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关系
行政能力测验(概况)
比较省时的题目:常识判断,类比推理,选词填空,片段阅读(细节判断除外)
比较耗时的题目:图形推理,数字判断,资料分析(好找的,好计算的)
第一种题型数字推理
备考重点:
A基础数列类型
B五大基本题型(多级,多重,分数,幂次,递推)
C基本运算速度(计算速度,数字敏感)
数字敏感(无时间计算时主要看数字敏感):
a单数字发散b多数字联系
对126进行数字敏感——单数字发散
1).单数字发散分为两种
1,因子发散:
判断是什么的倍数(126是7和9的倍数)
64是8的平方,是4的立方,是2的6次,1024是2的10次
2.相邻数发散:
11的2次+5,121
5的3次+1,125
2的7次-2,128
2).多数字联系分为两种:
1共性联系(相同)
1,4,9——都是平方,都是个位数,写成某种相同形式
2递推联系(前一项变成后一项(圈2),前两项推出第三项(圈3))——一般是圈大数
注意:做此类题——圈仨数法,数字推理原则:圈大不圈小
【例】1、2、6、16、44、( )
圈6 16 44 三个数得出 44=前面两数和得2倍
【例】
28 |
7 |
7 |
6 |
9 |
9 |
8 |
8 |
? |
5 |
13 |
16 |
九宫格(圈仨法)这道题是竖着圈(推仨数适用于全部三个数)
一.基础数列类型
1常数数列:7,7 ,7 ,7
2等差数列:2,5,8,11,14
等差数列的趋势:
a大数化:
123,456,789(333为公差)
582、554、526、498、470、( )
b正负化:5,1,-3
3等比数列:5,15,45,135,405(有0的不可能是等比);4,6,9
——快速判断和计算才是关键。
等比数列的趋势:
a数字非正整化(非正整的意思是不正或不整)负数或分数小数或无理数
8、12、18、27、( )
A.39 B.37 C.40.5 D.42.5
b数字正负化(略)
4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数,叫质数)列:
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间接考察:25,49,121,169,289,361(5,7,11,13,17,19的平方)
41,43,47,53,(59)61
5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外,还有其它约数的数,叫合数)列:
4.6.8.9.10.12.14.15.16.18.20.21.22.24.25.26.27.28.30.32.33.34.35.36.38.39.40.42.44.45.46.48.49.50.51.52.54.55.56.57.58.60.62.63.64.65.66.68.69.70.72.74.75.76.77.78. 80.81.82.84.85.86.87.88.90.91.92.93.94.95.96.98.99.100
【注】 1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6循环数列:1,3,4,1,3,4
7对称数列:1,3,2,5,2,3,1
8简单递推数列
【例 1】1、1、2、3、5、8、13…
【例 2】2、-1、1、0、1、1、2…
【例 3】15、11、4、7、-3、10、-13…
【例 4】3、-2、-6、12、-72、-864…
二.五大基本题型
第一类 多级数列
1二级数列(做一次差)
20、22、25、30、37、( )
A.39 B.46 C.48 D.51
注意:做差为 2 3 5 7 接下来注意是11,不是9,区分质数和奇数列
102、96、108、84、132、( )
A.36 B.64 C.216 D.228
注意:一大一小(该明确选项是该大还是该小)该小,就减
注意:括号在中间,先猜然后验:
6、8、( )、27、44
A.14 B.15 C.16 D.17
猜2,*,*17为等差数列,中间隔了10,公差为5,因此是2,7,12,17
验证答案15 ,发现是正确的。
2三级数列(做两次差)——(考查的概率很大)
3做商数列
1、1、2、6、24、( )
做商数列相对做差数列的特点:数字之间倍数关系比较明显
趋势:倍数分数化(一定要注意)
【例 6】675、225、90、45、30、30、( )
|
A. 15 |
B. 38 |
C. 60 |
D. 124 |
30是括号的0.5倍,所以注意是60
4多重数列
两种形态:1是交叉(隔项),2是分组(一般是两两分组,相邻)。
多重数列两个特征:1数列要长(8,9交叉,10项)(必要);2两个括号(充分)
【例 6】1、3、3、5、7、9、13、15、( )、( ) A.19、21 B.19、23 C.21、23 D.27、30
两个括号连续,就做交叉
数字没特点,八成是做差:1,3,7,13
【例 7】1、4、3、5、2、6、4、7、( )
A.1 B.2 C.3 D.4
多重数列的核心提示:
1.分组数列基本上都是两两分组,因此项数(包括未知项)通常都是偶数。
2.分组后统一在各组进行形式一致的简单加减乘除运算,得到一个非常简单的数列。
3奇偶隔项数列若只有奇数项规律明显,那偶数项可能依赖于奇数项的规律,反之亦然
例:1、4、3、5、2、6、4、7、( )
A.1 B.2 C.3 D.4
偶数项很明显,4,5,6,7 奇数项围绕偶数项形成了一个规律,即交叉的和等于偶数项。
5分数数列
A多数分数:分数数列
B少数分数——负幂次(只有几分之一的情况,写成负一次)和除法(等比)
这里有个猜题技巧(多数原则):选项中出现频率最多的那个数,八成是正确选项。
分数数列的基本处理方式:
处理方式1。首先观察特征(往往是分子分母交叉相关)
处理方式2:其次分组看待(独立看几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规律,分子看分子,分母看分母)
例:分析多种方法
1.猜题:28出现了两次,猜A和C得概率大,选A
2.观察特征:分子和分母的尾数相加为10,因此选A
3.133和119是7的倍数,可以约分为7/3,所以大胆猜测选A,也是7/3。
4. (分组看待):不能看出特点,做差,分子做差
例:看下一题的方法
此题:化同原则(形式化为相同)——整化分(把一个整式化为一个分式,相同的形式对比),把第二项的分母有理化为其他两项相同的形式。
处理方式3:广义通分
通分(如果有多个分数,把分母变成一样就是通分)
广义通分——将分子或分母化为简单相同(前提是能通分)
处理方式4:反约分(国考重点,出题概率很大)
观察分子或分母一侧,上下同时扩大,然后满足变化规律。
6幂次数列
A普通幂次数列
平方数(1—30)
13^2=169 14^2=196 15^2=225 16^2=256 17^2=289
18^2=324 19^2=361 20^2=400 21^2=441 22^2=484
23^2=529 24^2=576 25^2=625 26^2=676 27^2=729 28^2=784
29^2=841 30^2=900
可以写成多种写法。
B幂次修正数列(括号的相邻数的发散)
哪个幂次的写法是唯一的就先考虑哪个
7递推数列
单数推,双数推,三数推(数列越来越长)
递推数列有六种形态:
和差积商倍方——如何辨别形态?
