制更加完善、行政管理服务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

5--城乡全面融合发展基本实现。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制度性通道全面打通。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基础设施一体化基本实现。城乡产业发展趋于协调。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

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城镇化目标,着眼广东新发展阶段总定位总目标,围绕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综合研判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我省“十四五”时期新型城镇化发展努力实现如下目标:全省持续保持和增加人口红利,人口与产业、公共服务、社会就业实现良性互动,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城市群、都市圈和中心城市人口及经济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城市生活更方便、更美好、更安全、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实现新跃升,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到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7%,城镇常住人口10150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控制在2.3左右。

三、写作素材

素材一:

疫情反弹、燃气爆炸、暴雨内涝、隧道透水……过去几个月,一起起突发事件为城市安全敲响警钟,全方位考验城市的应急能力。

“谁也不知道下一场特大暴雨会降在哪个城市,每个城市决策者都在思考该如何应对。”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广东分院、佛山城市安全研究中心总工程师王飞在郑州特大暴雨发生后,第一时间向佛山市领导提出建议。很快,这些建议被采纳应用在“智慧安全佛山”一期项目中。这一项目自201910月正式启动,一直在边建边用中筑牢城市安全底线。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佛山实现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城市人口、功能和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市运行系统日益复杂,时刻面临着安全风险体量大、点多面广的城市管理难题。如何让城市更智慧更安全?一场更深层次的变革正改写着佛山城市安全的逻辑。

消除盲区

(科技赋能 提升安全风险监控力)

“可燃气体浓度超限报警,实时报警浓度值5.22%Vol……”2020年3月21日一早,佛山市城市安全运行监测中心值班人员收到禅城区一则警讯。

该报警点位于两条道路交叉口的广场上,周围车流量、人流量巨大,有多个公交车站、菜市场、幼儿园、小学、小区,一旦发生燃爆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监测中心立即将警情推送至燃气公司。燃气公司快速响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复核,确认燃气井内阀门老化导致燃气微小泄漏,现场展开抢修堵漏,成功化险为夷。

这样的报警处置,每月平均有400多起,其中不乏台风防御、森林火情、高风险企业安全、电梯困人等多种类型。目前,佛山常住人口达950万,各类风险点、危险源、危化企业数以千计。如能真正把城市安全风险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无疑是最理想状态。

在佛山市城市安全运行监测中心,“智慧安全佛山”就像一个“智慧大脑”,实时感知城市生命体征的细微变化。“城市安全风险一张图”上,一个个痛点、堵点、难点闪烁其间。

“2012年以来,佛山已开展了3次全市范围的安全生产风险分析评估,全面梳理、辨识、分析、评估城市安全运行的薄弱环节和部位,共4880个风险点。” 佛山市应急管理局局长魏钰说。

针对风险评估结果,“智慧安全佛山”一期项目确立了桥梁、燃气、消防、排水、电梯、轨道、道路运输、林火、高危企业等九大监测专项,布设万余套前端传感器,对各类风险点实现24小时在线监测和自动预警,实现城市安全治理全景呈现、精准预警。

“城市不是钢筋水泥的简单堆砌,而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生命体。我们将城市安全感知神经触角延伸至城市各个角落,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城市安全风险防控网。”魏钰表示。

科技赋能,让传统管理模式中认不清、想不到、管不到的安全风险得以最大程度避免。例如,消防安全专项可对试点单位重点部位的电缆温度和剩余电流进行实时监测,一旦感知结果超过阈值,就会立即报警。相比传统应急管理,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大应急”格局

(构建信息化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大应急”格局)

1 在7×24小时运转的城市安全“智慧大脑”内部,庞大繁杂、专业性强的数据源源融入,为“智慧大脑”注入硬核支撑。

2 佛山市应急管理局应急中心负责人介绍,此前由于安全管理职责分属不同职能部门,各单位排查的风险监测数据互不相通,彼此间存在信息“孤岛”现象。

3 2019年,佛山市携手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正式启动“智慧安全佛山”一期项目建设,总投资额2.26亿元,构建城市安全治理“一网统管”体系。经过近一年摸排调研、沟通梳理,智慧安全佛山对城市安全数据信息进行全领域数据融合,整合汇聚全市34个单位7492.8万条基础数据、15218路监控视频等数据,形成城市安全大数据资源池,数据总量超过22TB,实现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数据融合共享。

4 “一旦发生异常,我们很快就能形成对应的分析研判报告。”王飞表示,城市安全“智慧大脑”根据实时监测数据、风险预警信息、基础设施运营及管理信息等,定期为各级各部门决策者提供专题分析评估和趋势预测报告,科学防控、精准施策、形成闭环。

5 没有部门之间的协同,“一网统管”很容易变成“一纸空谈”。在佛山市应急管理局统筹下,初步形成了政府领导、多部门联动、及时高效、统一监测的城市安全主动和科技保障机制,实现信息化与业务深度融合,形成“大安全、大应急”合力。

6 从数据共享到应急联动,“大应急”格局离不开制度的设计完善。2018年9月,佛山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四位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的佛山智慧安全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5个区政府和28个市级部门共同参与,协同推进佛山智慧安全城市建设。与此同时,编制了《佛山市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规划(2019—2022年)》,坚持全市“一盘棋”集约建设、统筹发展,最大限度减少重复建设。

实战!实战!

(推进基层应急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建设基础 提升应战实力)

平时应急,战时应战。城市安全“智慧大脑”平时是监测中心、研究中心,战时则是防抗救相结合的全市全灾种指挥中心。

“所有技术的价值在于实用,如果到了现场不管用,就是失败!”魏钰说。

而极端状态下的城市往往被“打回原形”,断电、断路、断网时有发生,如何保障通信?怎样展开救援?

两年前,高明12·5”森林火灾就曾遭遇类似情况。那是广东近年来发生的一次最危险、最危急、最大的森林火灾,经过上万人55夜奋力扑救,最终扑灭大火。“当时万名救援人员聚集一个地方,附近基站承载不了,手机就打不出去。”王飞回忆道。

吸取前车之鉴的佛山,不断加强应急现场指挥通信系统建设,确保事故灾害一线、现场指挥部、后方指挥中心在公网中断、电力中断、道路中断极端情况下保持通信畅通。

登上“佛山应急”通信指挥车,无人机、云台摄像机、卫星电话等一应俱全,在应急事件处置中,这辆指挥车可以直接开到前线作为移动指挥部,与后方指挥中心和一线指战员进行互联互通。与此同时,后方的“智慧大脑”能够结合现场态势、模型分析和专家会商结果,智能生成应急指挥调度方案和专题分析报告,为现场指挥部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在魏钰看来,巨灾面前,除了积极做好防御,关键是要强化底线思维(认真计算风险,估算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并且接受这种情况。),持续找准薄弱环节,尽量减少损失,“不是一两次演练就够了”。

而目前制约极端天气事件响应能力的一大短板,是基层应急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基础薄弱。怎样让信息化“武装到最后一公里”,提升基层末端快速反应能力,避免层层等命令,是智慧应急必须回答的另一个问题。

打开“智安佛山”微信小程序,就是一个市区镇村四级应急指挥网络。指挥中心随时可向全市近2万名基层一线人员精准推送风雨水情、一键下达任务指令、实时跟踪工作状态、随时随地视频连线,确保责任链条无缝对接。“比如防汛防台风期间,根据响应级别,基层一线人员会接受指挥中心的按需调配。通过小程序,指挥中心不仅可以看到每个人的地理位置,还可随时随地视频连线,实现扁平化的指挥调度,为抢险救灾争取宝贵时间。”王飞说。

守望相助

(建立跨城市安全应急联动合作机制 形成应急管理合力)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马亮认为,与农村相比,城市的高强度土地开发和高密度人口聚集,意味着在灾害面前脆弱性更强,巨灾带来的损失也会更大。城市不能碰得头破血流后,才真正关注和改善应急管理能力。

为提升灾害事故应对能力,近年来佛山市应急管理局把专业应急队伍建起来、把民间救援力量统起来、把社会志愿力量聚起来,通过与科技融合、与制度契合,探索一条具有佛山特色的应急管理队伍建设之路。

河南洪涝灾害发生后,佛山先后派出4支应急抢险队千里驰援,其中既有菠萝救援服务中心救援队这样的专业应急队伍,也有主动请缨的南狮退役军人志愿救援队。为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活,他们日夜奋战一线,并联动爱心企业捐资捐物。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救灾抢险的非常之举,也是应急管理的常态模式。

“一座城市不可能把所有的应急救援力量全部建设完善,因此互相合作是目前应急管理建设过程中的最优解。”魏钰表示,目前佛山已先后与珠海、肇庆、云浮签订城市安全联动合作协议,区域性的城市群安全联动合作机制逐渐成熟。

去年肇庆市端州区突发山火,这一联动合作机制经受了首次“烤验”。火灾发生后,根据省应急管理厅指挥调度和肇庆市应急管理局邀请,佛山立即派出36名队员驰援肇庆。同时城市安全监测中心持续监测当地气象信息,研判火场周边情况,与前方救援队员视频连线,指挥调度前线扑救。

在守望相助与合作共赢中,不仅佛山的“安全感”更强了,也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安全治理带来新的启示。“通过佛山牵头,打造全国第一个跨城市安全应急联动合作机制,让我看到了未来应急管理模式的新范本。”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宏永说。

素材二、

以绣花功夫实施城市更新

(从小切口“城市更新改造”切入,谈到大的民族文化、社会发展)

改造老旧小区,整合“边角地”“夹心地”,活化历史文化街区……当前,不少地方正积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前不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拟为积极稳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划定底线。

总书记指出:“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的重大工程项目。当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3%,步入城镇化较快发展的中后期。从国际经验和城市发展规律看,这一时期城市发展往往面临“城市病”,比如,市政基础设施老化、交通拥堵、城中村人居环境较差、历史建筑数量多改造难度大,等等。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助于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城市更新不同于旧城改造,更不等同于主要解决增量需求问题的房地产开发,而是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的生活空间。在以往的城市更新过程中,一些地方沿用过度房地产化的开发建设方式,出现大拆大建、急功近利的倾向;有些地方随意拆除老建筑、征迁居民、砍伐老树、变相抬高房价、提高生活成本,产生新的城市问题。对此,征求意见稿提出,严格控制大规模拆除、增建和搬迁,原则上老城区更新单元(片区)或项目内拆除建筑面积不应大于现状总建筑面积的20%。相关要求有助于积极稳妥推进城市更新行动,防止城市更新变形走样。

每个城市的特色不同,城市更新“改什么”“怎么改”,需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而其中一个共同的原则,就是要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尊重人民群众意愿,聚焦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完善适老化和无障碍设施,健全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增加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这些补短板、惠民生的需求,应成为城市更新的重点。摸清城市家底,找准现实问题,一个重要路径就是开展城市体检,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比如,四川成都通过城市体检、进行社会满意度调查,将查找出的问题进行清单化管理,由多部门会商“诊断”。在曾经拥堵不堪的华西医院片区,当地通过修建地下停车场、撤除占道停车位、拆除医院围墙等系列治理举措,使停车秩序得到明显改善。

城市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情感记忆的载体,历史文化是城市魅力的关键。征求意见稿提出,保留利用既有建筑、保持老城格局尺度、延续城市特色风貌,“建设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的城市建筑”。这提醒各地,城市更新要结合自身的历史传承和区域文化,打造特有的城市内涵。实践中,不少城市下足绣花功夫,对老旧街区、厂区等进行修补式更新。比如,在北京首钢园,炼铁原料区经过改造成为北京冬奥组委驻地,工业风貌与现代时尚完美融合;在重庆山城巷,20位设计师、山城品牌匠人共同参与景观和室内空间改造,让百年老巷成为网红打卡点。这些事例充分说明,精细化的有机更新和微改造,有助于处理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和发展的关系。

习主席强调:“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面向未来,通过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加快建设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就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城市宜居生活的新期待,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四、例文

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晶,城镇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021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进一步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我国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指明了发展方向,擘画了宏伟蓝图。

(补充结合给定材料例举)总体来看,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传统的城市管理方式难以有效应对快速城镇化带来的城市治理难题以及国家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够合理,城市政区的设置与调整尚待进一步优化。

有鉴于此,新型城镇化要坚持“以人为核心”的理念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

与传统的城镇化相比,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践之路应当重点从以下三方面实现突破和创新。

第一,深入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大力提升城镇化质量,营造美好人居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政策依据)

在严守农村耕地红线的条件下,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应从以往“向乡村要土地”的外延扩张式发展转变为“向城市内部要空间”的内涵提升式发展,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加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更加宜居的城市空间。(总体思路)

为此,应大力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将城市更新作为城市新老空间发展的黏合剂,深入修复、完善、清理、优化城市的微观机体,使城市的每一寸土地都得到合理有效利用,每一方空间都令人心旷神怡。

(具体措施)

同时,注重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风貌塑造,充分展现不同城市独特的历史文脉与精神个性。

另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保障,确保外来流动人口与本地城镇居民更多更公平地共享城市发展成果,提升外来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水平。

