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贺南方学员囊括19年省委、省政府、工商、监狱等热门职位状元
您的当前位置:南方公务员考试网 >> 时政热点 >> 正文内容
2015年国考申论热点汇总
本文转载自:〖〗    发表时间:〖2014-12-02〗   本文作者:admin_n   浏览次数:1195

申论热点1:资格考试作弊猖獗拷问制度设计

【背景链接】

南方由国家人事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负责的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属于国家行业准入考试。201410月,在陕西西安考点,监考人员抓住了2000多名作弊的考生。国字号的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居然出现规模性作弊,级别稍微次一些的职业资格考试又会出现怎样的乱象。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即刻引发了公众热议。
[综合分析]
南方近年来,国家制定了相关的考试政策,希望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选拔和使用人才。但是,从中考、高考等升学考试,到执业资格、晋级升职等等考试,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考试作弊现象,而且花样翻新,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特别是利用高科技设备和手段作弊的现象更加严重,不但参与人数上升,还增加了查获难度。
南方现在我国依然是一个凭说事的国家,除了户口簿、身份证等这些必要的法律证件,各种资格证更是不计其数。虽然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评级标准,但是简单的把能力和考试挂钩,一方面是对一些有能力没有证的人的不公平,另一方面自然就会兴起考试作弊之风,甚至是买证卖证等违法的情况发生了。
制度完善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完善却也会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那么,当考生不惜冒险作弊时,足以证明资格考试制度设计已经出现问题,亟需完善。
[措施]
南方一是改革选人用人机制,完善对人的考核评价机制。考试承担的作用被分流,才是科学的评价体系。要注重人的综合能力的考察,真正达到人尽其才,才能将德才兼备的人选拔出来。所以在各种资格考试中,我们不妨增加对每个人工作经历的要求,不妨增加对其工作实绩的考量,再结合其专业知识的成绩,作出最终的评定。让一个更科学、更全面、更严谨的机制来掌握人才入口。
南方二是强化科学资格证书管理,对没有法律规定的进行清理。特殊行业必须要有基本的从业资格,这是起码的要求,要继续坚持不容放松。但对于一些可有可无的资格证书,或者说是没有法律规定的资格证许可将其进行彻底地清理。依法治理从业资格证书管理,对于考取了从业资格证书的,也要纳入动态监管,不能一劳永逸,一证终身,特别要强化资格证书的科学管理,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和消除资格证考试作弊现象。
南方三是管理部门要严格考试纪律,健全考试制度,从严治考。随着科技的进步,作弊的手段会更加隐蔽,主考部门必须有的放矢,强化监管,让作弊者无处可藏。针对考试作弊的现象,要一个不放过,真正地维护考试的公平、公正。
南方四是要在考试人员的德育教育和思想品质培养上下功夫。诚信的危机要比作弊更加严重,只有塑造优良的品质,才能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在以后的工作中,才能真正为民着想,为民众的身体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申论热点2:出租车调价不能忽视乘客话语权

