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贺南方学员囊括19年省委、省政府、工商、监狱等热门职位状元
您的当前位置:南方公务员考试网 >> 考试专题 >> 广州深圳市考专题 >> 正文内容
2017年广州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双考区版)
本文转载自:〖南方公务考试研究中心〗    发表时间:〖2017-05-22〗   本文作者:admin-li   浏览次数:3164

材料1: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为春节。

在春节漫长的历史中,挂灯笼、逛庙会、走亲访友等年俗在不断演变。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大年初一早上,父亲带领全家跪在门槛内侧,朝着门外,恭恭敬敬磕几个响头,祈祷来年吉祥安康、人寿年丰。

到了六七十年代,人们走家串户,互道“拜年”、“恭喜发财”之类的祝福语,在那物资匮乏的年月,新月好友互访时,还免不了要拎点自制的咸鱼、腊肉、炒花生、炸薯片之类的礼物。

八九十年代,孩子们大年初一早上穿新衣已显得不重要了,红包里几个小票逐年发展为百元大钞,最显著的变化是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央视春晚,共同等待新年的到来。

到了21世纪,经济发展、科技发达,电子产品随(缺失)足不出户,捧着手机滑动手指,瞬间便能为千里之外的(缺失)

材料2:

“年”怎么过?90%的广州人都会逛一趟花街。

2017年1月25日,开市一声锣响、越秀、荔湾、海珠、天河、白云、黄埔等广州11个花市正式拉开序幕。“80后”广州仔在小陈趁着中午午休时间出来逛一下花街。相比于十年,小陈觉得,现在的花市更像小时候那样具有年味。“还是学生的时候,我喜欢跟朋友逛花市,真的是单纯逛,偶尔会买点小玩具小风车,但极少买花。”小陈说,“但近几年,家里的花基本都是花市买,因为感觉花市里的花品种多了,价钱也不贵。”

据统计,2017年1月27日至2月6日“广州过年,花城看花”系列迎春花市活动及局部公园、景区、森林公园游园客流飘红,突破300万人次。春节假期7天广州共接待市民游客1324.64万人次,同比增长15.08%;旅游业总收入98.62亿元,同比增长16.18%,再创历史新高。春节的这几天走在广州街头,确实碰到了更多全家出动操着各地口音的游客,广州过大年似乎已渐渐深入人心。

材料3:

这些年来,“过年”在多个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面通过案例的行使来感受这些变化。

(缺案例一)

案例二:

除夕夜,回龙铺镇54岁的农村大妈春婶和亲朋好友用微信互通过年好。如今,像春婶这样的农村大妈也开始新潮起来。“2000年那会儿,大家拜年都是打电话。家里每人都打好多个,要花不少时间,花费也不少。后来大家用手机发微信向亲友拜年,可这短信原创的内容很少,很多看也不看,就直接转发了。这两年,开始微信拜年,这的确比发短信省钱省力了。”不少网友表示,大家在微信群里既可以互相拜年,又可以交流过年经历,还可以随时分享图片,显得更加“真情流露”。

案例三:

除夕这天,家住怡宁新村的老范一家人像往年一样团聚在一起。不一样的是,往年过年,大家喜欢打扑克、搓麻将,一起热闹热闹,增添节日氛围,但今年,直到除夕下午也没组织“牌局”,而是在微信群里抢红包,玩的“不亦乐乎”。老范建的这个微信“家人群”,原本是想让今年远在外地值班不能回家的姑妈、表姐几家通过微信群和大家团圆。“没想到不管长辈还是孩子,在群里都聊得很起劲,比我还积极。”老范笑说。不仅如此,“赶时髦”的一家子还在群里玩起了“抢红包”的游戏,30多个人轮流发红包,看谁抢的多。虽然每次随机抢到的只是几块、几毛甚至更少,但一家人其乐融融,无论相隔多远,都犹如团聚在一起。

案例四

老赵是某单位驻三亚的负责人,对他来说,今年春节期间没了公务接待,一身轻松,多年来也首次有时间在家过年、走亲访友了。担任河南一家国企领导的老陈也说:“纪委的人过节也暗访,豪华酒店、棋牌室等地方是重点。公款消费开发票,说不定身边就有人盯着呢,谁敢?”