第二,全面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优化管理体制机制,切实保障民众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为了有效医治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诸多“城市病”,亟须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城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其中,科学化强调尊重城市发展运行的客观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制度设计、决策咨询和治理实践;精细化注重对城市微观、局部、细节问题的精准定位与有效治理;智能化要求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城市治理成效。通过现代化的城市治理,加强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的风险防控能力,建立健全城市应急管理机制,增强城市韧性,使城市在面对意外灾害冲击时能够快速反应、有效处置,切实保护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三,优化城市空间分布,完善城市政区设置,促进城际协调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除了加强城市内部的软硬件建设,还要进一步优化国家的城镇空间体系布局,构建层级有序、规模合理、分布协调的城镇体系。为此,需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带动作用,建设现代化都市圈,促进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同时,需要不断优化城市行政区划设置。通过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城市型政区设置标准,理顺城市管理体制,促进资源有效利用,倡导城市行政区划调整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建立健全科学系统的城市行政区划调整绩效评估体系,使其调整更加符合民众意愿、回应民众诉求、保障民众权益,并带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总之,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建立在对中国传统城镇化实践的反思之上,结合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所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理念,对于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啻为一剂良方。(评价意义)

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人在城市发展中的主体地位,通过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优化城市空间分布,切实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保障全体居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以进一步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热点三:全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政论文:主讲原则要求、定位目标、意义

策论文:主讲现状、问题、措施、路径

一、背景

2021年7月30日,《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粤府〔2021〕53号,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

其背景与意义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十四五”时期,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也是产业进入全面工业化的攻坚期、深度工业化的攻关期。广东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排头兵,中国制造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广东责任重大。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制造业立省不动摇,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规划》纳入广东省“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是制造业领域唯一的一个“十四五”省重点专项规划。广东省从2019年12月开始,组织省有关单位开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系列调查、研究、论证,出台本《规划》,作为“十四五”时期推动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引性文件。

二、总体要求

(一)整体思路

《规划》紧紧抓住“一个主题”,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强调坚持制造业立省不动摇;

强调“两个立足”,立足于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的重点工作要求,立足于着力解决制约广东制造业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突出“三新要求”,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出“十四五”时期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定位、目标、发展重点方向和重大工程。

(二)发展定位和目标

《规划》强调对标国际国内先进,锻长板,补短板,提出四个发展定位和六大发展目标。

(一)发展定位

《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广东努力打造世界先进水平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创新聚集地、制造业高水平开放合作先行地、国际一流的制造业发展环境高地等四个发展定位。

(二)发展目标

《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制造强省建设迈上重要台阶,制造业整体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部分领域取得战略性领先优势,培育形成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全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典范。展望2035年,制造强省地位更加巩固,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率先建成现代产业体系,制造业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领先水平,成为全球制造业核心区和主阵地。具体包括六个方面:

一是规模实力迈上新台阶。制造业规模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实力保持国内第一,形成根植性和竞争力强的制造企业群,培育若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集群。到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30%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3%。

二是创新驱动获得新突破。集聚全球创新要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培育若干国家级和省级创新载体。制造业研发投入规模和强度不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不断增强,制造业创新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2.3%,规模以上制造业有效发明专利数23万件。

三是质量效率发展取得新提升。制造业产品质量水平和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加快实现“广东产品”向“广东品牌”转变,广东制造总体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2025年,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超过94%,累计获得中国质量奖或提名奖企业数量达到20家次,规模以上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30万元/人。

四是“两化”融合发展形成新优势。全省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取得新突破,重点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和工业互联网应用水平国内领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实施数字化转型基本覆盖,建成全国智能制造发展示范引领区和工业互联网示范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到2025年,应用工业互联网实施数字化转型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5万家。

五是绿色可持续发展迈入新阶段。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部署要求,推动全省制造业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稳步提高,碳排放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下降。围绕重点产业继续打造一批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逐步构建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制造体系。“十四五”时期,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逐年下降,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六是开放合作取得新成效。全省制造业“引进来”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竞争力不断提高,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到2025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省外贸出口额的比重在35%以上,制造业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占全省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的比重在20%以上,制造业对外投资额占全省对外投资额的比重在10%以上。

(三)“十四五”时期广东省重点发展哪些产业领域?

“十四五”时期,立足我省制造业发展基础及未来发展趋势,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继续做强做优战略性支柱产业,高起点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发展未来产业,引导社会资源集聚,促进一二三产业(分别代表“核心城市、重点城市、一般城市”)协调发展,促进产业由集聚化发展向集群化发展跃升,推动产业供给体系更好适应社会需求结构变化,推动我省产业链价值链迈向全球中高端,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巩固提升战略性支柱产业。战略性支柱产业是广东制造稳定器,具体包括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汽车、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软件与信息服务、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

二是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广东制造推进器,具体包括半导体及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区块链与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新能源、激光与增材制造、数字创意、安全应急与环保、精密仪器设备。

三是谋划发展未来产业。未来产业是会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支撑和巨大带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聚焦发展前沿领域,立足全省技术和产业发展基础优势,积极谋划培育卫星互联网、光通信与太赫兹、干细胞、超材料、天然气水合物、可控核聚变-人造太阳等若干未来产业领域。

(四)推动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大工程有哪些?

《规划》以体系化、项目化、工程化思路将“六大工程”落实落细。

一是实施强核工程。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集聚全球产业创新资源,并提出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专项行动”。

二是实施立柱工程。做大做强制造业企业群,培育战略性产业集群,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并提出开展“制造业企业群培育专项行动”。

三是实施强链工程。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大制造业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和建设力度,并提出开展“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专项行动”。

四是实施优化布局工程。统筹谋划产业布局和产业协作机制,打造珠三角高端制造业核心区、东西两翼沿海制造业拓展带、北部绿色制造发展区,并提出开展“产业园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

五是实施品质工程。升级广东制造标准体系,打造高品质广东制造产品,擦亮广东制造金字招牌,推进质量基础能力建设,并提出开展“质量品牌建设专项行动”。六是实施培土工程。优化制造业发展营商环境,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人才土地金融保障和供给,并提出开展“制造业人才培育专项行动”。

三、写作素材

素材一:

马兴瑞赴东莞惠州调研:

全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省长马兴瑞赴东莞市、惠州市,走进园区、企业一线,就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进行调研,研究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在东莞市,马兴瑞走进立讯精密、明门幼童用品公司等企业的生产车间、实验室和产品展厅,认真听取企业生产经营、技术研发、发展前景等情况介绍。在惠州市,马兴瑞现场考察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听取产业园规划、产业项目建设情况汇报,并深入TCL华星光电、亿纬锂能、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调研,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他鼓励企业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培养力度,积极推动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加速数字化转型,持续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保持健康发展态势,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他希望广大企业家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自觉承担企业责任,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热潮中展现新作为。

马兴瑞强调,制造业是广东安身立命之本,工业稳则经济稳,必须坚持制造强省不动摇,坚定不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全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1.各地、各部门要深入企业调查研究,以务实的姿态主动服务、真正为企业排忧解难,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2.要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紧扣企业发展需求出台管用好用实用的政策措施,不断强化对制造业企业的人才、土地、融资等要素支撑保障。

3.要紧抓数字化发展机遇,大力支持制造业企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4.要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建设,以项目投资为抓手,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支撑平台。

素材二: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日前,《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89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重点解读文件。

《规划》提出,高起点谋划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未来产业,深入实施六大工程。到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30%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3%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向晓梅表示,作为“十四五”时期制造业重要的指引性文件,《规划》将加快实现从制造大省到制造强省的历史性转变,推动广东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

定位目标打造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创新聚集地

广东以制造业立省。“十三五”时期,我省加快制造强省建设,产业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总体处于全球制造业第三阵列向第二阵列跃升阶段。

数据显示:广东规模实力全国领先,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企业数量均居全国第一;创新水平稳居全国前列,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4年保持全国首位;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一梯队,累计建成5G基站超12万座居全国第一,累计推动1.5万家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不过,广东制造产业结构仍需优化,电子信息“一业独大”,制造业中高端供给不足。

《规划》明确了四大定位,努力打造世界先进水平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创新聚集地、制造业高水平开放合作先行地、国际一流的制造业发展环境高地。

按照发展,到2025年,广东制造业整体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培育形成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全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典范。展望2035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成为全球制造业核心区和主阵地。

据了解,《规划》对于未来5年广东制造在发展规模、创新要素、质量效益、“两化”融合、绿色发展、开放合作六个方面都制定了明确的目标。

其中,规模实力迈上新台阶,实力保持国内第一。到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30%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3%

在创新驱动方面,集聚全球创新要素,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2.3%,规模以上制造业有效发明专利数23万件。

“两化”融合发展形成新优势,全省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取得新突破。到2025年,应用工业互联网实施数字化转型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5万家。

此外,质量效率发展取得新提升,绿色可持续发展迈入新阶段,开放合作取得新成效。

“这六个方面反映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向晓梅分析认为,首先强调规模,再通过创新驱动实现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数字化和开放合作则是具体路径。从量的角度,到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超过30%;从质的角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3%。“这两个数据充分体现广东对制造业的高度重视,可以看出广东有信心有决心建设好制造强省。”

发力抓手培育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如何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三大重点方向,继续做强做优战略性支柱产业,高起点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发展未来产业,从而推动我省产业链价值链迈向全球中高端,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去年9月,广东高起点培育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今年4月,广东建立以省长为“总链长”的省领导定向联系负责的“链长制”。截至目前,全省形成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等7个产值超万亿元的产业集群。

对于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也明确了具体目标。

巩固提升战略性支柱产业,重点领域中高端产品供给能力增强。其中,到2025年,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达到6.6万亿元,家电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9万亿元,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超过1.1万亿元,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力争实现营业收入1万亿元。

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四五”时期,保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10%以上,加快部分重点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换道超车、并跑领跑发展,进一步提升我省制造业整体竞争力。

其中,到2025年,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年营业收入突破4000亿元,打造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第三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营业收入达3000亿元以上,打造全国高端装备制造重要基地;新能源产业营业收入达到7300亿元,非石化能源消费约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30%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尹涛认为,《规划》与2020年发布的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行动计划衔接,而且基于各地市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制定,“全省一盘棋”进行协同安排,符合“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这充分体现了《规划》适应新时期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顺应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暨南大学“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教授杨亚平也指出,对于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发展,各地市可基于集群产业链合作,形成“大湾区核心城市研发孵化—协作城市加速产业化”的发展新模式。

推进路径实施六大工程 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

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具体怎么干?

《规划》提出,大力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核”“立柱”“强链”“优化布局”“品质”“培土”六大工程,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吴东文介绍,《规划》以体系化、项目化、工程化思路,全面细化落实2019年全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的六大工程,还从强化组织领导、加强跨地区跨部门支持协作等方面提出具体保障措施。

实施强核工程,构建完善全省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打造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创新聚集地。特别提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实施广东“强芯行动”和“铸魂工程”,以揭榜制等方式持续支持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协作攻关,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

省发展改革委一级巡视员蔡木灵表示,“十四五”期间,广东将充分发挥终端需求市场规模大的优势,到2025年,争取集成电路产业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4000亿元,打造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每年投入不低于10亿元支持集成电路领域技术创新。”

立柱工程,瞄准国际先进标准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企业群;强链工程,着力抓好产业链稳链、补链、强链、控链工作,深度参与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此外,实施优化布局工程,打造珠三角高端制造业核心区、东西两翼沿海制造业拓展带、北部绿色制造发展区,构建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实施品质工程,增强“广东制造”“广东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制造业要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优越的营商发展环境。接下来,广东将进一步实施培土工程,加快发展信息、融合、创新基础设施,强化制造业发展关键要素供给,开展“制造业人才培育专项行动”。

吴东文表示,截至今年6月底,6家签约银行已为约2.5万家(次)战略性产业集群企业(项目)提供新增量的融资支持超过4200亿元,在“十四五”期间将提供超过2.5万亿元融资额度。

四、

多措并举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十四五”时期,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也是产业进入全面工业化的攻坚期、深度工业化的攻关期。中国制造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广东作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排头兵,责任重大。然而,目前我省的制造业仍存在短板,在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放合作等方面仍有很大的缺陷。因此,多措并举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加强创新驱动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反映着一座城市的经济活力和发展质量”。科技的进步与制造业的发展紧密相关:广东聚焦全球创新要素,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升制种业研发投入规模和强度,进一步优化制造业创新发展环境,全省数字产业化取得新突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3%,充分体现了创新驱动给制造业带来了活力。综上,加强创新驱动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点。“十四五”规划要求我省,要立足制造业发展趋势,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继续做强做优战略性支柱产业,高起点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广东高起点培育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建立“链长制”,且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计划衔接,“全省一盘棋”进行协同安排,符合“一核一带一区”的区域发展格局,从而推动我省产业链价值链迈向全球中高端。因此,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点。

持续开放合作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制高点。“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各国合作交流,只有相通才能实现共赢。随着全省制造业“引进来”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竞争力不断提高,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我省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制造业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以及制造业对外投资占全省的比重愈来愈高,而随之增长的是制造业的发展。可见,持续开放合作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制高点。

茫茫九脉流中国,纵横当有凌云笔。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制造业立省不动摇,只要我们加强创新驱动、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开放合作,定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巨大贡献!