——从大的数和选项入手,看大趋势:
注意:大趋势指的是不要拘泥于细节,看整体是递增或递减即可
1递减——做差和商
2递增——缓(和),最快(方),较快(先看积,再看倍数)
数字推理逻辑思维总结:
圆圈题观察角度:上下,左右,交叉
圆圈里有奇数个奇数,则考虑乘法或除法
圆圈中有偶数个奇数,则考虑加减入手
中心数看能否分解(如果能,则加减,再乘除,如果不能,则先乘除,后加减来修正)
九宫图
1等差等比型
每横排每竖排都成等差和等比数列(包括对角线)
2分组计算型
每横排和每竖排的和与积成某种简单规律(包括对角线)
3递推运算型(看最大的那个数,是由其他两位递推而来)
第二种题型 数学运算
第一模块 代入排除法
从题型来看:
1固定题型:例1是同余问题的一部分(并非所有的同余都可以)
2多位数题型:例2
3不定方程问题(无法算出x和y,只能列出他们的关系)或者无法迅速列出方程的问题。
从题本样子来说:
从题干到选项很麻烦,从选项到题干比较容易
注:如果是要求最大或最小,从选项的最大数或最小数开始代入,其余从A开始代入
看下面题目:
第一题选C,因为A,B没有燃烧到一半,C却燃烧了全部。第一题设置选项相差有点远,因此肉眼可以看出。
第二题选A,因为甲班走的一定比乙班走的多,所以选A,答案设置时与他们的倍数和比例有关,无需计算,可以用他们的大小关系来判定
注意一个公式:48是4的12倍,是3的16倍,然后他们距离的比例是16-1比12-1=15:11
奇偶特性:不管是加还是减,两个相同的结果的就是偶数,不同的结果就是奇数。两个相乘的,只要有一个偶数就是偶数。
X+y=偶数,x-y也只能是个偶数。答案选D
所有的猜题都基于:出题心理学
怎么猜:
多数原则——选项多次出现的往往是正确的
军棋理论——三个错误的选项的目的是保护正确答案。(3:4:5和3:5:4)
相关原则——出题的干扰选项往往有1到2个东西与正确答案和原文有相关度。(选项相关:28.4和128.4,再如一道题目如果出的是求差,往往是某一选项减去另一个选项,换言之搞清楚每个选项是怎么来的,选项与选项的关系,选项与原文的关系,从而快速猜题)
例:已知甲乙苹果的比例是7:4,隐含的意思是甲是7的倍数,乙是4的倍数。差是3的倍数,和是11的倍数。
——原则:如果甲:乙=m:n,说明甲是m的倍数,乙是n的倍数,甲+乙是m+N的倍数,甲-乙是m-n的倍数
——注意:甲是和乙比较还是和全部的和比较
——题目一般是是已知比例,求和。
例:甲区人口是全城的4/13,说明全城人口是13的倍数。
判断倍数(很重要):
一个数是2的倍数,尾数是2,4,6,8,0,即偶数
一个数是4的倍数,看末两位能被4整除
一个数是5的倍数,看尾数是5或0
一个数是6的倍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
一个数是8的倍数,看末三位。
一个数是3的倍数,去3,每一位都加起来,能被3整除
一个数是7的倍数:若一个整数的个位数字截去,再从余下的数中,减去个位数的2倍,如果差是7的倍数,则原数能被7整除。如果差太大或心算不易看出是否7的倍数,就需要继续上述「截尾、倍大、相减、验差」的过程,直到能清楚判断为止。例如,判断133是否7的倍数的过程如下:13-3×2=7,所以133是7的倍数;又例如判断6139是否7的倍数的过程如下:613-9×2=595 , 59-5×2=49,所以6139是7的倍数,余类推。
一个数是9的倍数,(去9)每一位加起来,能被9整除
一个数除以一个数的余数,就看其对应的末几位除以这个数的余数即可
例如:两个数的差是 2345,两数相除的商是 8,求这两个数之和?