案例六

“高档烟酒几乎无人问津,卖得比较好的主要是养生酒。大多数人送礼买的最多的是牛奶、八宝粥等廉价物品……”一家中型超市的老板比较起前些年春节的销售状况,用上了“天壤之别”四个字。来自山东的小赵,为了给家人送礼物想了好几天,最后决定给家人带回几罐茶叶。她说,我们中国人聚在一起,常常会沏壶茶、谈谈心,好茶叶最实用。网友小禾表示,今年准备送父母一套刚买好的家居服套装。“父母想锻炼身体,但因为天冷懒得出去,他们老在家里踢球,穿秋裤秋衣不太合适。往年给父母买过玉镯等稍微贵重的首饰,发现他们也不怎么戴,还不如买点实用的,起码不浪费啊!”网友小雨给父母特别挑选了一些养生保健品。他表示父母年纪大了,积极挑选保健品也做了些研究,不合适的不能送。他觉得现在有些官方微博在年节期间特别发出一些健康小贴士,比如提醒“春节期间家家大鱼大肉,蛋白质摄入过剩,再吃蛋白粉会增加内脏负担,对老年人身体有害无益”,“很贴心,很实用,这类官方信息比我们苦口婆心地劝说更能让家里长辈接受。”

材料4:

有人归心似箭,有人“望乡却步”。后者思念家乡却又害怕归乡,渴望团圆却又心有顾虑。这个群体,被称为“恐归族”。

此前一项有1840名参与者的调查显示,77.2%的人表示身边存在“恐归族”。其中20.6%的人认为身边这样的人“很多”;41.1%的人认为自己就是“恐归族”。

“如果用1到10来表达‘恐归’指数的话,我大概能有8或者9。今年为了从家里早点回来,我主动申请了假期加班。”在深圳工作的江西“95后”女孩小敏说。她喜欢回家过年享受“浓浓亲情”,“恐归”恐的是花销太大。“春节走亲访友,总不能空着手去。有一年过年,几乎每家亲戚我都送了礼物,每个孩子我都给了红包,现在的红包数额又大,给得太少不好意思。最后总共花了2万多元。为了省钱,我回到深圳后吃了好长时间的方便面。从那以后,我就成‘恐归族’了。”和小敏不同,江西南昌女孩小樱最怕的是春节期间亲朋好友问她“有对象了吗”。小樱说:“我已经32岁,恨嫁已经恨了好几年了。从大学毕业那年父母就开始暗示我可以找对象带回家了,到现在都7年了,我却还是单身,身边闺蜜也陆续嫁人,家里的妹妹都结婚了,过年期间七大姑八大姨几乎每人都要催我几遍,真不知道该怎么应付。”

相比于“恐归族”、“恨嫁族”,山东小伙小王把自己归为“城漂族”,他过年回家最怕的是顿顿喝酒。“头整天晕乎乎,胃整天辣辣的,真是怕了。”小王说,老家在农村,春节没啥事儿,亲戚朋友就聚在一起喝酒。他的酒量不好,每喝必倒,但不能不喝,怕伤了和气。

大学即将毕业,小李今年一点也不想回家过年。他说:“我现在就怕家人问起来毕业之后的事,更怕同学聚会时,人家保研的保研,考研的考研,签工作的签工作,可是我还没个着落,这个年肯定难过。”像小李一样觉得自己“混”得不如别人而不愿回家的年轻人不在少数。有调查显示,69%的人过年不想回家的原因是“不能衣锦还乡,面子上过不去”。

团圆的喜悦与生活的焦虑并存,后者在春节期间集中爆发。“恐归族”们感叹:过节,怎么就成了“过劫”?而更多的人在问:怎样让过年回归质朴的舒心和快乐?

材料5:

如今,科技的高速发展让我们迈入了智能网络时代,街上往来的人群不再是单纯地行走,餐桌前的人手上握着的不再只是筷子,电视机前的人注视的也不再是节目内容,随处可见的是低头玩手机的年轻人。

晒朋友圈,刷朋友圈是很多年轻人过年的时候特别热衷的活动。然而,面对过年时朋友圈里吃吃喝喝、残羹剩饭的图片,有的网友动起了心思。有晒春联的,在朋友圈里晒晒自己家的春联,是手写的就更好了,既可以表达自己对新年的美好祝愿,也可以展现自己的人文素养。还有晒民俗的。“五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各地都有自己的民俗,网友们将拍摄到的民俗活动图片在朋友圈“显摆显摆”。既吸引了网友的目光,又传播了中华美好的传统文化。更有晒亲情的,给爸妈捶背的镜头,帮妈妈梳头的镜头,带孩子戏耍的镜头,与妻子交心的镜头,大大方方在朋友圈晒一晒,分享自己的幸福亲情,也能激发别人的小家情怀。