热点四:全面乡村振兴 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

一、背景

2021年8月20日,《广东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印发。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进传统农业、农村、农民向现代精细农业、精美农村、精勤农民转变,在《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设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专章进行部署,将《广东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列为省“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并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行动纲领和编制全省农业农村相关规划的主要依据。

二、主要内容

《规划》核心要义:“精细农业、精美农村、精勤农民”

《规划》主题: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一条主线: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两个动力:改革和创新;

三个主攻方向:发展精细农业、建设精美农村、培养精勤农民。到2025年,全省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珠三角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2035年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村现代化。

《规划》战略重点:优化农业农村发展区域定位--以珠三角核心区引领带动、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重点提升、粤北生态区优化发展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战略支撑。

《规划》明确以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推进科技助农强农:包括全力推进种业振兴、打造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高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建设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全面实施数字农业建设行动等内容。

《规划》强调:分类精准施策,推进农产品稳产保供。包括筑牢稳产保供战略根基、稳固粮食生产与供给、强化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优化“菜篮子”产品供应、提升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等内容。

围绕“农业、农村、农民”三大主题,规划提出:

《规划》指出:发展精细农业,全面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包括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水平、提升农业全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打造农业对外合作高地、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建设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体系等内容。

《规划》提出:塑造精美农村,全域实施岭南特色乡村建设行动。包括全面推进乡村特色风貌提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建设乡村便捷高效生活圈、修复保护乡村生态系统、创新提升乡村治理体系等内容。

《规划》强调:培养精勤农民,全力打造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主力军。包括大力培养高素质农民、提升农民精神风貌、高质量推进创新创业、实施农民收入跃升计划、促进农村消费升级等内容。

《规划》要求:巩固拓展成果,助力脱贫地区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包括脱贫攻坚政策平稳过渡、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深化拓展东西部协作等内容。

《规划》要求: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制约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制度障碍。包括全面激发乡村发展内在活力、打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堵点、优先配置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快推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农村深化改革先行探索等内容。

《规划》要求:强化保障措施,健全规划有序实施机制。包括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政策支持、强化法治保障、动员社会参与、开展评估考核等内容。

三、重点任务

为了更有力地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了43项农业农村重大项目,计划总投资5376亿元,包括科技支撑、农田建设、产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房管控与风貌提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提升等方面,并重点抓好以下四大任务:

一是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推进产业振兴。创建15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构建“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一批跨县集群产业园、拓展一批特色产业园、创建一批功能性产业园、建设5-10个国家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30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一批“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农业产业强镇、特色专业镇和农业特色专业村。

二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全域部署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建设20个省级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全面推进乡村特色风貌提升,在省际边界打造5个省级乡村风貌示范带。深入开展村庄“洁化、绿化、美化”行动。

三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程,推进“千企帮千镇 万企兴万村”,对全省1127个乡镇全面实施“组团式”帮扶。深化对广西、贵州99个县的协作帮扶,与广西、贵州共建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

四是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潜力。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大力发展民宿产业。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推动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和科教文卫体等公共服务资源向农业农村优先配置。加快推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县域内城乡产业一体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四、写作素材:

素材一:

《广东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发布

珠三角力争到202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97日上午,省政府举行《广东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新闻发布会。据发布会消息,“十三五”期末,全省在重要农产品供给、农业科技、农产品质量、脱贫攻坚、农村人居环境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为我省“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打下良好基础。

“十四五”时期,全省“三农”工作重心将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力争到2025年珠三角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率先基本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引领全省其他区域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上“快车道”。

具体而言,《规划》呈现出聚焦“精”字,突出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明确区域发展定位,突出岭南特色优势产业等四个特点。“《规划》把发展精细农业,建设精美农村,培育精勤农民作为主攻方向,为广东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明确了方向。”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张辉说,“十四五”时期,广东省农业对外合作要突出发挥改革开放先行区的优势,打造全国农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的新高地。

以市场端促变革 带动农业产业做大做强

为了更好地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十四五”期间,广东规划建设农业农村重大项目43项,计划总投资5376亿元,包括科技支撑、农田建设、产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房管控与风貌提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提升等方面。

在乡村产业振兴方面,“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创建15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还将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大力构建“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一批跨县集群产业园、拓展一批特色产业园、创建一批功能性产业园、建设510个国家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30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一批“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农业产业强镇、特色专业镇和农业特色专业村。

省农业农村厅厅长顾幸伟介绍,在不断探索完善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的基础上,未来将加快布局农产品销售线上线下市场、拓展国内国际市场,借助政府的“手”推动公共产品销售。

广东省农村研究院副院长万忠认为,《规划》明确提出强镇兴村工程,有望改善省内镇村发展存在的区域差异。通过统筹县、镇、村域规划,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建立各级政府和部门有效协同机制,推广镇村全产业链建设等方式,将进一步激发广东镇村发展等巨大潜力。“在广东,粤港澳大湾区,‘一核一带一区’,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等要素,都将为强镇兴村提供良好契机。”万忠说。

在乡村风貌提升等方面,广东将以建设精美农村为主攻方向,全域部署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建设20个省级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全面推进乡村特色风貌提升,在省际边界打造5个省级乡村风貌示范带。

汕尾市副市长林军介绍,近年来,该市围绕建设精美农村全力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全市农村的人居环境及乡村风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十四五’期间,汕尾将规划打造45条乡村振兴示范带。通过510年的努力,将示范带做到‘带带相连,串带成环’。”林军说。

农业科技特派员“升级” 力争驻镇帮镇扶村全覆盖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广东将促进脱贫攻坚政策平稳过渡,推动过渡期内脱贫攻坚政策平稳转型、无缝对接、有效衔接。实施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程,推进“千企帮千镇 万企兴万村”,对全省1127个乡镇全面实施“组团式”帮扶,确保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长效帮扶机制。

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将为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注入新的力量。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安建光介绍,我省下一步将探索将医疗、教育、文化、旅游等多元化人才纳入到农村科技特派员队伍;立足镇域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科技需求,重点围绕技术引进和成果转化等科技助农活动;引导农村科技特派员围绕乡镇产业和科技需求开展服务。“省科技厅已联合省乡村振兴局发布了《广东农村科技特派员驻镇帮镇扶村行动方案》,明确于今年1231日前实现600个重点帮扶镇,301个巩固提升镇农村科技特派员全覆盖。”安建光说。

“十四五”期间,广东还对东西部协作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部署。据悉,广东将把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移植到协作地区,在协作帮扶广西、贵州的99个县(市、区)也建立起“一县一园”,与当地共建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携手深化拓展产业协作。

此外,“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大力发展民宿产业,盘活农村各类资源要素,激活农村发展的内在活力和持久动力。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推动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和科教文卫体等公共服务资源向农业农村优先配置。加快推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县域内城乡产业一体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强化科技助农 系统谋划“粤强种芯”工程

“十四五”时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广东还推出了强化科技助农、商贸物流助农、金融助农三大保障措施。在科技助农方面,广东将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突破核心育种关键技术,培育突破性新品种,提升种业科技创新水平,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加硬核的支撑。全面实施数字农业建设行动,办好世界数字农业大会,建设农业人工智能装备研究中心、30个数字农业试点(示范)县,打造10个粤港澳大湾区无人农场。

值得注意的是,在种业创新和新品种培育方面,广东在优质稻、果树、南药、生猪、肉鸡、水产品等领域的育种已处在全国领先地位。顾幸伟介绍,接下来广东将系统谋划“粤强种芯”工程,加快新品种培育和技术攻关,加强农业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同时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广东种业集团。《广东省种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编制正在加紧进行。

在聚力农村商贸流通助农,提升农业全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方面,广东将加强产地冷藏保鲜基地建设,建设10个地市级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50个县级区域性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基地、1000个乡村物流设施示范村以及一批“田头小站”,连点成线、织线成网,完善农产品冷链流通体系。

在创新金融机制助农,加强农业农村现代化金融要素保障方面,我省将完善融资贷款和配套设施建设补助,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在业务范围内为乡村振兴提供中长期信贷支持。完善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权能,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林权等抵押融资以及承包地经营权、集体资产股权等担保融资,基本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发展农村信用贷款。采取“引导基金+平行子基金+项目库”运作模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领域。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逐步实现对省内主要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全覆盖,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完善提升政、银、保、担、基“五位一体”联动机制,建立健全适合广东省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让老百姓得到真真切切的实惠。

素材二:

塑造精美农村,全域实施岭南特色乡村建设行动

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暨厕所革命、集中供水现场推进会在广州增城召开

1027日,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暨厕所革命、集中供水现场推进会在广州市增城区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传达贯彻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现场会和全国农村厕所革命现场会精神,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要求。省委常委叶贞琴、副省长孙志洋出席并讲话。会上,省攻坚领导小组分别与汕头、河源、中山、茂名4个试点市签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任务清单。

会议强调,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集中供水是我省全面乡村振兴的迫切需要,事关广大农民福祉和农村文明和谐。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加快工作落实,让农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要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农民参与的关系,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引导鼓励农民投工投劳、农民工匠积极参与建设。

二要处理好系统谋划与因地制宜的关系,全面摸清底数,“一村一策”制定方案和规划。

三要处理好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严把质量关、验收关,确保建成一个、农民满意一个。

四要处理好建设与长效运维的关系,注重建管结合、以管为主,构建长效运维机制,确保持续发挥作用。

会议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地方主体责任,优化乡村振兴考核方式,做好统筹协调、政策保障等工作,强化专项督导、暗访检查和不定期抽查。要突出工作重点,抓好城乡结合部、中心村、黑臭水体集中区域等重点区域治理,抓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厕所革命问题摸排整改、年底基本实现全省自然村集中供水全覆盖等重点任务。

五、

广东省财政厅积极引导金融支持乡村振兴

支援乡村振兴,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前提

支援乡村振兴,推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是支撑

支援乡村振兴,构建全省农业融资担保体系是保障


近年来,广东省财政厅把促进农村金融发展作为财政支持“三农”工作的重要着力点,积极创新机制,有效引导“银保担基资”(银行、保险、担保、基金、社会资本)等金融资源,全方位支持服务“三农”工作,推进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大力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落实普惠金融,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以推进城乡基础金融服务均等化为目标,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着力打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基础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落实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政策,“十三五”期间统筹安排专项资金2.2亿元,对全省县级综合征信中心、信用村、乡村金融(保险)服务站和乡村助农取款点建设给予奖励补助,实现普惠金融“村村通”全覆盖。统筹安排6148万元对全省45家村镇银行进行补助,支持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支持全省农合机构改革,率先在全国发行中小银行专项债100亿元,通过注资入股等方式改善农合机构资本结构,推进农合机构化解风险、转换机制、提升服务。

二、扩面增品提标,推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建立由财政部门牵头、横向部门联合、纵向部门对口的工作联动机制,统筹协调推进全省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出台《关于大力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扩面、增品、提标”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我省农业保险覆盖面、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完善农业保险运行机制,夯实农业保险发展基础,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推进农业保险信息化建设,构建全过程、全方位、全链条的农业保险政策体系,有力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

三、强化政策支持,构建全省农业融资担保体系。累计投入12亿元组建广东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建立降费补助和代偿补偿机制,构建业务范围覆盖全省各市县的政府性农业融资担保体系,着力破解农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农业融资担保机构严格执行“双控”(控制业务范围、控制担保规模)规定,发挥专业、专注优势,突出对农业生产及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产业融合项目,特别是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的支持。

四、明确政策定位,发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引导作用。省财政安排资本金注入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健控股),由恒健控股出资并引入社会资本共同设立广东省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以下简称省农业基金),多层次多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牢牢把握“姓农、为农”的性质和定位,省农业基金以参股组建子基金、直接投资等方式,全力支持“三农”项目发展。

五、拓宽筹资渠道,强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在农业基础设施、水利工程、社会事业、生态环境保护、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积极稳妥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农村领域,采取竞争性方式择优选择具有投资、运营管理能力的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明确责权利关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率,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通过引资、引智和引制相结合的多元形式,推动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有效带动了当地贫困人口就业,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效助力。

热点五: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背景

当前,我省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依然突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在基本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与珠三角地区存在明显差距。珠三角地区与粤东粤西粤北中心区域的公办学位供给仍然满足不了人民群众入学需求。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弱项在教师队伍建设和公办学位供给,重点在乡镇及以下学校。(背景)这与经济大省地位极不相称,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和优质教育的期盼极不相符,必须高度重视,亟需尽快下大力气解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决定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目标)

2021816日,省委、省政府严格对标对表中央部署要求,审时度势作出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决策部署,决定围绕近年来基础教育专题调研和教育督导所发现的突出问题,聚焦教师队伍建设和公办优质学位供给等短板任务,研究出台《广东省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力争用15年时间解决我省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问题,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二、《行动方案》的主要内容