A.2353 B.2896 C.3015 D.3456
两个数的差是奇数,那么和也是奇数,商是8,说明和是9的倍数。答案就出来了。
第二模块计算问题模块
第一节 尾数法
计算类型的题目,选项的尾数不同,就用尾数法
过程中的最后一位算出结果的最后一位——传统尾数法
过程的最后两位算出结果的最后两位——二位尾数法
1994×2002-1993×2003 的值是( )
A.9 B.19 C.29 D.39
88-79=9
除法尾数法:2000001除以7,我们直接转化为乘法尾数法,用选项的末尾数乘以7,看是否符合。
第二节 整体消去法
在计算过程中出现复杂的数,并且数字两两很接近
1994×2002-1993×2003 的值是( )
A.9 B.19 C.29 D.39
弃9法(非常重要)
把过程中的每一个9(包括位数之和为9或9的倍数18,27等)都舍去,然后位数相加代替原数计算(答案也要弃9)
上题可以解为:5*4-4*5,答案去9,剩0的是A
——看例:8724*3967-5241*1381
8+4=12=3 3967=7 5241=2=1=3 1381=1=3=4
注:弃9法只适用于加减乘,除法最好不用。
题目:
(873×477-198)÷(476×874+199)的值是多少?
A.1 B.2 C.3 D.4
方法1,估算法,看题值只有一倍的可能。
方法2,尾数相除,得出1
方法3:整体相消法
第三节 估算法——选项差别很大的用估算法
第四节 裂项相加法
这题等于 (1分之1-2005分之1)乘以(1/1)
拆成裂项的形式,3=1*3,255=15*17(发散思维,先想到256=16*16)
第五节 乘方尾数问题
19991998 的末位数字是( )
归纳(重要):
1.4个数的尾数是不变的:0,6,5,1
2.除上面之外,底数留个位,指数末两位除以4留余数(余数为0,则看做4)
此方法:不用记尾数循环。
第三模块初等数学模块
第一节 多位数问题(包括小数位)
如果问一个多位数是多少,一律采用直接代入法
多位数问题的一些基础知识:
化归思想(从简单推出复杂,已知推出未知)——以此类推
推出5位数9加上4个0=90000,10位数是9加上9个0
页码(多少页)问题
例题:编一本书的书页,用了 270 个数字(重复的也算,如页码 115 用了 2 个 1 和 1 个 5
共 3 个数字),问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
A. 117 B. 126 C. 127 D. 189
记住公式:
第二节余数问题
分两类:
1余数问题(一个数除以几,商几,余几)
基本公式:被除数÷除数=商…余数(0≤余数<除数
一定要分清“除以”和“除”的差别:哪个是被除数是不同的
如果被除数比除数小,比如12除5,就是5除以12,那商是0,余数是5(他自己)
【例 1】一个两位数除以一个一位数,商仍然是两位数,余数是 8。问被除数、除
数、商以及余数之和是多少?
A. 98 B. 107 C. 114 D. 125
除数比余数要大,因此除数只能是一位数9,商是两位数,只能是10
例:有四个自然数 A、B、C、D,它们的和不超过 400,并且 A 除以 B 商是 5 余 5,A
除以 C 商是 6 余 6,A 除以 D 商是 7 余 7。那么,这四个自然数的和是?
A. 216 B. 108 C. 314 D. 348
注:商5余5,说明是5的倍数
2同余问题(一个数除以几,余几)
一堆苹果,5 个 5 个的分剩余 3 个;7 个 7 个的分剩余 2 个。问这堆苹果的个数最 少为( )。
A.31 B.10 C.23 D.41
没有商,可以采用直接代入的方法。
最少是多少,从小的数代起,如果是最大数,从大的数代起
注:同余问题的核心口诀(应先采用代入法):
公倍数(除数的公倍数)做周期(分三种):余同取余,和同加和,差同减差
1.余同取余:用一个数除以几个不同的数,得到的余数相同
此时该数可以选这个相同的余数,余同取余
例:“一个数除以 4 余 1,除以 5 余 1,除以 6 余 1”,则取 1,表示为 60n+1(60是最小公倍数,因此要乘以n)
2.和同加和:用一个数除以几个不同的数,得到的余数和除数的和相同
此时该数可以选这个相同的和数,和同加和
例:“一个数除以 4 余 3,除以 5 余 2,除以 6 余 1”,则取 7,表示为 60n+7
3.差同减差:用一个数除以几个不同的数,得到的余数和除数的差相同
此时该数可以选除数的最小公倍数减去这个相同的差数,差同减差
例:“一个数除以 4 余 1,除以 5 余 2,除以 6 余 3”,则取-3,表示为 60n-3
选取的这个数加上除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任意整数倍(即例中的 60n)都满足条件
*同余问题可能涉及到的题型:在100以内,可能满足这样的条件有几个?
——6n+1就可以派上用场。
特殊情况:既不是余同,也不是和同,也不是差同
一个三位数除以 9 余 7,除以 5 余 2,除以 4 余 3,这样的三位数共有多少个?
A. 5 个 B. 6 个 C. 7 个 D. 8 个
这样的题目方法1用周期来做,公倍数是180,根据周期,每180会有一个数,三位数总共有900个答案是5个。
方法2每两个两个考虑,到底是不是余同,和同,差同。
第三节 星期日期问题
熟记常识:一年有52个星期,,一年有4个季节,一个季节有13个星期。
一副扑克牌有52张牌,一副扑克牌有4种花色,一种花色13张。
(平年)365天不是纯粹的52个星期,是52个星期多1天。
(闰年)被4整除的都是闰年,366天,多了2月29日,是52个星期多2天。
4年一闰(用于相差年份较长),如下题:
如果2015年的8月21日是星期五,那么2075年的8月25日是星期几?