【背景链接】
南方2015年1月,沈阳、南京等多个城市发生出租车司机罢工事件,罢工司机认为行业中存在份子钱过高、起步价过低、各种专车等,导致他们工作量大收入却很低。时间暴露了出租车行业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关于出租车改革的各方观点激战正酣。司机们要求收取燃油费,同时提高起步价、打击通过软件提供服务的专车,实施“全天候双计费”以增加收入等。然而,在出租车改革这一议题中,乘客作为出租车服务的使用者和直接消费方,却似乎并未得到充分话语权。
[综合分析]
南方出租车司机罢工停运,成了考验相关方面管理智慧的一张试卷。出租车司机罢工停运,指向的是不合理的“份子钱”及专车服务对出租车营运的利益分摊,如果这两个问题解决不了,为了满足出租车司机的利益诉求实施出租车改革,把有关费用转嫁到乘客身上,这种有失乘客话语权的做法,注定也是不能长久的。
站在乘客的角度看,在交通服务与出行需要不平衡,想打车打不到车的情况下,选择比出租车服务更好、约定更准时的专车服务是显而易见的。
南方市民出行不便,出租车司机罢工停运,与专车较真,也是对获得过高份子钱的出租车公司的叫阵。面对出行难,各城市都在不断增加出租车数量,但越是增加出租车数量,出租车司机的压力越大,出租车公司的利益越丰厚。出租车的垄断经营权,养肥了少数人,害苦了一批人。出租车经营权让出租车司机成了“骆驼祥子”,掌握出租车经营权的公司坐享其成,永远只赚不赔,这样的现象是不符合常理的。
南方如果价格也涨了,最终服务依旧没跟上,打车难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那涨价的理由就站不住脚。出租车行业经营体制的弊病,才是消费者和一线出租车从业者最关心的问题。
[对策措施]
南方在出租车营运业务中,出租车司机、乘客应当具有最充分的话语权。尊重乘客的话语权,就是要考虑乘客的诉求,保障乘客利益不被忽视。汽油涨价,政府可以政策弥补出租车司机,不增加乘客负担。
南方对于出租车司机来说,要降低出租车份子钱,减轻出租车司机的工作时间和劳动量,或者彻底打破出租车垄断经营的现状,出租车公司与网络叫车井水不犯河水,出租车司机也能从中感到轻松,获得更多的获利。
南方相关部门应该把出租车运营资格逐步还给市场,由市场机制调节,其工作重心应回归到专注于制定行业准入、监管标准,以提升出租车行业的服务水平。

申论热点3解读春运问题

【背景介绍】

每年中国的春运都会是春节期间的一个重要话题,由春运衍生出来的问题也非常多,比如一票难求,客运高峰期的拥挤,抢票软件抢票以及网站登陆难等等的问题。

【问题解读】

春运问题属于中国的交通问题,而且是交通问题中的城际交通问题。在对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定位之后,我们先来了解一些春运的现状。从2010年起,中国春运的人次达到25亿人次,而且逐年增加,到2014年已经高达32.6亿人次。中国的农民工人数,官方数字在2.7亿左右,这是一组非常庞大的数字。而中国铁路的总里程数从2013年开始正式突破了10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中国的公路里程423.8万公里,高速公路的里程数居世界第一。

现在主要跟大家讨论一下春运期间的客流高峰是如何产生的。

第一、中国人的传统思想,春节回家的文化。众所周知,中国人有句古话: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句话其实就是中国人回家过年的传统思想的真实写照。在这种思想下,到了春节人们一定要回家,这是一种必然。

第二、现在的打工族较多,这些人有的是城市的白领,有的是离开农村的普通农民工,由于户口、城市生活成本、房价、文化等等一系列问题的限制,导致了农民工工作地点与家之间的距离较远。

第三、我国节假日放假时间较为集中。我国每年的节假日都统一规定,在放假日期确定以后,无可避免的学生潮与农民工潮会赶在一起。

这三个原因最后导致了春运的高峰出现,即:出行变成了在固定的时间,大规模的人群的一种状态。

缓解春运高峰的问题,长远看来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逐渐放开中国的城市户口,让进城务工的人员能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在城市里稳定下来,从根本上缓解中国人口的迁徙。

二、加快发展中国的中西部等人口较多的地区,加快东南沿海的产业内移,在一些劳动力输出大省引进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让外出务工人员能够离土不离乡。

三、在春节期间,合理安排假期,在一些大城市实行错峰放假。将过年回家的人群分流,防止人们爆发式的购票。

四、在春运期间,对全国的铁路运营合理规划,保证铁路的合理运营。要争取在现有的铁路资源下,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保证路网能合理承载最大的运力。

五、鼓励人们采用多种交通工具回家,对于一些路程近的旅客,鼓励其坐汽车回家,减少铁路的压力。

申论热点4难以解救的“杨六斤”