除了晒一晒,还能拍一拍。在央视网征集到的“新春▪变化▪乡愁”主题微视频中,拍客“向东”摄制的《寻找我们的年味儿》,让观众深切感受到了贵州绥阳千余群众舞龙舞狮喜迎新年的热闹场景。拍客“郭德茂”上传的《妈妈的年味》不仅展示了地方美食诱惑,更喊出了众多网友的心声——“妈妈的健康就是最美的年味儿”……年味儿、孝心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的精气神在网友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网友们通过浏览众多参评作品,感受到了各地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保护、传承和发展。

材料6:

2017年的中国春节,在全球掀起了一阵“红色旋风”。

巴塞罗那的春节巡游活动中包括舞狮,美国、加拿大和新西兰发行了鸡年纪念邮票。去年,纽约首次把中国农历新年设定为学校假期。正如《澳大利亚人报》网站1月27日报道所称,以敲钟、燃放爆竹和传统舞狮作为标志的中国新年,如今已“成为一项国际性庆祝活动”。

春节期间,受国家文化部委托,广州市组织由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广东音乐曲艺团组成的广州艺术团赴英国伦敦、格拉斯哥、亚伯丁、贝尔法斯特等多个城市演出开展为期16天的“2017广州文化周——欢乐春节英国行”,与英国人民共度农历春节、共享中华文化。

“2017年英国伦敦新春庆典”是亚洲以外最大的新春庆典,在本次主题为“中国:昨天,今天”的系列活动中,广州艺术团在英国国家美术馆举行粤曲专场专题鉴赏会,全场爆满,一票难求。伦敦承办方的胡先生表示:“这次演出真的见证了广州艺术团的魅力!我们几位会长已将自己的门票让出,还是满足不了热情观众的需求,现在我们还在安抚渴望观看演出的观众的情绪。”演出现场,《娱乐升平》、《孔雀开屏》、《水乡春色》、《春风笑语》等一首首传统粤曲诠释了广东音乐的优美欢快,国家一级演员梁玉嵘演唱的《唐伯虎思秋香》更将粤曲欣赏会推向高潮,令在场观众如痴如醉。寓意吉祥的软体铁枝木偶表演的敦煌舞《龙凤呈祥》拉开了广州艺术团年初二新春庆典表演的序幕,演出受到美国观众的热烈欢迎,数十万人沉浸在龙腾狮跃、锣鼓喧天的欢庆中。春节已然成为伦敦人的节日、美国人的节日,成为不分种族、民族和国家的和平纽带。

“中国希望春节能够增强他在海外的软实力。”英国《经济学人》文章报道。这些让外国人乐在其中的春节庆祝活动,也许会让那些“担心中国人越来越热衷于过像圣诞节这样的西方节日”的中国人放心,因为“中国的新年是扭转这种局面的一个契机”。

2016年春节,英国广播公司BBC拍摄了一部纪录片《中国新年:全球最大庆典》。几个外国主持人来到中国,开启了一场文化探寻。他们从北至南,从哈尔滨到香港,从都市到乡村,几乎跨越整个中国,以他们独特新鲜的视角,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春节。网友们评论,X中外的中国温情,满画面的中国传统文化魅影,让“歪果仁”目瞪口呆的中国传统民俗,“高冷”科技、民生叙事的宏大场景……这些都令这部纪录片看起来生动有趣,此外,居然还有浓浓的年味儿。

西班牙《国家报》网站报道,吃顿丰盛的年夜饭,坐下来与许久未见的亲人聊聊天,窗外爆竹声声,烟花点亮夜空……,这就是中国人的春节。但对中国年轻人来说,过年也经常意味着被亲戚朋友一次次地追问婚姻状况、人生规划、学业进展、收入情况等。

从往年关注中国的春节活动,到聚焦中国春运、春节燃放烟花爆竹,再到今年世界各大媒体从不同细节关注中国春节变迁,海外媒体中的“春节”已经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社情、民情,了解复杂中国的新窗口。

材料7:

在我国花炮主产地长沙,连日来持续的严重雾霾并没有影响市民燃放烟花鞭炮的热情。除夕到初一,长沙依然上演了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场景。节日的焰火映照着这座城市。

一些媒体在走访部分烟花爆竹销售点时发现,现在选购环保型花炮的市民越来越多,同时更倾向于买“小而精”的小药量花炮。“环保花炮价格稍微高点,但是味道不那么重。”记者采访发现,无论是花炮业界还是消费者,都对花炮的“环保含量”越来越重视。