涉及到月份:大月与小月
|
包括月份 |
共有天数 |
大月7个个 |
一、三、五、七、八、十、腊(十二)月 |
31 天 |
小月5个 |
二、四、六、九、十一月 |
30 天(2 月除外) |
例:
甲、乙、丙、丁四个人去图书馆借书,甲每隔 5 天去一次,乙每隔 11 天去一次,丙每隔 17 天去一次,丁每隔 29 天去一次,如果 5 月 18 日四人在图书馆相遇,则下一次四 个人相遇是几月几号?( )
A. 10 月 18 日 B. 10 月 14 日 C. 11 月 18 日 D. 11 月 14 日
隔的概念(隔1天即每2天):
隔5天即每6天
隔11天即每12天
隔17天即每18天
隔29天即每30天
接着,算他们的最小公倍数,
怎么算最小公倍数呢?
除以最小公约数6,得到1,2,3,5,再将6*1*2*3*5即他们的最小公倍数180。
因此,180天以后是11月14,答案是D
例:
一个月有4个星期四,5个星期五,这个月的15号是星期几?
题眼:星期四和星期五是连着的,所以,这个月的第一天是星期五,15号是星期五
第四模块比例问题模块
第一节 设“1”思想(是计算方法,不是解题方法)
概念:未知的一个总量,但它是几并不影响结果,可用设1思想,设1思想是广义的“设1法”
可以设为1,2,3等(设为一个比较好算的)。
全部都是分数和比例,所以可以用设1思想,设总选票为60更加好算,60是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商店购进甲、乙、丙三种不同的糖,所用费用相等,已知甲、乙、丙三种糖每千克的费用分别为4.4元、6元和6.6元。如果把这三种糖混在一起成为什锦糖,那么这种什锦糖每 千克的成本是多少元?
看到4.4,6,6.6 我们想到的应该是甲乙丙费用相等都为66,然后就出来了。
第二节工程问题(设1思想的运用)
一条隧道,甲单独挖要 20 天完成,乙单独挖要 10 天完成,如果甲先挖 1 天,然后 乙接甲挖 1 天,再由甲接乙挖 1 天,…… ,两人如此交替,共用多少天挖完?( )
A. 14 B. 16 C. 15 D. 13
设总量为20*10=200,然后用手指掰着算。
设为最小公倍数
一篇文章,现有甲乙丙三人,如果由甲乙两人合作翻译,需要 10 小时完成,如果 由乙丙两人合作翻译,需要 12 小时完成。现在先由甲丙两人合作翻译 4 小时,剩下的再由 乙单独去翻译,需要 12 小时才能完成,则,这篇文章如果全部由乙单独翻译,要多少个小时完成?
A.15 B.18 C.20 D.25
设总量为60
甲+乙=6
乙+丙=5
(甲+丙)4+12乙=60
根据选项是算乙,因此要更加关心乙的地位,要化为乙的算式。
第三节浓度问题
浓度=浓质/浓液 浓液=浓质+浓剂
甲杯中有浓度为17%的溶液400克,乙杯中有浓度为23%的溶液600克。现在从甲、 乙两杯中取出相同总量的溶液,把从甲杯中取出的倒入乙杯中,把从乙杯中取出的倒入甲杯 中,使甲、乙两杯溶液的浓度相同。问现在两杯溶液的浓度是多少()
A.20% B.20.6% C.21.2% D.21.4%
B。由于混合后浓度相同,那么现在的浓度等于(总的溶质)÷(总的溶液),即:(400×17%+600+23%)÷(400+600)×100%=20.6%。
注意:答案不可能是A,看起来很简单的答案往往不是答案(公务员考试是复杂的)。
如,一个人从一楼爬到三楼,花了6分钟,那从1楼到30楼,需要几分钟?
解:不要定向思维选60,1楼到3楼爬了2层,每层3分钟,1楼到30楼,爬了29层,29*3=87,答案是87
例:
在 20 ℃时 100 克水中最多能溶解 36 克食盐。从中取出食盐水 50 克,取出的溶液
的浓度是多少?
A.36.0% B.18.0% C.26.5% D.72.0%
最多能溶解,即溶解度,此时浓度为36/100+36=C
注:最多能溶解=无论再往里面加多少克食盐,因为无法溶解,浓度都不变。
例:一种溶液,蒸发一定水后,浓度为 10%;再蒸发同样的水,浓度为 12%;第三次蒸
发同样多的水后,浓度变为多少?( )
A. 14% B. 17% C. 16% D. 15%
解:10%到12%,溶质不变,溶液改变,因此将分子设为最小公倍数60,分母为600到500,蒸发了100分水,因此,第三次的水是400,溶质不变,所以是D
熟记这些数字:10%,12%,15%,20%,30%,60%(蒸发或增加了同样的水)
第五模块行程问题模块
第一节 往返平均速度问题
数学上的平均数有两种:
一种是算术平均数M=(X1+X2+...+Xn)/n 即(v1+v2)/2
一种是调和平均数(调和平均数是各个变量值(标志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恒小于算术平均数。
通过往返平均数速度公式的验算,当v1=10,v2=15,v平均=12;当v1=12,v2=15,v平均=20,当v1=15,v2=30,v平均=20,
——熟记这个数字:10,12,15,20,30,60(对应前文溶液蒸发水的那部分)
应用:v1=20(10*2),v2=30(15*2),v平均=12*2=24,v1=40,v2=60,v平均=48
发现一个特点:v平均数都是更靠近那个小的数,且可以分成两个1:2的部分。
第二节相遇追及、流水行船问题
相遇问题(描述上是相向而行):v =v1+v2
相背而行(描述商是相反而行):v=v1+v2
追及问题(描述上是追上了):v=v1(追的那个速度快)-v2(被追的速度慢)
队伍行进问题1(从队尾到队头)实质上是追及问题:v=v1(追的那个速度快)-v2(被追的速度慢)
队伍行进问题2(从队头到队尾)实质上是相遇问题:v=v1+v2
流水行船问题(分三类):水,风,电梯(顺,取和,逆,取差)
但是,顺着人和队伍走=赶上某人或队伍=追及问题——v=v1-v2
——因此,顺加逆减有原则:水,风,电梯都是带着人走。
例:
姐弟俩出游,弟弟先走一步,每分钟走 40 米,走 80 米后姐姐去追他。姐姐每分钟走 60 米,姐姐带的小狗每分钟跑 150 米。小狗追上弟弟又转去找姐姐,碰上姐姐又转去追弟弟,这样跑来跑去,直到姐弟相遇小狗才停下来。问小狗共跑了多少米?