《行动方案》聚焦教师队伍建设和公办优质学位供给两个核心任务,明确今后15年的发展目标,从总体要求、工作措施、保障措施等三方面部署21条措施,内含“新强师工程”、对口帮扶、学位供给、考核评价等4个实施办法附件。主要内容如下。

(一)健全教育管理体制。调整优化省市县政府责任分工,完善高等教育省市两级办学、以省为主的办学体制,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现有高校统筹调整为省属;压实市县发展基础教育的主体责任,要求市县政府将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选优配强教育局长和中小学校长,逐步建立以市为主的普通高中统筹管理体制,县级政府要落实管理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主体责任,集中财力和资源办好基础教育。建立责任传导机制,省政府每年与各地市签订工作责任状。

(二)实施“新强师工程”。主要是围绕师德师风建设、校长队伍专业化、骨干教师队伍培养、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高水平教研队伍、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管理制度改革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重点加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全省基础教育校长、教师、教研员能力素质。

(三)建立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结对帮扶机制。加强珠三角地区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帮扶力度,建立市与市、县与县、师范类院校与市等7种全口径结对关系,重点帮扶提高中小学校长、教师、教研员能力素质,提供教学、教研、信息化、管理等全方位支持。2021-2035年分三轮实施,每轮5年,到第三轮(2031-2035年)帮扶结束时,全省基础教育整体质量居全国前列,基本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四)增加基础教育公办优质学位供给。根据城镇化进程、人口变化趋势等需要,以增加珠三角地区及粤东粤西粤北中心区域学位供给为重点,提出“十四五”时期全省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438万个,完善用地、报建、财政、编制等配套措施,多渠道扩增公办学位,实现学位供给总体平衡和布局结构合理。

(五)建立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从责任落实、队伍建设等4方面细化10项考核指标,对珠三角地区重点考核公办优质学位供给情况,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重点考核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将考核评价结果纳入市县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作为市县政府及有关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

三、《行动方案》政策措施与亮点

《行动方案》中的“新强师工程”、对口帮扶、学位供给、考核评价等4个实施办法附件,从操作层面对目标举措作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主要内容及亮点如下:

(一)广东省“新强师工程”实施办法

“新强师工程”24条,主要是明确加强基础教育领域教师队伍尤其是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教师、校长、教研员队伍建设改革的具体目标,从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推动校长队伍专业化发展、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培养、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打造高水平教研队伍、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建设、加强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等7个方面提出系列措施,加强组织保障,确保“新强师工程”顺利实施,取得实效。

“新强师工程”与前两期“强师工程”相比,主要创新点如下:一是扩大覆盖面,主要是针对我省教研队伍建设弱化、边缘化问题,把新时代教研体系建设作为“新强师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加强教研员队伍的专业能力建设,推动教研训一体发展、深度融合;二是提高精准度,根据校长、教师、教研员等工作岗位特点,“新强师工程”分别对各支队伍建设管理提出精细化任务要求,有的放矢、精准施策;三是突出整体性,“新强师工程”在教师专业发展保障支撑体系建设方面,涵盖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相关支持保障,贯通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发展全过程,有效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广东省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帮扶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

对口帮扶22条,提出建立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结对帮扶机制,明确市与市结对、县与县结对、师范类院校与市结对、非师范类院校与市县结对、教研机构(教师发展机构)之间结对、中小学之间结对、受援市县区域内结对等7种结对关系,紧扣培养优秀中小学校校长、培养名优骨干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能力素质、加强教研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教育集团化等6项工作任务,全面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力争用15年时间,推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基础教育加快发展,实现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全口径”指珠三角地区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市、县、教研机构(教师发展机构)、中小学校之间以及高等学校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市、县全口径结对。“全方位”指整合优化各类帮扶力量,系统集成各项帮扶措施,形成集合各类成员的支援团队,为受援方提供全方位支持,提升帮扶成效。“融入式”指结对双方共同制定帮扶工作计划,统筹使用人力资源,统筹使用中小学校、教研机构(教师发展机构)、高等学校平台资源,推动高等教育反哺基础教育、师范类院校引领支持中小学校、师范生融入教师职后发展体系,实现共同高质量发展。

2021年底前各结对帮扶主体之间共同制定帮扶规划。到第一轮(20212025年)帮扶结束时,结对帮扶取得初步成效,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基础教育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到第二轮(20262030年)帮扶结束时,结对帮扶机制进一步完善,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基础教育综合实力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到第三轮(20312035年)帮扶结束时,全省基础教育整体质量位居全国前列。

(三)广东省增加中小学幼儿园公办优质学位供给实施办法

学位供给17条,聚焦我省适龄学生人口持续增加、学前教育“5080”成果巩固、公办民办义务教育结构调整等新形势新要求,提出到2025年,全省增加基础教育公办学位438万个(学前教育33万个、义务教育375万个、普通高中30万个),从按需科学规划、强化要素支撑、创新供给机制、提升办学质量、加强组织保障等方面提出系列举措。

主要亮点如下:一是以增加珠三角地区及粤东粤西粤北中心区域学位供给为重点,加快推进基础教育公办优质学位建设,满足适龄儿童入学需求;坚持学位扩容和质量提升并重,不断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有效解决“城镇挤”“乡村弱”问题,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需求。二是将学位建设任务分解至21个地市,并作为约束性考核指标。将优化调整公办民办义务教育结构纳入学位建设一并规划,提出原则上不再审批举办新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三是创新要素保障机制,提出探索实施差异化生均用地标准和异地办学模式,允许土地资源紧缺的地市采取合作办学方式异地举办公办中小学校;新增公办学位应以政府购买学位为过渡手段,以“新建公办”和“民转公”为最终目标等举措。四是建立激励机制,提出将学位建设情况纳入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奖补资金考核激励机制中,在分配奖补资金时,对学位建设工作成效明显的地方予以适当倾斜。

(四)广东省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实施办法

考核评价10条,重在压实市县主体责任,聚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公办优质学位供给,具体细化为10个考核点。

主要亮点如下:

一是进行针对性评价。针对不同市县教师队伍建设、公办优质学位供给的实际情况,聚焦重点任务,制定针对性的考核评价目标、考核评价标准。

二是进行差别化评价。根据珠三角地区和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工作基础,制定差别化的考核评价标准。

三是进行发展性评价。根据不同工作任务、不同工作条件,注重增量评价和过程评价,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充分调动市县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

四是注重实效性。以结果为导向,注重实际工作成效评价,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开展公众满意度调查。五是注重可操作性。将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和对市县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结合进行,既可以独立成为一套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也可以作为市县级政府履职评价权重最大的一部分。

、写作素材

马兴瑞出席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聚焦重点工作 强化系统谋划 加快推动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331日,省长马兴瑞到省教育厅调研并召开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分析全省尤其是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和弱项,部署推进我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

会上,湛江、揭阳、韶关、肇庆市区县有关负责同志、教研员、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和教师代表围绕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存在的短板问题交流发言。

会议指出,“十三五”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投入补短板,着力解决区域城乡不平衡问题,基础教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目前,我省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107.0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11%,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稳定在95%以上,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会议强调,各地、各部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深刻认识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系统谋划推进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要落实发展基础教育的主体责任(明确职权与目标),省政府每年与粤东粤西粤北各地市签订工作责任状,明确工作任务和考核目标。

二要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主力),选好配强市县教育局长、中小学校长,提升办学治校能力和教育改革领导力,推动教育事业振兴发展;加强教师能力建设,组织中小学教师到省内师范院校培训,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

三要进一步研究建立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对口帮扶机制(无形的手),充分激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省里将做好政策供给和资源配置,形成省市工作合力,促进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四要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重视教育(宣传引导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知识爱科学的浓厚氛围。

、例文

为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 凝聚智慧 凝聚力量

开头一: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转化为助力广东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实际行动。(背景)

需补充:要坚持...总论点+分论点+目标意义

开头二:近年来,广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出台政策、投入资源,全省一盘棋统筹推进,基础教育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广东应该做到:

要扛起改革攻坚的“教育责任”,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重要抓手,积极探索与广东改革开放先行地相适应的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

要坚守教育公益性、普惠性、公平性,优化省市县三级教育管理责任体系,加快推动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进程,努力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要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机制,持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思政育人水平,努力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良好氛围,为推动我省基础教育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提供坚强保障。

要持续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实际成效,为广东在新征程中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贡献智慧和力量。

热点六:推进生态文明 探索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之路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广东

一、出台背景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十三五”时期,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绿色发展理念,以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重点,深入推进绿色转型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持续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加快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十四五”时期是广东奋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的第一个五年,生态文明建设面临新形势新机遇新要求。广东是向全世界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在广东探索出一条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路径,意义十分重大。为统筹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和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按照省政府工作部署要求,于109日共同编制出台《广东省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该《规划》是广东省“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之一,是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据和行动指南。

二、发展环境(了解即可)

“十四五”时期是我省深入推进“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和当好“两个重要窗口”的关键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呈现“五期叠加”的新阶段。

一是绿色转型机遇期。“十三五”时期,我省积极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从2015年的50.8%提升至2020年的56.5%,比全国、江苏、浙江分别高240.7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为56.1%31.1%,比2015年分别提高7.65.5个百分点。与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相比,我省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不高,珠三角超过半数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均超过国际惯例警戒线30%水平;绿色产业发展薄弱、制造业中高端供给不足,制造业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仍然突出。“十四五”时期,我省要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二是低碳发展关键期。“十三五”时期,我省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能源清洁化水平不断提高,2020年煤炭、石油、天然气、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的比重约为33%26%11%30%;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9%,比全国、江苏、浙江分别高14199个百分点。但我省减污降碳协同性不强、能耗和碳排放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2020年我省单位GDP能耗约是英国、德国、日本、美国的2.521.91.5倍。“十四五”时期,我省要抓住降碳的关键因素和关键环节,以更大力度推进节能和提高能效、开展节能降碳技术创新,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环境治理提质期。“十三五”时期,我省环境治理取得重大突破,2020年全省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2.5%,空气质量6项污染物连续6年全面稳定达标,PM2.5浓度下降到22微克/立方米,9个劣Ⅴ类国考断面全部清零,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100%达标。但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的基础仍然薄弱,重点流域水质达标基础仍不牢固,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短板依然突出,2020年全省臭氧年平均浓度138微克/立方米,占首要污染物比例为66.8%,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仅51.5%。“十四五”时期,是我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美丽广东建设的关键时期,要进一步解决环境污染治理的难点问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四是体制创新攻坚期。“十三五”时期,我省出台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等一系列改革方案,制修订城乡生活垃圾管理、绿色建筑、湿地保护等30多部地方性法规,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但仍存在粗放式发展方式没有根本改变、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部分制度之间缺乏统筹衔接、改革合力不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正在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

五是绿色合作深化期。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对外合作交流交往密切,在粤举办的生态文明、节能环保、绿色低碳国际会议、绿色技术推广日趋增多。“十四五”时期,我省要抓住“双区”建设重大机遇,深刻洞察国际因素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和制约作用,通过多形式、多样化的绿色合作,推动绿色标准、绿色技术、绿色装备、绿色服务等走出去和引进来。

三、主要建设思路

“十四五”时期,为推动我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新突破、绿色转型升级激发新动能、美丽广东建设展现新面貌、资源利用效率达到新水平、生态系统质量得到新提升、绿色生活方式形成新风尚、体制机制改革迈出新步伐,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思路如下。

一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调研考察时指出,广东有条件有能力把生态文明建设搞得更好,要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我省要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调整。

二是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我省要积极探索符合广东实际的碳达峰碳中和实现路径,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强绿色低碳核心技术攻关,高质量编制我省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

三是认真落实“一核一带一区”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加快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我省要结合“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和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珠三角地区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沿海经济带在做好节能挖潜的基础上加快形成新的绿色增长极,北部生态发展区全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样本。

四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增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我省要加快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全面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四、主要建设内容

《规划》主要内容共9章33节,设置6大重点任务、20项主要指标(5项约束性指标和15项预期性指标)、11个专栏(细化有关重点工程、重点举措和重点改革事项)及附件主要目标和任务分工表。

一是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制定分地区分行业分领域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推进产业结构绿色升级,积极构建绿色产业链供应链。加快能源结构调整优化,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到2025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3%以上,建成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约180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约2800万千瓦。

二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体系,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建立“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构建陆海一体、协同有序、绿色活力的海洋空间。到2025年,形成“一核两极多支点、一链两屏多廊道”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三是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美丽家园,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优化提升城市功能,加快建设美丽乡村,高质量建设万里碧道,推进生活污水提质增效,加大配套管网建设改造,强化固体废物和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到2025年,城市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2%以上,珠三角地区全部行政村、粤东西北地区80%以上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建设标准。

四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加快推进南岭国家公园建设,开展新一轮绿美广东大行动,强化湿地和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到2025年,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8.9%,湿地保护率不低于52%。