【热点链接】

今年的523日,广西卫视一档公益节目播报了杨六斤的信息,14岁男孩杨六斤被塑造为一名坚强的“弃儿”——父早亡,母改嫁,随后爷爷奶奶去世,多年来独自生活,靠吃野菜捞鱼维生。这个坚强的男孩很快就引起了全国爱心人士的关注,随之而来的是曾经的“弃儿”杨六斤变成了账户中拥有500万、学习上有学校资助、堂兄要辞职回家照顾、当地政府要为他考虑的“幸运儿”。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杨六斤,作为61.5万孤儿中的一员,此次能够通过媒体的报道被社会所关注,从而改变自身的命运,本身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也体现了大爱无疆的精神。但是,事情的发展是意料之外,却也情理之中。说是意料之外,主要是广西卫视的不实报道、镇政府和家属抢人的新闻让爱心人士有些不可思议;说是情理之中,是因为很多因为媒体报道而受到公众关注,继而得到资助的人总会出现一些争议行为。在此次杨六斤事件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一贯的行为。如广西卫视报道过程中涉及杨六斤独居多年、靠野草野菜度日报道缺乏公正,这种倾向性的报道行为是一种过度消费公众爱心的行为;我们社会中很多生活在困境中的人物一旦被媒体所曝光,就会受到公众的关注而获得高额的捐助。在这次事件中,更应该反思的是救助机制的缺失,使得这些弱势群体只能另辟蹊径,通过媒体曝光的方式获得帮助。

爱心,的确能帮助类似杨六斤这样的弃儿得到社会关注,但是对于61.5万的孤儿群体,类似杨六斤独居留守儿童达205万人,这种爆发式的爱心也只能帮助极小部分的“幸运儿”,要想让这些特殊群体享有良好的生活,需要的是政府的关注、社会的关怀、家属的关心。首先,基层地方政府要重视对孤儿,保障孤儿群体的生活。像杨六斤这样的孤儿在中国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因此地方政府要对这部分群体进行详细的登记,充分利用地方财政给他们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其次,媒体重心要转变。媒体的曝光很有必要,但是媒体的报道有它的局限性以及自身的利益诉求,只会对小部分人带来改变,因此,媒体还不如将更多的力量放在促使中国公益组织的完善方面,来帮助更多的受困群体;最后,对于孤儿要实现好监护权的转移。我国应加快建立未成年人监护干预制度,建立起村委会、行政、司法等三位一体的监护体系,对孤儿群体进行合理安置,实现监护权的转移。

提醒各位考生,现在公务员面试考察面更广,对于问题的思考也更加深入,所以考生在备考时,对热点事件不能停留在单纯的了解层面,而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对热点有全面的把握。

申论热点5莫让“到这就得等”伤了百姓的心

【热点概述】

据《人民日报》报道,记者赴北京昌平区回龙观计生办机构询问如何办理准生证时,工作人员爱理不理地回答记者问题。问其关于简化办理准生证“通知”的事,她说,“你是看新闻看到的,那是新闻,要到我们这儿,那就得等。”

【预测题目】

据《人民日报》报道,记者赴北京昌平区回龙观计生办机构询问如何办理准生证时,工作人员爱理不理地回答记者问题。问其关于简化办理准生证“通知”的事,她说,“你是看新闻看到的,那是新闻,要到我们这儿,那就得等。”有句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此你怎么看?

【答案】

针对“准生证”难办的现象,国家人口计生委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简化办证程序,解决群众办证难问题。但是,目前关于办证的制度并不完备,并且不同的地方要求不一样。以北京为例,即使在朝阳区,不同的办事处对办证要求也不太一样,因此对相关材料要求应统一。像民众反映办证难的问题,主要是集体户口较难,而外地人员办理证件,首先要办的就是暂住证,如果是集体户口,在暂住证办理过程中就会比较复杂、繁琐。其次,办证程序复杂。目前,我国有2.3亿流动人口,如果这些人要办理“准生证”,都要从工作、居住地跑回户籍所在地办理,那就太折腾了。如果因为办证程序太过复杂,“孩子已经生出来了,准生证还没办下来”的情况屡屡发生,服务型政府就是“失职”的。

法律法规也好,政策也好,公布了就应当执行,而不应该再等另外发文再确定、再执行。基层单位不能以没接到文件为由就不执行政策。否则,不但会影响自身的形象,也损害了上级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新政出台无疑是利好消息,但对“准生证办理难有望改变”的愿景,要确保在现实生活中落地执行。一方面,要加强舆论监督。要主动接受媒体和群众的监督,通过计生服务热线等渠道,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加强监督检查,对推诿、拖延或拒不办理的,要严肃处理,并追究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