A.600 B.800 C.1200 D.1600
解:姐姐和弟弟的速度差20,80除以20=4分钟(姐姐要追上弟弟,需要的时间)
因此,小狗的路程=4分钟乘以速度150=600(关键在于抓住不变的值)
补充一题:青蛙跳井(陷阱)
一只青蛙往上跳,一个井高10米,它每天跳4米,又掉下来3米,问跳几天就到井口?
一定要思考:当只剩下4米的时候,一跳就跳出去了,因此是第6天跳到6米,第7天就跳到井口了
例:
红星小学组织学生排成队步行去郊游,每分钟步行 60 米,队尾的王老师以每分钟 步行 150 米的速度赶到排头,然后立即返回队尾,共用 10 分钟。求队伍的长度?
A.630 米 B.750 米 C.900 米 D.1500 米
设长度为S
S/90+S/210=10
不用算,S肯定被90和210整除,答案是A630
第三节 漂流瓶问题
T1是船逆流的时间,t2是船顺流的时间,所以t1>t2
例
已知:A、B 是河边的两个口岸。甲船由 A 到 B 上行需要 10 小时,下行由 B 到 A
需要 5 小时。若乙船由 A 到 B 上行需要 15 小时,则下行由 B 到 A 需要( )小时。
A.4 B.5 C.6 D.7
注意:甲船和乙船的对应漂流瓶的速度是相等的(同一条河流上)
因此t=2*10*5/(10-5) t=(2*15*t2)/(15-t2)
第五模块几何问题模块(重点)
第一节 几何公式法
1周长公式:正方形=4a,长方形=2(a+b),圆=2πR(R是半径)
2面积公式:掌握两个特殊的——S圆=πR2,S扇形=n度数/360*πR2
3常见角度公式:三角形内角和 180°;N 边形内角和为(N-2)×180°
4.常用表面积公式:
正方体的表面积=6a2;长方体的表面积=2ab+2bc+2ac;球体的表面积=4πR2
圆柱体的底面积=2πR2;圆柱体的侧面积=2πRh;圆柱体的表面积=2πR2+2πRh
5常用体积公式:
正方体的体积=a*a*a;长方体的体积=abc;球的体积=4/3πR3
圆柱体的体积=πR2 h 圆锥体的体积= 1/3πR2h
【例 1】假设地球是一个正球形,它的赤道长 4 万千米。现在用一根比赤道长 10米的绳子围绕赤道一周,假设在各处绳子离地面的距离都是相同的,请问绳子距离地面大约有多高?( )
A.1.6 毫米 B.3.2 毫米 C.1.6 米 D.3.2 米
[解析]赤道长:2πR =4 万千米;绳长:2π(R+h)=4 万千米+10 米;
两式相减:2πh=10 米 h=(10/2π)≈1.6 米,选择 C
【例 9】甲、乙两个容器均有 50 厘米深,底面积之比为 5∶4,甲容器水深 9 厘米,乙容器水深 5 厘米,再往两个容器各注入同样多的水,直到水深相等,这时两容器的水深是多少厘米?( )
A.20 厘米 B.25 厘米 C.30 厘米 D.35 厘米
解:同样多的水,意味着体积相同,底面积=5:4,那么体积相同,所以,设这时水深为X,那么,(X-9):(x-5)=4:5
第二节 割补平移法
没有公式的“不规则图形”,我们必须使用“割”、“补”、“平移”等手段将其转化为规则图形的问题
第三节 几何特性法
等比例放缩特性
一个几何图形其尺度(各边长或长宽高)变为原来的 m 倍,则:
1.对应角度不发生改变
2.对应长度变为原来的 m 倍
3.对应面积变为原来的 m2 倍
4.对应体积变为原来的 m3 倍
几何最值理论
1.平面图形中,若周长一定,越接近于圆(正方形),面积越大;
2.平面图形中,若面积一定,越接近于圆(正方形),周长越小;
3.立体图形中,若表面积一定,越接近于球,体积越大;
4.立体图形中,若体积一定,越接近于球,表面积越小。
【例 2】一个油漆匠漆一间房间的墙壁,需要 3 天时间。如果用同等速度漆一间长、宽、高
都比原来大一倍的房间的墙壁,那么需要多少天?( )
A.3 B.12 C.24 D.30
[答案]B
[解析]边长增大到原来的 2 倍,对应面积增加到 4 倍,因此共需 3×4=12 天。
【例 5】要建造一个容积为 8 立方米,深为 2 米的长方体无盖水池,如果池底和池壁的造价
分别为每平方米 120 元和 80 元,那么水池的最低造价为多少元?( )
A.800 B.1120 C.1760 D.2240
[答案]C
[解析]该水池的底面积为 8÷2=4 平方米,设底面周长为 C 米,则:该无盖水池造价
=2C×80+4×120=160C+480(元),因此,为了使总造价最低,应该使底面周长尽可能短。由几何最值理论,当底面为正方形时,底面周长最短,此时底面边长为 2 米,底面周长为 8
米。水池的最低造价=160×8+480=1760(元)
第七模块计数问题模块(统计数量问题)
第一节排列组合问题
核心概念:
1.加法和乘法原理
加法原理:分类用加法(取其一)
分类:翻译成“要么,要么”
乘法原理:分步用乘法(全部取)
分步:翻译成“先,后,再”
例:
教室里有15个同学,其中有10个男生,5个女生。选其中一个擦黑板,就是取其一。(10+5)
教室里有15个同学,其中有10个男生,5个女生,选其中一男一女交际舞,全部取(10*5)
2排列和组合问题
排列(和顺序有关):换顺序变成另一种情况的就是排列
A的公式:假设从m中取N,那A=M*(m-1)连乘N个。
组合(和顺序无关):换顺序还是原来的情况那种就是组合
C的公式:假设从M中取N,那C=[m*(m-1)*(m-2)…]/[n*(n-1)*(n-2)],分子,分母都连乘n个
【例 5】林辉在自助餐店就餐,他准备挑选三种肉类中的一种肉类,四种蔬菜中的二种不同蔬菜,以及四种点心中的一种点心。若不考虑食物的挑选次序,则他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选 择方法?