五是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健全自然资源管控制度,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到2025年,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环境治理新格局基本形成,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水平明显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体系基本完善。

六是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大力培育生态文化,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扩大绿色产品消费,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到2025年,全省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100%,珠三角地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总体达到50%左右、粤东西北地区达到25%左右。

五、写作素材

素材一:

广东印发全国首个省级自然教育规划 重点开发岭南特色自然教育课程

近日,全国首个省级自然教育规划——《广东省自然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由广东省林业局正式印发,将对广东省全面铺开自然教育工作产生积极影响。该《规划》通过自然教育的场所体系、标准体系、产业体系和传播与推广体系的综合发展,以重点建设工程为抓手,着力构建机制科学、体制健全、主题鲜明、竞争力强、国内领先的自然教育体系,努力把广东建设成为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全国自然教育示范省,为全面实施绿美广东大行动及广东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态强省提供支撑。

为强化“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空间响应,“十四五”期间,广东省将构筑全面一体的“一核一带一区”自然教育发展布局。“一核”是指珠三角自然教育创新示范区,“一带”是指沿海自然教育湿地特色带,“一区”是指粤北自然教育森林体验区。

具体来说,“一核”是创新自然教育的宣传和传播方式,鼓励自然教育产品和服务创新;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引擎作用,打造带动力、影响力和辐射力强的自然教育创新示范区。“一带”是充分利用沿海红树林、沿海防护林、特色经济林及海洋生态等资源特色开展自然教育,重点打造潮汕及雷州半岛自然教育品牌。“一区”是借助粤北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独特的森林生态系统,结合当地独特文化,开展一系列自然教育体验活动,壮大自然教育产业,打造全国自然教育森林体验区。

近年来,广东省积极探索不同类型的自然教育管理和服务模式,建设各具特色的自然教育场所。“十四五”期间,广东将加快建设自然教育场所,全省认定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100个,高品质自然教育示范基地20个,自然教育径150条及自然教育园区(场馆)300处,努力建设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自然教育示范基地,力争建成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竞争力强的自然教育强省。

《规划》提出,广东省将统筹山上山下、陆地海洋、农村城市,合理布局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因地制宜建设一批特色自然教育径,重点开发针对中小学生以及具有岭南特色的自然教育课程,挖掘和弘扬地域生态文化。

广东省自然教育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尚处于培育阶段。《规划》提出,要探索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模式,采取基地(场所)+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机构联合的运营模式。发展以休闲旅游业、品牌活动项目、中小学研学实践、特色文创产品为主体的自然教育产业体系,丰富自然教育内容和形式,实现公众自然教育常态化。

为培育产业经营主体,《规划》提出,将自然教育过程前期准备、中期开展与后期服务连接起来,形成上下游各环节紧密衔接、各主体共同参与自然教育产业运行的完整产业链。培育新型自然教育经营主体,形成“基地+企业”“基地+事业单位”“基地+社会组织”“事业单位+民间团体协会”等机构联合的运营模式。加强对企业和社会组织的政策扶持,优化自然教育行业营商环境,培育自然教育产业龙头企业和优质社会组织机构。

素材二:

广东林长制工作梳理七大任务 生态文明建设绘出“路线图”

“十三五”以来,我省国土绿化取得较好成效。新一轮机构改革后,林业内涵、外延发生变化。林业部门统筹森林、湿地、草原保护管理,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任务更加艰巨。

广东省《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梳理七大任务,涵盖林长巡查制度、智慧林业、基层基础建设等底层设计,也包括绿美广东大行动、国家公园建设、生物病害防治、林场改革等重点工作。

“林长制实行后,林草工作不光是简单地造林、育林、护林,而是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大范畴来抓,将林草纳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来抓。”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俊光说,全面推行林长制,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发展的重大制度保障和长效工作机制。

构建五级森林城市建设体系

与全面推行五级林长制相对应,《实施意见》提出构建具有广东特色的五级森林城市建设体系,作为全面实施绿美广东大行动的一部分。目前,全域创建森林城市已如火如荼开展。据介绍,尚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地市,将继续坚持科学布局城市森林建设空间,合理安排重点建设任务,加快建成国家森林城市步伐。已成功“创森”的地市,则进一步制定森林城市品质提升实施方案,科学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加快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另外,森林城市建设还将进一步向城镇和乡村延伸,扎实推进森林小镇和森林乡村建设。

其中,已创建成功的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作为发展绿核,下一步将实施高品质森林城市群建设,持续扩大城市间的生态空间,增强生态走廊互联互通,构建大循环绿色生态水网,全面释放示范带动作用。“还将助推粤港澳生态深度合作,全面提升森林城市建设品质,促进大湾区森林城市群建设由‘绿化’向‘美化’升级。”陈俊光介绍。

从全省各区域看,随着林长制全面推行,省林业部门将在珠三角地区进一步攻克生态缓冲区绿化薄弱环节,并提供均等平衡、优质高效的生态公共服务;在沿海经济带进一步开展沿海滩涂红树林、基干林带和纵深防护林建设,加强河口和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构建兼具防灾减灾和景观功能的沿海生态保护屏障;在北部生态发展区进一步依托山区连片森林,科学推进石漠化区域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筑牢粤北绿色生态安全屏障。

整体而言,在林长制的制度框架下,绿美广东大行动将主要以组织实施重要生态区域建设、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碳中和林业、高品质森林生态产品供给、森林城市群品质提升、林业助力乡村振兴等六项行动计划开展工作。

联防联治联检防控林业灾害

据悉,广东外来入侵林业有害生物达24种,常发性有害生物50多种,松材线虫病、薇甘菊等近年来危害较大。“目前,松材线虫病仍在全省19个市77个县629个镇发生,发生面积443.5万亩。薇甘菊在20个市发生83万亩。”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此,“十三五”期间,广东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体系初步建成,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5%以上,测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100%,全面完成了国家林草局下达的“十三五”防治目标指标任务。

针对突出问题,《实施意见》提出开展松材线虫病、薇甘菊防控5年攻坚行动。而在防控技术层面渐趋成熟的前提下,全面推行林长制有望在行政层面为灾害防治赋能。五级林长督导巡查机制有利于强化部门的配合协调,推动区域联防联治联检,实现数据共享,形成齐抓共管的防控格局。

目前我省正处于森林防火特别防护期,控制森林火灾发生率也是《广东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重点之一。对此,《实施意见》提出坚持森林草原防灭火一体化,落实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完善森林草原防灭火应急预案和演练机制,加强野外火源管控,提升火灾综合防控能力和消防队伍建设水平。

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2021年,全省已连续3年实现清明火情个位数。随着全省全面推行林长制步伐加快,省林业局正加紧与应急管理部门协调,建立健全林业部门相关工作机制。此外,省林业局正争取将“阳山经验”的推广应用和镇村森林防灭火标准化建设工作落实情况纳入落实各级林长森林防火直接责任的重要考核指标。

高质量建设南岭国家公园

目前,我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逐步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

其中,南岭具有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的国家代表性。因此,高质量推进南岭国家公园建设,也是《实施意见》的工作重点之一。目前,南岭国家公园创建取得突破性进展,设立前期材料顺利通过国家预审评估,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明确将南岭国家公园纳入全国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及相关“十四五”规划。

以南岭国家公园建设为主体,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目前正有序推进。“十三五”期间,全省新建森林公园107个、湿地公园100个,新建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增至80个,保护类型较齐全、保护价值较高的自然保护地网络体系初步形成。经整合优化,我省自然保护地呈现“两屏一带”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相适应,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实施意见》的印发,标志着广东省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工作全面展开。”省林业局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结合全面推进林长制工作,通过探索国家公园特许经营机制,推进特许经营试点、森林碳汇监测试点工作。此外,还将建设南岭国家公园智慧管理平台,发挥南岭森林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作用,而南岭国家公园管理办法、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生态岗位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等也将提前谋划起草。

六、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高质量推进环保项目,不断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充分发挥项目示范带动作用,吸引集聚一批节能技术、环保设备企业,带动环保产业做大做强。

一要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调整,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二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落实好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高质量推进万里碧道建设,实施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加快建设美丽广东。

三要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控环境风险,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强化防汛防台风工作,毫不松懈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要聚焦民生关切抓好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全面梳理、认真研究、切实整改,下大力气解决一批环境污染突出问题,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补充模板及材料)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热点七:应急管理

一、出台背景

《广东省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于109日发布,《规划》首次实现应急管理领域专项规划(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安全生产、综合防灾减灾)“三规合一”,也是应急管理机构改革后的首个五年专项规划,是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推进我省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依据和行动指南。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的第一个五年,我省将进入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战略机遇期。

一是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为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

二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为应急管理共建共治共享提供了更大牵引力。

三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为推动应急管理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是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叠加效应为应急管理改革创新提供了有利契机。

五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推进力。

我省应急管理进入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战略发展期,必须增强风险意识和机遇意识,善于把握规律和抢抓机遇,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努力开创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二、基本原则

《规划》以科学应备、时时应变、统一应战、精准应灾、及时应验的应急管理“五应”方法,通过系统闭环运行,螺旋式提升应急管理效能,推动实现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科学应备。坚持底线思维,源头预防,关口前移,常备不懈,全面做好思想准备、工作准备、法治准备、科技准备、力量准备、物资准备、动员准备。

时时应变。时刻保持应急状态,提升见微知著能力。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对安全风险早发现、早研判、早处理、早预防,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努力做到“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统一应战。强化以应急管理“统”的权威推动“战”的高效,做到应急响应统一启动、灾害事故统一调度、应急处置统一指挥、救援力量统一行动、应对措施统筹落实。

精准应灾。推动救灾工作精准化,精准安置保障,精准调拨款物,精准掌握灾情,精准恢复重建,精准配置保险,努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及时应验。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及时总结与灾害事故斗争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应验、固化、提升,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把短时治理效能转化为长期治理机制。

三、主要措施

《规划》以应急管理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为根本目的,以防范化解安全风险为主线,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为核心,着力防风险、建机制、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提出了一系列应急管理重大改革举措。《规划》共分为6章41节,各章重点内容如下:

第一章现状与形势”。全面总结“十三五”期间,尤其应急管理机构改革以来,我省应急管理改革成效、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第二章总体要求”。明确“十四五”时期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确定中长期发展目标,设置了28个具体指标。

第三章深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推进应急组织、法规预案、救援力量、物资保障、航空救援、智慧应急、区域防控、安全监管、灾害防治、安全文化等十大体系创新发展,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强化物资、航空、信息化、文化等关键要素支撑,加强安全生产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自然灾害重点灾种风险防治体系建设。

第四章全面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推动风险防范、监测预警、快速响应、现场处置、灾害救助、社会协同、科技支撑、队伍保障、监管执法、基层应急等十大能力显著提升,全面推动应急管理事前科学准备、事中及时响应、事后精准救助等全流程能力现代化建设。围绕应急管理基础条件支撑,着力推动社会协同、科技支撑、队伍保障、监管执法、基层应急能力建设。

第五章重大工程”。以“十大工程”推动规划目标任务落地。包括补短板工程:推动广东应急管理学院、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应急航空救援等短板弱项工程建设;固根基工程:实施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提升、应急救援队伍能力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升等基础建设工程;扬优势工程:升级智慧应急信息化,推动建设广东应急指挥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管理中心等提质增效工程。

第六章保障措施”。强化组织领导,强化要素保障,强化规划实施,强化监督评估。

四、写作素材

素材一:

《广东省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发布 应急航空救援将实现1小时覆盖全省

11月17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对日前印发的《广东省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进行介绍及解读。《规划》提出,到2025年,广东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将全面提高,安全生产和综合防灾减灾形势趋稳向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持续下降,重特大事故有效遏制。

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省应急管理厅党委书记、厅长王中丙表示,“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健全完善应急组织、法规预案、救援力量、物资保障、航空救援、智慧应急等十大体系建设,推动风险防范、监测预警、快速响应、现场处置、灾害救助、社会协同、科技支撑等十大能力显著提升,尤其是要依靠科技提升应急管理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打通防灾减灾救灾“最后一公里”。

立足“抢大险、救大灾” 着力提升“十大能力”
据悉,《广东省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是应急管理机构改革后的首个五年专项规划。

在发布会上,王中丙指出,“十四五”时期,我省安全生产形势仍处于脆弱期、过坎期,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各类灾害事故风险叠加耦合带来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应急管理工作仍面临严峻挑战。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广东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将下降15%,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将下降33%。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要控制在1%以内,应急航空救援将实现1小时覆盖全省。这一系列目标将如何实现?