然而,环保花炮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污染。长沙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整个除夕夜,其所在小区的鞭炮声彻夜不停,而且空气中弥漫着呛鼻的烟熏味,以至于不敢开窗。截至1月30日,长沙全市9个空气质量监测点全部监测到重度以上污染。

为消除爆竹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减少爆竹带来的废气、噪音污染,两个世纪前,天津就已经在城市范围内全面禁放烟花爆竹。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成为第一个颁布烟花爆竹燃放禁令的城市。到2006年,先后共有282个城市颁布“禁放令”。

尽管禁令当头,老百姓却不愿轻易放弃沿袭多年的传统习俗。彼时,“放炮”游击队与监管人员之间的斗智斗勇,成为一幕具有黑色幽默的春节闹剧。

几番尝试过后,饱受质疑的“禁放令”逐渐被解除,各城市重新放开对于烟花爆竹的限制。如今,翻阅各城市颁布的烟花爆竹管理规定,很难再找到“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死命令,取而代之的多是“鼓励移风易俗,倡导使用电子鞭炮、礼花筒等安全、环保的替代性产品”的倡导性条款。

随着人们对空气质量问题的持续关注,烟花爆竹的禁放问题重新回到公众视野。2007年1月,河南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紧急通知,要求进一步扩大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范围,实现市县域全覆盖,包括乡镇和农村,坚决杜绝燃放烟花爆竹。但仅在下发通知两天后,该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文件,决定收回并停止实施该通知。

这则“最严鞭炮禁放令”,最后以“朝令夕改”而告终,确实让人意外。其直接原因或源自该省烟花爆竹经营企业的联名上书。可社会对于烟花爆竹的需求,从来不仅仅是一个消费问题。虽然这起事件中,当地民众对于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态度未能突显,但政府部门对于禁令的紧急叫停,或许折射了当前环保与民俗之间的某种拉锯尴尬。

对于烟花爆竹的“解”与“禁”问题,目前民间依然存在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流传了千百年的烟花爆竹带来的年味难以替代,没有哪种方式能像它这样张扬浓烈地营造愉悦喜庆的氛围。反对者则认为,再美的烟火美不过健康的笑容,为了环境和健康,我们应该勇于突破传统,不能再固守祖先留下的习俗。对此,有学者认为,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放鞭炮是春节习俗中最容易被记忆的一项。随着城市发展、环境变化,旧民俗难以维系,但在人们依然对这些旧民俗保持着很高需求的现实情况下,就需要形成符合时代特征的“新民俗”来填补。如果只是一味地取消、禁止,也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材料8:

2017年1月22日,春运第10天,南京站候车室内,乘客们很忙,有的在梳头、有的在刮胡子、有的在敷面膜……这是新年要有新面貌的节奏吗?如果你单单这么想,那就太简单了,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些务工人员说要体面地回家,主要是不想让家人看到他们在外艰辛的样子。

有人说,这种“体面回家”即(原图是“即”,应该是错别字,正确的应该是“既”)是缘于对家人深深的爱,也是对远方的家和亲情的召唤最神圣的回应。但在笔者看来,这种“体面回家”背后其实更是一种春节阖家团圆传统价值观的理性回归。毋庸讳言,这些务工人员把自己收拾得整整齐齐、精神抖擞地回家,确实有抹掉在外打工“辛苦感”,不让家人心疼的初衷,但其背后更多传递出的则是一种返乡的自信和“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坚定信念。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每年的看这都是一幅幅真实的素描。改革开放的浪潮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异地就业和人口流动的常态化,也造就了春运的世人瞩目。六十多年的春运,数以亿计的人口集中迁徙,一路演变,成为中国发展的微观样本,从以往代客的大棚车,到快捷舒适的高铁车;从通宵排队、一票难求的焦虑,到网络购票、一键搞定的轻松;从普速高铁的运力之困,到高铁成网的运能释放;从对铁路的单一依赖,到各种交通方式的互补;各方面的服务保障配套跟进,使“峰高不显,人多不乱”成为春运的新代名词,刷脸进站,体现信息科技之美;站车wifi,尽享上网波浪之快;ur导航,领略进站上车之便,充满“科技范”的归途,大大提升了节前回家、节后出发的舒适度和幸福感……春运的进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的巨变。

以前“苦旅”,如今“暖旅”,春运是一种力量,带领我们找到有关团圆的温情表达。

材料9: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意见》强调,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意见》要求,注重实践与养成、需求与供给、形成与内容相结合,把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旦、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