A.4 B.24 C.72 D.144
解:不考虑食物的次序,所以用C,然后肉类,蔬菜,点心是属于分步问题(全取),所以用乘法原理。
【例 6】一张节目表上原有 3 个节目,如果保持这三个节目的相对顺序不变,再添加 2 个新
节目,有多少种安排方法?( )
A. 20 B. 12 C. 6 D. 4
解:顺序不变不等于捆绑,捆绑是只用于挨着的情况。此题用插空法。
方法1:分类计算思想——当新节目为XY,要么X,Y在一起的情况和要么x,y不在一起的情况。
——捆绑法的前提:捆绑的对象必须在一起(相邻问题)
3个人捆起来,A33(也需要安排顺序)——捆绑法先用的
——插空法的前提:插空的对象不允许在一起(相隔问题)
3个人插空是后插他们,先安排别的元素——插空法是后用的
方法2:分步计算思想,先插X,再插Y(很重要的思想)
3.错位排列问题(顺序全错)
问题表述:有 N 封信和 N 个信封,则每封信都不装在自己的信封里,可能的方法的
种数计作 Dn,
核心要求:大家只要把前六个数背下来即可:0、1、2、9、44、265。(分别对应n=1,2,3,4,5,6)
例:甲、乙、丙、丁四个人站成一排,已知:甲不站在第一位,乙不站在第二位,丙不
站在第三位,丁不站在第四位,则所有可能的站法数为多少种?
A.6 B.12 C.9 D.24
【例 9】五个瓶子都贴了标签,其中恰好贴错了三个,则错的可能情况共有多少种?
A.6 B.10 C.12 D.20
解:C53*2(三个瓶子贴三个标签恰好贴错为2)=20
引申:
5个瓶子恰好贴对了2个=恰好贴错了3个
5个瓶子恰好贴错了4个,答案是0,因为这是不可能的。
第二节比赛计数问题
比赛分类:循环赛,淘汰赛
1循环赛:
单循环(任何两个人都要打一场):Cn2
双循环(任何两个人打两场,分为主场和客场)2*Cn2
注:在没提示单和双的情况下,是单循环。
2淘汰赛(输一场就走人)
决出冠亚军:n个人要打(n-1)场,因为要淘汰(n-1)个人
决出冠亚,第三和第四名:n个人要打n场,冠军和亚军干掉的两个人加一场,所以是n场。
【例 2】100 名男女运动员参加乒乓球单打淘汰赛,要产生男、女冠军各一名,则要安排单
打赛多少场?
A.90 B.95 C.98 D.99
要淘汰98个人,所以98场。
例题:某足球赛决赛,共有 24 个队参加,它们先分成六个小组进行循环赛,决出 16 强, 这 16 个队按照确定的程序进行淘汰赛,最后决出冠、亚军和第三、四名。总共需要安排多
少场比赛?( )
A.48 B.51 C.52 D.54
解:循环赛没有提示就看成单循环赛,C42*6+16=52
此题容易想歪:不同的组没有胜负关系。
第三节容斥原理
核心公式:
(1)两个集合的容斥关系公式:
A+B=A∪B+A∩B
——核心文字公式:满足条件1的个数+条件2的个数-两者都满足的个数=总-两者都不
熟悉:1+2-都=总-都不(出题出现都,都不)
例:
【例 1】现有 50 名学生都做物理、化学实验,如果物理实验做正确的有 40 人,化学实验做正确的有 31 人,两种实验都做错的有 4 人,则两种实验都做对的有多少人?
A.27 人 B.25 人 C.19 人 D.10 人
直接代入公式。
【例 6】一名外国游客到北京旅游,他要么上午出去游玩,下午在旅馆休息,要么上午休息, 下午出去游玩,而下雨天他只能一天都呆在屋里。期间,不下雨的天数是 12 天,他上午呆 在旅馆的天数为 8 天,下午呆在旅馆的天数为 12 天,他在北京共呆了多少天?