为此,“十四五”期间,广东将深入推进应急组织、法规预案、救援力量、物资保障、航空救援、智慧应急、区域防控、安全监管、灾害防治、安全文化等十大体系创新发展,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强化物资、航空、信息化、文化等关键要素支撑,加强安全生产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自然灾害重点灾种风险防治体系建设。

与此同时,立足“抢大险、救大灾”,广东还将推动风险防范、监测预警、快速响应、现场处置、灾害救助、社会协同、科技支撑、队伍保障、监管执法、基层应急等十大能力显著提升,全面推动应急管理事前科学准备、事中及时响应、事后精准救助等全流程能力现代化建设。

其中,在提升风险防范能力方面,广东将建立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机制和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加快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建设,推动提升洪涝干旱、森林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防御工程标准,优化城市各类防灾减灾救灾基础设施布局,建立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风险防控平台,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我们将加快推进‘一网统管’建设,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省’,同时,还要强化智慧应急联合创新,推动全省指挥中心建设,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的需求,实现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四级应急指挥中心标准化建设全覆盖。”王中丙强调,“十四五”期间,广东将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用好应急管理信息化“制胜一招”。

“四个一”“十个有”全覆盖 打通“最后一公里”

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心在基层。目前,全省已有15572个行政村(社区)开展“十个有”建设,即村村有喇叭、有应急报警器、有组织机构、有避难场所、有风险地图、有明白卡、有应急值守、有应急照明、有小册子、有宣传栏。全省已创建了1366个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成应急避难场所15900多个,覆盖人口1.57亿。

王中丙介绍,为了打通防灾减灾救灾“最后一公里”,广东还将进一步推动建立健全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机构,深入推进乡镇(街道)“四个一”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要求每个镇都要有一个应急管理指挥平台、一个组织机构、一支应急队伍、一个应急仓库,最终实现“四个一”全覆盖,逐步打通“最后一公里”。

《规划》中提出,我省还将推进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十个有”建设,推动建立“第一响应人”制度,把安全责任向单位、向家庭、向个人延伸,提升基层自救互救能力;推进应急管理工作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实现基层安全风险网格全覆盖。

“广东省地形复杂,有山地,有平地,也有海,所以在‘十四五’期间我们将重点建设、发展航空力量。”王中丙表示,在过去航空应急力量建设为平安广东的建设作出了不少贡献,这方面仍将是我省“十四五”时期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今年,我省投入10亿元购买了14架直升机,其中就有9架是用于应急管理工作。

《规划》中提到,将构建“空地一体的航空救援体系”。“我省将计划用二到三年时间,通过购买急需机型、统筹各方力量、集约利用资源,基本形成指挥反应灵敏、功能结构合理、力量规模适度、各方积极参与的应急航空力量体系,为联合应对重特大灾害事故提供航空应急资源保障。”王中丙说。

在未来,航空救援将重点用于执行空中指挥调度、空中消防业务、空中搜寻救助、空中重载吊装、空中应急通信、空中跨区救援等任务。

应对灾害性天气要“看得清”“报得准”“防得好”

一直以来,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对保障市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省消防救援总队副总队长李阳介绍,我省常住人口、经济总量、城市建成区面积、消防救援出警量均居全国第一。“我们制定了到2025年实现专职消防人员占全省总人口比例达到千分之0.4的整体目标,新增约17000人。目前,全省共359个乡镇未设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十四五’期间,我们将消除乡镇消防力量空白点,落实‘一镇一队’消防力量建设目标。”

在消防救援站建设方面,广东将通过省财政扶持和地方财政自筹的方式,实施老区苏区消防救援站改建、扩建达标工程,加大老旧队站改造力度,实现“均衡发展、整体提升”。

精准、高效、权威的气象预报预警是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目前,我省天气预报综合能力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但对于短历时、突发性、极端性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仍存在短板。

在当天的发布会上,省气象局一级巡视员梁建茵表示,“十四五”时期,广东将从多方面着力提升气象灾害精细化预报预警服务能力。一方面是要建设更加精密的气象监测体系,努力实现灾害性天气“看得清”,补齐粤东西北地区监测能力短板。另一方面,是要强化气象预报预警技术支撑,努力实现灾害性天气“报得准”。为此,省气象局将全力建设、打造“天聪”系统(气象灾害智能预报系统)、“御天”系统(智慧防灾系统)、“知天”系统(智慧服务系统)。

此外,广东还将不断健全以预警信号为先导的主动响应机制,努力实现灾害性天气“防得好”。其中尤其要健全预警联动社会响应机制,联合高影响行业制定极端气象灾害防御行业标准,建立基于极端气象灾害天气预警的自动停工、停产、停运机制。

在这方面,王中丙表示,省三防办、省应急管理厅将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全年紧盯雨情、水情、风情变化,完善提升短临预警能力。“一旦有预警,我们就要强联动。”对于短时强降雨、雷雨大风等极端天气,落实预警与响应挂钩,当气象预警信号发布时,及时组织会商研判,根据需要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按预案快速、高效开展安全管控、人员转移等工作,切实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

素材二:

省应急管理厅党委书记、厅长王中丙:忠诚履行应急管理重要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省应急管理厅党委书记、厅长王中丙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省应急管理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以伟大建党精神激励引导党员干部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忠诚履行应急管理重要使命。在“十四五”期间,通过完善“十大体系”、提升“十大能力”、设置“十大工程”,切实把广东的应急管理事业办好办实。

源头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应急管理系统将如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应急人的精气神与伟大建党精神是高度契合的。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对于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要站好第一方阵。要从党的奋斗历程中汲取不竭精神动力,从党的精神谱系中汲取宝贵精神财富,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并抓好应急管理工作,坚定站好第一方阵。

二是要守住第一防线。应急管理基础在预防,功夫在平时。必须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始终保持三个重要定位的顶格标准、时刻应急准备的满格状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真格措施,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坚决守住第一防线。

三是要依靠第一动力。省应急管理厅组建以来,我们在信息化建设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下一步,要进一步拓展思路、拓宽视野,坚持“需求导向、研用一体、开门创新”,建设广东省统筹发展和安全应急管理指挥中心,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统全省”。

四是要抓好第一难事。安全生产既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基本盘、基本面,也是难中之难、第一难事。要从安全生产史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坚持底线思维,坚持预防为主,坚持精准施策,切实担负起守护一方平安、促进一方发展的政治责任。

五是要赢得第一时间。我们要完善应急机制,健全应急体系,充分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统”的优势、信息化优势和常设常备队伍优势,全力做好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各项工作,努力赢得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的“第一时间”。

如何将这种精神融会贯通,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队伍的战斗力?

要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队伍的战斗力:

一是要锤炼坚强党性,把锤炼党性作为党员干部每天的“必修课”,作为一种生活习惯,提高政治能力,坚守人民情怀,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是要磨练如钢意志。应急管理工作具有高负荷、高压力、高风险的特点。要教育引导全省应急管理系统党员干部始终保持那么一股劲,时刻听从党和人民召唤,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彰显应急人风采。

三是要提炼科学方法。要坚持系统方法和底线思维,形成向早向小的工作方法、向上向前的精神状态、向条向块的辩证思维,打有准备之仗,将事故隐患防范在早、处置在小,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

四是要修炼优良品行。要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始终忠于党、忠于核心;要崇尚造福人民的公德,站稳人民立场,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全力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省应急管理厅成立以来,形成了哪些成熟的经验做法?

近三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系列重要论述,在省委、省政府和应急管理部的领导下,全力推进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

首先,在深化应急管理改革上开新风带好头。我们深刻认识到,应急管理改革六个字概括就是“优化协同高效”,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统”。我们靠担当来解决敢统的问题。始终把“统”作为一种责任担当、职责所系、使命所在,做到平时统筹,战时统一,空时兜底。我们靠方法来解决善统的问题。坚持没有信息化就没有应急管理现代化的鲜明导向,坚持“需求导向、研用一体、开门创新”,发挥“1+1+1+N”联合创新机制作用,形成融合指挥、应急通信、全域感知、短临预报、数据智能五大优势。我们靠法治来解决能统的问题。省政府专门发文,明确由省应急管理厅统一发布15种应急响应,制订《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条例》,把“三委三部”日常工作担起来,完善应急委工作机制,从体制机制上保障应急管理部门牵头抓总、综合统筹。

其次,在防范化解安全风险上出实招求实效。我们认真总结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的工作经验,我们运用“五应”的方法,也就是科学应备、时时应变、统一应战、精准应灾、及时应验,全过程、全链条、全周期管控风险,探索构建前瞻性、综合性、系统性的现代化的风险防范体系。

再次,在锻造应急管理队伍上下功夫见真章。在应急工作实践中,我们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应急管理队伍。我们始终忠实践行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四句话”方针,把每一个党支部、每一名党员干部锻造得坚强有力。

我们始终做应急管理改革的坚决执行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职能的自觉承担者以及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坚定奋斗者,以“加强全周期应急管理、落实全方位应急责任、提升全要素应急水平、强化全灾种应急能力、做到全天候应急准备”为要求,全力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全面形成广东特色应急管理体制

应对“十四五”时期的新挑战,我省应急管理工作要实现什么目标?有怎样的“蓝图”和任务表?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紧紧围绕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部署,持续深化应急管理改革发展,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主线,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为核心,强化底线思维,着力防风险、建机制、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

立足于广东新发展阶段总定位总目标,到2025年,全省应急管理工作要努力实现这些主要目标——全面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广东特色应急管理体制,基本建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应急管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显著增强,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全面提高。安全生产和综合防灾减灾形势趋稳向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持续下降,重特大事故有效遏制。安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更加健全,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灾害事故应急能力显著增强,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为确保“蓝图”目标实现,我们设置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及综合4类共28个量化指标。

聚焦应急管理资源统筹,突出关键要素支撑,进一步完善应急组织、法规预案、救援力量、物资保障、航空救援、智慧应急、区域防控、安全监管、灾害防治、安全文化等“十大体系”,推动应急管理工作优化协同高效。

围绕应急管理事前科学准备、事中及时响应、事后精准救助等全流程,着眼关键环节,立足“抢大险、救大灾”,着力提升风险防范、监测预警、快速响应、现场处置、灾害救助、社会协同、科技支撑、队伍保障、监管执法、基层应急等“十大能力”,全面提升我省应急处置能力。

设置应急指挥中心、智慧应急信息化、统筹发展和安全管理中心、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应急管理学院、应急航空救援、应急救援队伍、自然灾害防治、基层应急等“十大工程”,以重大工程项目固根基、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

五、策论思路模板

“十四五”时期应急管理工作清单】

1.全面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广东特色应急管理体制。

2.基本建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应急管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显著增强,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全面提高。

3.安全生产和综合防灾减灾形势趋稳向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持续下降,重特大事故有效遏制。

4.安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更加健全,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灾害事故应急能力显著增强,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5.完善应急组织、法规预案、救援力量、物资保障、航空救援、智慧应急、区域防控、安全监管、灾害防治、安全文化等“十大体系”。

6.提升风险防范、监测预警、快速响应、现场处置、灾害救助、社会协同、科技支撑、队伍保障、监管执法、基层应急等“十大能力”。

7.设置应急指挥中心、智慧应急信息化、统筹发展和安全管理中心、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应急物资


热点八:全民健身

一、背景

为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加快推进体育强省建设,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省体育局会同各地各有关部门于11月29日发布《广东省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计划》)。

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全民健身条例》(国务院令第560号)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研究制定好《实施计划》是“十四五”时期我省开展全民健身工作的行动纲领和主要抓手,对于指导未来五年我省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省新蓝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主要内容

《实施计划》分为3个板块,15个部分。

一是总体要求。明确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提出到2025年,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向自然村延伸,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以上,珠三角地区实现10分钟健身圈全覆盖、其他地区优化提升15分钟健身圈,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0.5%以上,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于2.8名,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9000亿元。

二是主要任务。分别从场地设施、赛事活动、社会组织、科学健身、青少年体育、体育产业、粤港澳大湾区7个主要方面进行阐述和部署。

1.实现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新突破。包括制定有关政策、加强用地保障、推进免费低收费开放等措施,重点推进落实场地设施空间规划、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体育公园及健身步道建设等;

2.打造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新亮点。包括构筑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空间体系,突出“一城一品、湾区精品”,以广东国际、国内、省内十大品牌赛事活动为抓手,打造国际性、区域性品牌赛事新亮点,充分发挥赛事综合效益等;

3.构建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新模式。建立完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规范体育社会组织建设,支持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体育服务等;

4.推动科学健身服务再上新台阶。包括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全民健身志愿者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完善国民体质监测体系,推动体卫融合等;

5.促进青少年体育新发展。包括建立体教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强改进学校体育工作,深入推进青少年健康工程等措施;

6.创建体育产业新格局。包括推动体育产业发展机制,培育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新载体,加快推进“体育+”跨领域发展,开发培育群众体育消费市场等;

7.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体育新融合。以广东、香港、澳门三地联合承办第十五届全运会为契机,加强区域全民健身深度融合,形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优质体育生活圈。

三是保障措施。

主要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加强资金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科技支撑、加强安全保障、加强宣传引导,确保《实施计划》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三、写作素材

素材一:

广东首条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上新”

一脉步道穿山水,“三生画卷”出长岭。日前,广东省首条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长岭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在广州市黄埔区长岭街道全新亮相。步道如一线绿色珠链,将黄埔区北部的山水景观、人文村庄悉数串起,向四方来客展示了广州良好的生态环境。