【作答要求】

阅读9则材料,以“透视春节之变”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字数:1500-1800字。

参考答案:

互联网为传统年俗注入新意从前谈到春节,脑海中总是会浮现:响鞭炮、贴春联、吃年夜饭、转旺火等场景,参与这些民俗的过程,仿佛就是在演绎习俗背后的故事,传承源远流长的节日文化特色;现如今,用来勾勒春节的笔墨,更多地用在了旅游度假、银幕数量激增、抢红包、剁手族等字眼上, 它们是“互联网+传统节日”的新时代产物。传统节日有文化积淀、趣味寓言和道德风尚等特征,互联网有方便快捷、智能高效和时代元素等特点,二者通过内容和形式的搭配,谱写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新乐章。

民俗是历史积淀的时尚,时尚是与时俱进的民俗。 “互联网+”这股时尚东风,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催生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些改变让全民参与到新年俗的重构之中,接纳传统节日的新面貌:更加便利的欢聚模式和更加多元的庆祝方式。

互联网让春节期间的欢聚模式变得更便利、更快捷、更高效。五花八门的订票平台,令人眼花缭乱的刷票工具,让人应接不暇的出行工具都大大提高了我们出行的效率,增加了我们订票的几率。复杂繁琐的年货采购过程,只需动动手指头,线上采购一应俱全,让家人空出时间享受珍贵的团聚时光。年夜饭的定制也由传统的家庭“自给自足”,变为“年夜饭送货上门”。互联网催生出的各种新型欢聚模式,一方面丰富和方便老百姓生活,提高了幸福指数;另一方面也为传统年俗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培养大众养成“互联网+春节”的消费习惯。

互联网让春节期间的庆祝方式变得更多元、更个性、更精彩。自从微信红包在2014年推出之后,抢红包已然成为“指尖上的新年俗”,成为大众过年的新玩法、新乐趣。支付宝等多家金融APP推出的“集福”活动,春晚推出的网络互动更是掀起了庆祝年俗活动的新高潮,激发了大众相互沟通的积极性,推动企业朝着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还有少部分人选择旅游度假,放松身心。与传统庆祝方式相比,这种融入科技元素的庆祝方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壁垒,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更重要的是,增加了趣味性,贴合大众个性化需求的发展趋势。

互利网化的春节预示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高科技正在朝着人性化、人文化的方向发展,倒逼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催生更温情的过节方式,解放大众的手脚,腾出更多的时间享受科技和时代发展带来的红利。同时,春节的科技化还激发出了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各行各业相互跨界、组合,集聚裂变效应,促进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此外,为今后“新技术+传统模式”的发展与创新奠定基础。

尽管互联网简化了过节的流程,丰富了过节的内容,但还是有少部分人担心,互联网的出现会淡化年味,稀释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就拿过度依赖手机的“低头族”来讲,沉迷于发红包、抢红包、刷微博,自然会冷落亲情,何来阖家团圆一说。其实,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一个平台、一个媒介,而过春节本身对于大家而言,是一种珍视亲人、渴望团聚、维系情感的真情流露,所以“互联网+春节”发展走向如何,决定权在于我们。只要用好互联网,完全可以让年味儿愈来愈浓:社交工具可以让我们面对面吃团圆饭,购物平台可以让我们尽孝心……

将来,与时俱进的过节观念在人们心中会愈演愈烈,个体在传情达意的需求上也会越来越多元化、新颖化、独特化,这些都需要借助高科技手段来提供渠道和方法,但同时需把握好使用尺度,合理兼顾传统与现代两方面的优势,依靠个人通过客观实际来科学平衡地选择、处理及加工。只有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营造浓烈的过年氛围,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传统新春节日才会“跃然人心”, “互联网+”才能为中华民族文化走出国门提供有效平台,为传统文化节日的与时俱进注入新鲜血液,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才能借助互联网传播到全世界。

关于我们 | 汇款方式 | 考试培训 | 辅导资料 | 行测信息 | 申论信息 | 面试信息 |南方公务员博客 | 网站地图 | sitemap
   

国家公务员考试 | 广东公务员考试 | 广州公务考试 | 深圳公务员考试 | 广东选调生及公遴选 | 事业单位招考

南方公务培训中心总部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路576号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西校区实训楼516

联系电话: 020-85217183、18922251193

Copyright © 2007-2024 南方公务考试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20522号

       
  • 电话咨询

  • 020-85217183
  • 020-85213838
  • QQ交流群

  • 310206975
  • 255955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