A.16 天 B.20 天 C.22 天 D.24 天
上呆+下呆-上下都呆=总数-上下都不呆
设总共呆的为X,然后就得出16
【例 7】对某单位的 100 名员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他们喜欢看球赛和电影、戏剧。其中 58 人喜欢看球赛,38 人喜欢看戏剧,52 人喜欢看电影,既喜欢看球赛又喜欢看戏剧的有 18 人,既喜欢看电影又喜欢看戏剧的有 16 人,三种都喜欢看的有 12 人,则只喜欢看电影的有 多少人?
A.22 人 B.28 人 C.30 人 D.36 人
解析:只喜欢看电影=就是既不喜欢看球赛也不喜欢看戏剧=即球赛和戏剧都不喜欢(可以用核心公式)
球+戏-都喜欢=总-都不喜欢
58+38-18=100-x,x=22(总数是不变的,不分几个集合)
注意:行测考试有可能存在多余条件,可以忽视。
(2)三个集合的容斥关系公式:
A+B+C=A∪B∪C+A∩B+B∩C+C∩A-A∩B∩C
核心提示:一、画圈图; 二、标数字(从里往外标) 三、做计算
|
|
|
A.1 人 B.2 人 C.3 人 D.5 人
提示:标数字要从里面共有的圈圈往外标(便于计算),往往出题是从外往里出。
只会法语就直接标在法语独立的那部分,会法语的不等同于只会法语的。
第四节抽屉原理
最常用方法:最不利原则(运气最背原则)——构造最不利的情况,完成答题。
题干都有“保证。。。。”保证后面的内容就是最不利的对象。
例:
有红、黄、蓝、白珠子各 10 粒,装在一只袋子里,为了保证摸出的珠子有两粒颜色相同,应至少摸出几粒?( )
A.3 B.4 C.5 D.6
解:最不利的情况就是“总是摸出颜色不相同的球”,那就是摸四次都是红黄蓝白,第五次才能摸到相同的。答案选5
【例 2】在一个口袋里有 10 个黑球,6 个白球,4 个红球,至少取出几个球才能保证其中有
白球?
A.14 B.15 C.17 D.18
解:最不利情况就是每次都是黑球和红球,所以15次
【例 4】从一副完整的扑克牌中,至少抽出多少张牌,才能保证至少 6 张牌的花色相同?
A.21 B.22 C.23 D.24
解:一副牌有4种花色,每种花色有13张,两张大小王。
最不利的情况是每种花色都只取了5张,共5*4=20张,然后大小王各一张,共2张,是22张。
第五节植树问题
基本知识点:
1. 单边线型植树公式:棵数=总长÷间隔 +1;总长=(棵数-1)×间隔(不封闭)
例:一条大街种树,每多少米种一颗
2. 单边环型植树公式:棵数=总长÷间隔;总长=棵数×间隔(封闭)
例:三角形,且三个角处必须种树,不种树就变成是单边楼间问题。
3. 单边楼间植树公式:棵数=总长÷间隔 -1;总长=(棵数+1)×间隔
例:两座塔或两座楼为一个单边,每隔多少种树
【例 5】把一根钢管锯成 5 段需要 8 分钟,如果把同样的钢管锯成 20 段需要多少分钟(? )
A.32 分钟 B.38 分钟 C.40 分钟 D.152 分钟
[答案]B
[解析]类似单边楼间植树问题。钢管锯成 5 段,有 4 个锯口;锯成 20 段,有 19 个锯口。
故所需的时间为:8÷4×19=38 分钟。
4.双边植树问题公式:相应单边植树问题所需棵树的 2 倍
为了把 2008 年北京奥运办成绿色奥运,全国各地都在加强环保,植树造林。某单位计划在通往两个比赛场馆的两条路的(不相交)两旁栽上树,现运回一批树苗,已知一条路的长度是另一条路长度的两倍还多 6000 米,若每隔 4 米栽一棵,则少 2754 棵;若每隔 5 米栽一棵,则多 396 棵,则共有树苗( )。
A.8500 棵 B.12500 棵 C.12596 棵 D.13000 棵
第六节方阵问题(正方形)
公式:
1. N 排 N 列的实心方阵人数为 N*N人(有时候可以利用它是个平方数来排除选项);
2. N 排 N 列的方阵,最外层共有 4N-4 人;其他多边形可类推之,正三角形最外层人数共有3N-3人。(最外层是4的倍数,3的倍数)
3.方阵中:方阵人数=(最外层人数÷4+1)的平方。
【例 3】小红把平时节省下来的全部五分硬币先围成一个正三角形,正好用完,后来又改围 成一个正方形,也正好用完。如果正方形的每条边比三角形的每条边少用 5 枚硬币,则小红所有五分硬币的总价值是多少?