“这里有广州市内难得一见的自然风光,我以前也经常和家人来这里爬山,但以前周边环境不太好,没有整体规划配套,现在这里建设国家级的登山步道,设施完善了,环境也越来越好,我们以后会常来的!”市民陈小姐说。

长岭街道位于黄埔区中心腹地,是连接广州科学城与中新广州知识城的重要枢纽,森林覆盖率达50%。北部山区主要由黄麻、黄登、长平、岭头四个社区组成,兼具岭南山水的通明灵秀与粤地乡土的田舍怡然,如一幅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和谐画卷。

长岭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就在这“三生画卷”之中,该步道是国家步道系统布局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广东省首条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步道一期总长64.3公里,选择黄麻、黄登、长平、岭头分区进行路线规划及设计,展现岭南浅山区山水交融的自然生态与乡野风情,布局山地休闲户外产业带。

在规划设计上,该步道通过山间步道穿针引线,配合长岭乡村振兴规划格局,分别打造三个功能区:东部岭头山水农研观光区,依托产业发展规划,设亲水和登山两条线,丰富悠闲健身功能;中部长平黄登林水体验区,设计木强水库环湖慢行系统,适宜地段设水步道,鸡啼山观景台是该支线视觉兴趣点;西部黄麻乡村振兴示范区,游客既可通过黄麻大环线纵览乡村振兴蓬勃气象,又可在乡村体验线感受乡村的山水人和。

这三个山地休闲体旅功能区以点成线、以线带面,涵盖不同徒步时长、难度各异的环线10余条,服务不同民众的徒步需求,构建出乡村振兴生态旅游带状空间。

目前,步道黄麻主入口、岭头主入口及岭头茶园环线建设工作已初步完成,并向公众开放。未来两年中,长岭街道将逐步完善国家步道及配套设施建设,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休闲运动需求,赋能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据悉,今年以来,黄埔区利用产业集群和科技创新优势,推进“院士下乡、产业进村”,全面布局全区科技农业、科技产业、特色精品村建设,重点谋划打造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在新落地的系列乡村振兴民生项目中,长岭街道率先引入长岭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作为服务全域的开放性体育公共基础设施,着力将北部山区的山水人文资源“串珠成链、连线成片”,实现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素材二:

广州有了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 步道一期总长64.3公里

7月18日,广东省首条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长岭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在广州市黄埔区长岭街道全新亮相。步道如一条绿色珠链,将黄埔区北部的山水景观、人文村庄悉数串起,向四方来客展示了长岭良好山地生态和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

长岭国家登山健身步道是国家步道系统布局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广东省首条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步道一期总长64.3公里,选择黄麻、黄登、长平、岭头等分区进行路线规划及设计,展现岭南浅山区山水交融的自然生态与乡野风情,布局山地休闲户外产业带。

在规划设计上,该步道通过山间步道穿针引线,配合长岭乡村振兴规划格局,分别打造三个功能区:东部岭头山水农研观光区,依托产业发展规划,设亲水和登山两线,丰富悠闲健身功能;中部长平黄登林水体验区,设计木强水库环湖慢行系统,适宜地段设水步道,鸡啼山观景台是该支线视觉兴趣点;西部黄麻乡村振兴示范区,游客既可通过黄麻大环线纵览乡村振兴蓬勃气象,又可在乡村体验线感受乡村的山水人和。这三个山地休闲体旅功能区以点成线、以线带面,涵盖不同徒步时长、难度各异的环线10余条,服务不同民众的徒步需求,构建出乡村振兴生态旅游带状空间,营造城市与山野、繁华与自然、忙碌与休闲自由切换的生态场景。

作为国家体育公共设施、绿色生态基础设施、特色山地旅游设施,长岭国家登山健身步道配置对标国际顶级步道标准。在步道建设中,采用多种不同形态的路面,充分保障了徒步者科学、安全的登山健身功能的实现。融入国际先进生态工法理念,并在建设中就地取材,既避免外来材料侵蚀环境又满足了国家生态保护的根本要求。除本身的徒步功能,步道系统还构建了充分的山地游憩空间,可实现农旅体验、户外运动、生态博物、自然科普等多种复合功能,致力于为民众在工作生活余暇提供多种休闲健康选择。

目前,步道黄麻主入口、岭头主入口及岭头茶园环线建设工作已初步完成,并向公众开放。未来两年中,长岭街道将逐步完善步道及配套设施建设。

文:

全民健身,全民幸福

日前,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就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全民健身更高水平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和健康需求作出部署。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生活压力也随之加大,“亚健康”这个名词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面对这样的情况,除了学会自我心态调节和工作生活方式的调整以外,加强全民建身成为人民群众增强体魄和提升身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方式。全民健身应运而生,有力推动着健康中国建设,筑起民族强健的基石。

以全民健身促进全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和要求。近年来,我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推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计划》提出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等8个方面的主要任务,从蓝图变为现实,不仅关系到个人身体健康,还有效确保全民健身在国民日常生活中“细水长流”。

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人除了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文化内涵,还要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逐步增多,人民群众通过健身促进健康的热情日益高涨。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人民群众越来越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期待和需求,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目前,我国人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7.2%,越来越的人加入到每天锻炼1小时。从“不运动”到“爱运动”,健身运动不断激发人民群众锻炼热情,释放的强大正能量丰富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我国不断向体育强国目标迈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支撑。

健康是己任,全民健身是大任。随着主动健身、科学健身已成为越来越多人们的自觉选择,全民健身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创造满足更多人的健身需求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方面,要加大全民健身配套设施建设。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完善和细化地方全民健身配套政策文件和规划措施,进一步降低参与建设、运营和改造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制度性准入门槛,提升健身场所使用效益,真正做到夯实全民健身根基。另一方面,要将全民健身纳入地方政策内容。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会商研究发展全民健身计划,将全民健身和体育发展规划纳入地方发展规划,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各方丰富健身赛事活动,积极推动“互联网+健身”、居家健身等内容,全面拓展全民健身发展模式。

人人共享体育,体育造福人人。奔跑追梦之路,需要全民健康作为有力支撑,在全民战疫的特殊时代背景下,加强全民健身,更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热点九: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关键词: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提升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努力塑造与广东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文化优势

一、背景

2021年11月,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根据《“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广东省文化发展改革“十四五”规划,编制并印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根据《规划》,到2025年,广东更高水平的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事业更加繁荣兴盛,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质量显著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到2035年,广东建成更高水平的文化和旅游强省,文化和旅游业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二、主要内容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

一是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推进铸魂立德行动,夯实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施文明创建提质工程,深化市县镇村“四级文明联创”,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推动“七个一百”精品项目下基层。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志愿服务,培育公共文明行为。做大做强主流舆论,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建立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全国一流的新型主流媒体群。大力保护传承红色文化,建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打造红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二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水平推进“三馆合一”项目、广东画院新址等标志性文化工程,加快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粤北段建设。推动市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及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更好发挥公共文化机构作用。创建一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打造群众性文化活动和艺术惠民品牌。推进新时代广东文艺高峰工程,实施电影、电视剧、文学振兴和岭南美术、广东音乐、粤剧等岭南文化促进工程,推出一批文化精品力作。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建立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做好参事文史、地方志等工作。办好粤港澳大湾区媒体峰会、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共建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开展“广东故事世界行”,讲好中国故事、湾区故事、广东故事。

三是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推进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全国竞争力的文化龙头企业。培育文化发展新动能,发展4K/8K影视、数字出版、动漫网游、网络视听新媒体等文化新业态,办好深圳文博会、广州文交会,建设全国文化创意创新中心和数字文化中心。推动广东卫视、珠影集团、文艺院团改革振兴、提质增效。实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深度挖掘红色革命、改革开放、南粤古驿道、古城古镇古村等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建设文旅融合示范区。抓好丹霞山、罗浮山等旅游胜地的综合开发,支持旅游龙头企业、品牌景区景点做大做强,实施乡村旅游提质升级行动,打造“粤美乡村”旅游品牌,全面提升全域旅游发展水平。

四是建设体育强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大力建设社区体育公园、足球场地等公共体育设施,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建设“15分钟健身圈”。壮大体育产业,打造一批群众性体育精品赛事。深化足球改革发展,加快梅州足球特区建设。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做好2020年奥运会、全国冬运会等备战参赛工作,筹办好汕头亚洲青年运动会。

二、写作素材:

素材一:

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和旅游强省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回望光辉历史、擘画光明未来,首次提炼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汪一洋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省文化和旅游厅作为主抓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的部门,要以伟大建党精神为引领,汲取力量、坚定信心,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奋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和旅游强省,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一、努力塑造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文化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文化和旅游业关乎人民的美好生活,在推进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方面,省文化和旅游厅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作为奋斗目标的生动注脚。新时代、新格局、新征程,广东文化和旅游系统将按照“1+1+9”工作部署以及省委全会提出的“打造数字文化引领地、文化创意新高地、文旅融合示范地”和“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要求,奋力将文化和旅游业打造成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柱,努力塑造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文化优势,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和旅游强省。

二、推进文化和旅游事业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标“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要求,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具体将从六个方面推进文化和旅游事业和产业发展上新台阶:

一是推进文艺精品力作影响力上新台阶。

二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上新台阶。

三是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上新台阶。下一步将继续筑牢文旅融合的“四梁八柱”,推进数字化文旅战略,加快培育“文旅+”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

四是推进文物保护利用上新台阶,更好地弘扬岭南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五是推进对外文化交流水平上新台阶。继续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逐步打造一批世界级的标志性景区景点、精品线路、文旅企业、活动赛事、服务环境、政策保障。

六是推进文化和旅游发展保障上新台阶。广东将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综合执法体制改革,严格落实市场监管和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保障措施,加强自身队伍建设,为文化和旅游业的繁荣稳定有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三、大力推进岭南文化“双创”(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工程。

一是大力推进岭南文化“双创”工程,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加快有关文物保护利用的政策法规出台,同时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文化事业发展中。

二是积极发挥岭南文化作为粤港澳共同文化基因的作用,推动以粤剧、武术、醒狮等为代表的岭南文化保护传承与交流,切实发挥好红色资源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以文化和旅游为纽带 凝聚粤港澳三地力量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之际,广东通过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这一重点工作,促进三地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文化和旅游,既是赋能粤港澳大湾区全面发展的强劲动力,也是凝聚三地力量的最佳纽带。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正深入落实《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组织协调深圳、珠海针对前海和横琴合作区存在问题及需要支持事项进行梳理研究,制定扶持措施;抓紧制定《广东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行动方案》,适时举办粤港澳青年文化之旅、大湾区艺术精品巡演等活动,联合港澳共同开展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推广,提升大湾区的文化和旅游影响力。

素材二: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开幕式上的致辞精神

12月3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开幕式上的致辞精神,研究我省落实意见。省委书记李希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致辞,充分肯定会议创办以来发挥的重要作用,深刻指出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深刻阐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对世界发展的重大意义,鲜明宣示我们党更好满足中国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的坚定决心,对我们奋进新时代、走好新征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一要把学习贯彻总书记致辞与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进一步坚定深化改革开放、走好新的征程的信心决心,朝着实现总书记赋予的使命任务扎实前行,奋力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在改革开放前沿充分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大真理力量、实践伟力。

二要把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奋力开创新时代广东改革发展新局面。抓住用好“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与时俱进全面深化改革,锐意开拓全面扩大开放,推动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做实做强。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落实“小切口大变化”民生实事办理制度,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推进平安广东法治广东建设,毫不松懈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

三要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认真总结办会经验,巩固深化会议成果,借助各种重大对外平台和对外交往活动主动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为增进国际社会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了解作出广东努力、广东贡献。

三、

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用更多精品佳作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要以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为目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广东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力量和道德滋养:

一要深入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文艺名家的带动作用,广泛发动文艺战线围绕全会精神创作一批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让宣讲更有活力、更接地气,推动全会精神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二要聚焦时代命题和重大主题开展文艺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立足改革发展丰富实践取材,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用更多讴歌新时代、反映人民美好生活的精品佳作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

三要充分发挥文化场馆阵地作用。高水平推进“三馆合一”等重大文化项目建设,活化用好馆藏经典,策划推出更多精品展览,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四要加强党委对文艺工作的领导。选好配强文艺单位领导班子,抓好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推进文艺院团振兴等文化改革攻坚,营造有利于文艺创作的良好环境。

热点十:科技创新

一、背景

开头一: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国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的关键时期,也是以科技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

广东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排头兵,在支撑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中具有重要责任。《广东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于9月22日发布。

开头二: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广东科技创新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出现新的变化,要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紧密围绕“四个面向”,坚持以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

二、科技创新总体目标

2025年,广东将奋力实现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主要创新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强省,粤港澳大湾区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成为国家重要创新动力源。

2035年,提出广东科技创新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主要创新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广东成为引领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力量。

三、主要措施与论述

(一)整体布局

坚持系统谋划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按照“七个聚焦、七个着力”,科学布局重点任务:

一是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着力增强战略科技力量。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牵引,建设大科学装置群,优化完善实验室布局,打造高水平科研院所和研究型高校,形成比较完善的科学研究体系。以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为引领,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等,提高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形成更加有效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体系。进一步建设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发挥好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等重大合作载体作用,全面深化粤港澳科技合作,带动“一核一带一区”创新协调发展。

二是聚焦世界科技前沿,着力强化源头创新供给。加强基础研究顶层设计和前瞻布局,围绕量子科学、中微子、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等领域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学研究。瞄准技术发展前沿,在人工智能、区块链、智能传感等领域开展研发布局,加快实现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突破。

三是聚焦经济主战场,着力提升支撑引领能力。进一步围绕产业发展需求“补短板、锻长板”,在芯片设计与制造、工业软件、生物医药、现代种业等重点领域狠抓“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助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制定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加快推动国家高新区地市全覆盖,大力支持高端创新资源向高新区集聚。

四是聚焦人民生命健康,着力服务美好生活需求。围绕重大突发传染病和重大疾病防控、农业农村发展、碳达峰碳中和“3060”工作部署,常态化开展新冠疫情科研攻关,布局建设P3、P4实验室,实施科技支撑种业振兴行动,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攻关,努力增强社会民生领域技术支撑能力。

五是聚焦企业创新能力,着力强化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发挥大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和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持续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率先实现省属国有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机制。

六是聚焦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打造创新人才高地。主动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变化,聚焦重点领域创新人才需求,精心组织重大人才工程。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为外国人才来华工作许可、签证、税收优惠、服务保障等提供便利,吸引集聚更多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广东创新创业。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用足国家、省、地市乃至县区各级人才政策的叠加优势,大力营造留才、用才的良好环境。

七是聚焦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推进创新治理现代化。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双轮驱动,统筹推进我省科技创新领域重要改革事项,在科技项目组织管理、科技计划监督评估、财政科技经费管理、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充分发挥重大改革关键牵引作用,推动我省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例文一(策论):

结构:

推荐开头:

1.当今世界,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制造业加速向智能化转型,生命科学领域孕育新变革,空间和海洋技术不断拓展人类生存发展新疆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2.部署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明确要求“加快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勉励广东企业“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总书记对广东科技创新寄予厚望,我们要牢记嘱托,深刻认识科技创新在引领未来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把握大势、瞄准前沿、勇攀高峰,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科技创新强省。

分论点:

一、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科技创新强省,关键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

二、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科技创新强省,亟须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科技创新强省建设落地见效。

三、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科技创新强省,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奋勇攻坚。

推荐结尾:

越是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是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矢志不移谋划创新、推动创新、落实创新,在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科技创新强省上迈出坚实步伐,为早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再建新功!

例文赏析: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科技创新强省

推荐开头:

3.当今世界,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制造业加速向智能化转型,生命科学领域孕育新变革,空间和海洋技术不断拓展人类生存发展新疆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4.部署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明确要求“加快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勉励广东企业“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总书记对广东科技创新寄予厚望,我们要牢记嘱托,深刻认识科技创新在引领未来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把握大势、瞄准前沿、勇攀高峰,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科技创新强省。

分论点:

一、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科技创新强省,关键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是必然要求;应对“两个大局”相互激荡、更好掌握斗争主动权,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是决胜之策;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是关键之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是重要支撑。我们要深刻认识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意义,切实担负起广东的职责使命,立足现代化建设全局,坚持创新核心地位,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下大力气解决“卡脖子”问题,以科技自立自强助力实现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以科技自立自强的扎实步伐有力支撑世界科技强国建设。

二、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科技创新强省,亟须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科技创新强省建设落地见效。按照大会部署,科技变革往往“一日千里”,我们要在六个方面重点“着力”:推进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加快打造体现国家使命、具有广东实力的“科技王牌军”;探索新型举国体制“广东路径”,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增强科技创新对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撑引领作用,全面塑造广东产业发展新优势;丰富涉及民生的科技成果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强化人才第一资源,把广东打造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人才高地;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全社会创新活力竞相奔涌的生动局面。

三、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科技创新强省,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奋勇攻坚。要着眼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全局,聚焦科技创新强省的弱项短板,强化空间格局塑造、创新平台建设、基础设施支撑,更加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攻关,更加凸显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更充分利用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快补齐“缺核少芯”短板。要充分发挥制造大省的产业基础和竞争优势,以创新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以高质量科技供给加快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要大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找准改革的突破口,进一步深化科技管理机制改革,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强化科技开放合作,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巨大潜能。

推荐结尾:

越是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是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矢志不移谋划创新、推动创新、落实创新,在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科技创新强省上迈出坚实步伐,为早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再建新功!

例文二(政论):

例文赏析:

推进科技创新强省建设落地见效 奋力书写科技自立自强广东篇章

推荐开头: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广东科技创新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出现新的变化,我们要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认识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科技创新强省,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提供有力支撑。

论述展开模式一:

分论点一:要深刻认识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立足现代化建设全局,坚持创新核心地位,依靠科技进步催生新动能、推动新发展。

分论点二:要深刻认识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是应对“两个大局”相互激荡、更好掌握斗争主动权的决胜之策,在坚决斗争中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在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中一步一步强化优势。

分论点三:要深刻认识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是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的关键之举,全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推动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升级,不断增强供给体系的韧性和竞争力,实现经济在高水平上的动态平衡。

分论点四:要深刻认识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重要支撑,围绕增进民生福祉进一步强化科技供给,以科技自立自强助力实现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

分论点五:要深刻认识广东在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中的职责使命,以科技自立自强的扎实步伐有力支撑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向总书记、党中央,向全省父老乡亲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论述展开模式二:

一要着力推进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强化空间格局塑造、创新平台建设、基础设施支撑,加快打造体现国家使命、具有广东实力的“科技王牌军”。

二要着力探索新型举国体制“广东路径”,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更加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攻关,打造更加坚实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源头支撑,更加凸显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更充分利用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快补齐“缺核少芯”短板。

三要着力增强科技创新对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撑引领作用,全面塑造广东产业发展新优势。以创新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以高质量科技供给加快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四要着力丰富涉及民生的科技成果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社会治理效能。

五要着力强化人才第一资源,把广东打造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人才高地。构筑更加开阔的引才格局,健全更加协同的育才方式,建立更具活力的用才机制,营造更为优越的留才环境,为科技创新强省建设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六要着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全社会创新活力竞相奔涌的生动局面。进一步深化科技管理机制改革,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强化科技开放合作,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巨大潜能。

七是要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要狠抓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加快完善实验室体系,强化战略科技力量,聚焦“卡脖子”问题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探索新型举国体制“广东路径”,努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参考结尾:我们要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科技创新强省建设落地见效,奋力书写科技自立自强的广东篇章。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既贯彻中央要求 又突出广东特色

(关键词:大湾区建设,新发展格局,区域发展协调,教育、健康、民生福祉)

4月25日,《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发布。这份全文约12万字、共21章的《规划纲要》,为广东未来五年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突出了工作亮点。

一、《规划纲要》原则特点——高质量发展主题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

(一)广东“十四五”《规划纲要》将对广东未来五年发展起到怎样的指引作用?最后出台的《规划纲要》体现了哪些特点?

《规划纲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将高质量发展主题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为我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发挥重要支撑引领作用。

《规划纲要》主要体现了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要求。《规划纲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中央对广东的要求细化落实到各个方面。

二是强化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规划纲要》既从“十四五”迫切需要解决的新旧问题顺推,找准路径和抓手,又从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远景目标倒推,厘清目标任务。

三是突出广东特色。《规划纲要》把“1+1+9”工作部署作为“十四五”期间一以贯之的工作指引,将“双区”引领、数字经济、海洋经济、金融强省、统筹发展和安全等内容单独成章,同时将民生板块分拆成教育、健康、民生保障等三章,力求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内容更加均衡。

(二)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将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打造成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梯队”。为实现国家赋予广东的这一重大使命,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在加快大湾区建设方面有哪些抓手?

为贯彻落实国家赋予广东的这一重要使命和省委“1+1+9”工作部署,充分体现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的支撑引领作用,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双区”引领摆在总体要求部分,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并列,明确提出要在有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高效畅通经济循环、打造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高地和深度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等五个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同时将大湾区建设内容贯穿到创新、产业、基建、开放等各大重点任务中。

在创新方面,提出以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重点,强化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支撑。着力提升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水平实验室和科研机构为核心的创新基础力量;强化与港澳资源协同配合,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聚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化等。

在产业方面,抢抓全球化深度调整的机遇,加快南沙粤港深度合作园、穗港智造合作区等平台建设,提升大湾区产业在全球产业格局中的地位;对标港澳及国际一流,大力发展金融、研发、设计、资讯、会计、税务、法律、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壮大总部经济。依托港澳现代服务业优势,构建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协作配套的现代服务体系。

在基础设施方面,提出打造以大湾区为核心的“三横四纵”综合运输通道,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构建以广佛—港深、广佛—澳珠以及珠江口跨江通道为主轴,覆盖中心城市、重要节点城市、主要城镇的大湾区城际快速交通网络。

在开放方面,提出以规则衔接为重点推进粤港澳合作,大力实施“湾区通”工程,破除制约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跨境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与港澳在市场准入、标准认定、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接轨,加快构建对标国际、开放一体的湾区大市场。推进重大平台制度集成创新,以重大合作平台为依托,推进大湾区规则衔接试点示范。

二、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要强化“三个功能”,打造“五个高地”

(一)省委、省政府把“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作为广东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定位。这一战略定位应该如何贯彻落实?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省委着眼大局、立足实际,提出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的努力方向。《规划纲要》将这一定位体现到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中,并设专章论述,提出充分发挥广东优势,强化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支撑功能、联通功能、撬动功能,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打造规则衔接示范地、高端要素集聚地、科技产业创新策源地、内外循环链接地、安全发展支撑地。

打造规则衔接示范地方面,要抓住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这个重点,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认证等领域先行突破。

打造内外循环链接地方面,要坚持内外双向发力,深化对内经济联系,构建联通内外的贸易、投资、生产、服务网络。

打造科技产业创新策源地方面,要瞄准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发挥强大市场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相互促进。

打造高端要素集聚地方面,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实施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加快数字化发展,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完善集聚高端要素的体制机制,吸引高端企业、项目、人才、技术、资金集聚发展。

打造安全发展支撑地方面,要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健全完善平安广东、法治广东制度机制,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应急和储备体系,加快把广东打造成为全国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二)如何应对广东区域发展短板——构建“一群五圈”城镇化格局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广东“十四五”时期如何加快补足短板?在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方面又有什么新招?

按照中央精神,《规划纲要》将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与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考虑,提出加快建设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和构建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五大现代化都市圈的“一群五圈”城镇化格局,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都市圈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及资源优化配置等核心功能,加快形成以都市圈、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增长动力源。

这对于支撑“一核一带一区”协调发展,解决城市群和都市圈的经济资源集聚程度与城镇化空间不相匹配问题,发挥珠三角核心区带动作用,推进环珠三角地区加快融入珠三角核心区、辐射带动粤东西北加快振兴发展以及加快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规划纲要》提出推动珠三角核心区优化发展;推动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地区加快发展,推进广州与湛江、深圳与汕头深度协作,形成“双核+双副中心”动力机制,引导人口和产业向沿海地区科学布局并协同集聚,与珠三角沿海地区串珠成链,共同打造世界级沿海经济带;推动北部生态发展区绿色发展,提高生态安全保障和绿色发展能力。

三、民生福祉方面,首次将教育健康民生保障单独成章

(一)在“十四五”时期,广东将如何进一步提升民生福祉,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规划纲要》首次将教育、健康、民生保障单独成章,提出逐步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公共资源,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区域均衡配置。

教育方面,提出适应我省城镇化发展进程和常住人口增加趋势,增加基础教育公办学位,其中公办幼儿园、公办义务教育和公办普通高中各新增约30万个、370万个左右和30万个学位;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扩容提质;提升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水平;支持各类民办学校规范办学、特色发展、品牌提升等。

卫生健康方面,提出推动公共卫生资源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全省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达6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达3.15人;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提质增效,以广州呼吸、肾脏病、肿瘤、心血管、精准医学等国际医学中心为重点打造医学高峰;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等。

社会保障方面,提出积极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对接全国统筹;规范发展公租房,有效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着力解决“一老一小”照料问题;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完善生育配套政策体系。

就业和收入分配方面,提出促进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就业,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显著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例,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实现发展成果人民共享。







关于我们 | 汇款方式 | 考试培训 | 辅导资料 | 行测信息 | 申论信息 | 面试信息 |南方公务员博客 | 网站地图 | sitemap
   

国家公务员考试 | 广东公务员考试 | 广州公务考试 | 深圳公务员考试 | 广东选调生及公遴选 | 事业单位招考

南方公务培训中心总部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路576号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西校区实训楼516

联系电话: 020-85217183、18922251193

Copyright © 2007-2024 南方公务考试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20522号

       
  • 电话咨询

  • 020-85217183
  • 020-85213838
  • QQ交流群

  • 310206975
  • 255955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