A. 1 元 B. 2 元 C. 3 元 D. 4 元
解析:硬币能围成正三角形,说明硬币数是3的倍数,那么,硬币的价值是3的倍数,所以选3,3元是4的倍数,4元不是3的倍数(价格不需要整除),所以选3
第七节过河问题
问题阐述:因为船上每次的人是有限的为n,总人数是M,有一个人划船,所以坐船的人是(M-1),每次坐船的人是(n-1),那么过河需要时间(m-1)/(n-1)
核心知识:
1.N个人过河,船上能载m个人,由于需要一人划船,故共需过河(n-1)/(m-1)次
如果需要4个人划船,就变成(n-4)/(m-4)次
2.过一次河指的是单程,往返一次是双程
3.载人过河的时候,最后一次不再需要返回。
【例 1】49 名探险队员过一条小河,只有一条可乘 7 人的橡皮船,过一次河需 3分钟。全体队员渡到河对岸需要多少分钟?( )
A.54 B.48 C.45 D.39
解:共需过河49-1/7-1=8次,因为是单程,所以要乘以2才是是往返的时间最后一次不要回,所以是48-3=45
【例 3】32 名学生需要到河对岸去野营,只有一条船,每次最多载 4 人(其中需 1 人划船),
往返一次需 5 分钟,如果 9 时整开始渡河,9 时 17 分时,至少有( )人还在等待渡河。
A.15 B.17 C.19 D.22
解:总共3个往返还多2分钟,每次带3个,32-9-23,还有2分钟带上船的人是4个,减去4=19
第八模块杂题模块
第一节年龄问题
基本知识点
1.每过 N 年,每个人都长 N 岁
2.两个人的年龄差在任何时候都是固定不变的。
3.两个人的年龄倍数关系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小。
基本解题思路:
1.直接代入法。
2.方程法(年龄问题通常是列方程)。
3平均分段法(特殊的题型)
【例 4】甲对乙说:“当我的岁数是你现在的岁数的时候,你才 11 岁。”乙对甲说:“我的岁数和你现在岁数一样的时候,你 35 岁。”那么甲乙现在各多少岁?( )
A.30 岁,16 岁 B.29 岁,17 岁 C.28 岁,18 岁 D.27 岁,19 岁
解:年龄差是不变的,11到35是24,分成3段,每段是8,相当于在11到35之间插入两个数,使之成为等差数列。
第二节牛吃草问题(重点)牛吃草或者类似的问题
牛吃草问题经常给出不同头数的牛吃同一片次的草,这块地既有原有的草,又有每天新长出的草。由于吃草的牛头数不同,求若干头牛吃的这片地的草可以吃多少天。
草场原有草量=(牛数-每天长草量)×天数
Y=(牛-x)*天
10头牛吃3天,20头牛吃8天,3头牛吃多少天。(核心:草还在长)
【例 4】一条小船发现漏水时,已经进了一些水,现在水还在匀速进入船内。如果 9 个人舀 水,3 小时可以舀完。如果 5 个人舀水,6 小时可以舀完。如果要求 2 个小时舀完,那么需要几个人?( )
A.12 B.13 C.14 D.15、
第三节 经济利润相关问题*
基本知识点
1.总利润=总售价-总成本;单件利润=单价-单件成本。
2.利润率=利润/成本=(售价-成本)/成本=售价/成本-1(注:资料分析中,利润率=利润/总收入)
3.二折,现价是原价的20%(便宜到百分之20)
注意:纸的对折n次,就是原来纸片的2的n次方。
纸翻折n次,就是原来的n分之一。
4.经济利润相关问题经济解题方法:方程法。
第四节盈亏问题(列方程直接求解)
把若干物体平均分给一定数量的对象,并不是每次都能正好分完。如果物体还有剩余,就叫盈;如果物体不够分,少了,叫亏。凡是研究盈和亏这一类算法的应用题就叫盈亏问题。
第五节鸡兔同笼(列方程求解)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第六节统筹问题(等价)
换瓶问题:4个空瓶可以换1瓶水,15瓶可以换几瓶水,先把15拆成12+3,12瓶可换3瓶水,喝完了即3个空瓶,再加上3个,6个空瓶,4瓶换一瓶水,3个空瓶借一个,正好还给老板,所以喝了5瓶水
另一种思路:(等价)
4空=1空+1水(瓶和水要分开)
3空=1水
15空=15水
第七节坏表问题(快钟慢钟问题)——本质上:比例问题
找准坏表的“标准比”,然后按比例进行计算。
例:有一只钟,每小时慢 3 分钟,早晨 4 点 30 分的时候,把钟对准了标准时间,则钟走到当天上午 10 点 50 分的时候,标准时间是多少?( )
A.11 点60整 B.11 点 5 分 C.11 点 10 分
【例 2】一个快钟每小时比标准时间快 1 分钟,一个慢钟每小时比标准时间慢 3 分钟。如将 两个钟同时调到标准时间,结果在 24 小时内,快钟显示 10 点整时,慢钟恰好显示 9 点整。 则此时的标准时间是多少?( )
A.9 点 15 分 B.9 点 30 分 C.9 点 35 分 D.9 点 45 分
解:快钟和慢钟与标准之差是3:1,标准钟一定在慢钟与快钟之间,所以,10-15分钟或者9+45分钟。答案是D
关于增长率:先以同增长率增加,再以同增长率减少,最后是减少(基数改变):“同增同减,最后减少”
——同类型:每小时钟比标准时间快1分钟,表比钟时间慢1分钟(基数变),表一定是比标准钟慢,每小时慢1秒。
第八节钟面问题——本质上:追及问题
1想象法和代入排除法,或者手表(非电子表)
2钟面问题本质上是追及问题,t =t0+t0/11(t0是不动,即假设时针不动,分针和时
针“达到条件要求”的时间)
3一小时有两种情况垂直,当追及问题涉及到垂直问题,分两种讨论。
【例 3】时针与分针在 5 点多少分第一次垂直?
解:第一次垂直,就不用考虑第二次了,T=10+10/11。就是5点10又10/11分
例如:某时刻钟表时针在10点到11点之间,此时刻再过6分钟后的分针和此时刻3分钟前的时针正好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则此时刻为( )
A.10点15分 B.10点19分 C.10点20分 D.10点25分
解:直接代入排除,答案到问题更加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