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也须加大对相关人员的问责力度。生孩子难,折射的是涉及生孩子的相关政府部门对民众需求的漠视、工作的懒散、不作为及缺乏有效的监督与惩罚机制。实行计划生育及优生优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如何让更多即将步入父母行列的人对国家生育政策及生孩子流程了解清楚,如何把“生孩子难”降到最低点,不仅需要社会舆论的呼吁,更需要政府部门从新婚夫妇领取结婚证的“源头”抓起,同时要注重社会资源的共享,不要让“到这都得等”的傲慢伤了百姓的心。

申论热点6“以房养老”可行吗

保监会在2014623日下发了《中国保监会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房养老”政策7月起将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个试点城市正式落地。那“以房养老”能否破解养老困局呢?

一、房子养老如何“养”

“以房养老”实质是将拥有独立产权的住房反向抵押获取养老保险,具体指拥有房屋完全产权的60岁以上老人,自愿将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领取一定数额的养老金,老人继续拥有房屋的占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老人过世后,保险公司获得房屋的处置权。“以房养老”在中国并不算是一个新兴事物,关于“以房养老”的探索很久以前就开始了。2006年,上海、南京曾开展了政府版的“以房养老”,2011年,一些商业银行也推出过银行版的“以房养老”,这两个版本的养老方式因为政策配套的缺失、推动力度不够而反响不够。此次保监会推出的“以房养老”是借助保险公司的管理和资金上的优势,将房屋作为抵押品为投保人提供与生命等长的养老金。一些专家认为,如果将养老金比喻成一个金字塔,那么塔底是政府主导的基础养老金,塔中是以企业年金为代表的补充养老金,塔尖是个人商业保险,“以房养老”是个人商业保险中的一种。塔尖上的养老能不能得到民众的认可呢?

二、以房养老遇冷

从目前的反响来看,民众似乎并不买账。华东师范大学的调查显示,上海有子女群体不愿意参加“以房养老”比例高达80.3%,无子女群体中有55.3%不愿意参加,不合作的比例相当高。认为,保监会此次推出的“以房养老”很可能会遇冷,一方面,顶层设计不到位,对于保险公司办理房产抵押的具体细则、房屋价格评估都还在探索阶段。并且,当前参与“以房养老”双方都有后顾之忧,比如房屋价格的变化、房屋年限可能会影响到保险公司的收益,而我国市场上缺少成熟、专业化的商业机构来运作,房产抵押后老人权益较难保护也可能让一些家庭望而却步;另一方面,我国一直以来都对房屋非常重视,将房产抵押来保障老年生活很多人从心理上就过不去。并且,从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这四个试点城市来看,房价居高不下,很多老人选择领取养老金、降低生活水平的方式也要将房子留给自己的后代,有些老人也选择出租房屋收取租金的方式来养老。因此,“以房养老”的推行,不仅需要制度上的规范和完善,还需要迈过心理那道难关。

三、养老问题还需慎重思考

“以房养老”只是养老方式的补充,完全是个人自愿选择,而且认可度并不高。因此,我们不能指望“以房养老”能给我国日益严峻的养老困局带来多大积极影响。特别提醒各位考生,我们在认识到保监会推行“以房养老”存在障碍的同时,更应该认识到政府应该承担保障基本的养老责任,政府不能袖手旁观,将养老问题个人化、市场化,这才切合我国养老体制的实质。因此,必须要提出的是政府要完善基本养老和补充养老为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保障所有老人都能享有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从而起到兜底作用。在此基础上,完善“以房养老”的细则,规范保险公司的行为,推动“以房养老”的顺利进行,让老人享有更高标准的老年生活。

特别提醒各位考生,现在公务员面试考察的题材范围广,考察对热点的敏感性、分析问题的透彻程度,所以考生在备考时要全面、深入。在积累热点的时候,要把握热点事件、总结多方观点、形成完整答案。

申论热点7如何解决“广场舞扰民”问题

说起广场舞,貌似这一段时间悄无声息了,但事实真是如此吗?平时留意新闻都知道,广场舞不仅没有消失,而且呈现出遍地开花、推陈出新的节奏。以江苏徐州为例,就呈现出“广场舞大妈‘转行’,徐州每晚万人暴走”的新鲜事件,每晚七点半,三人一排,整齐的队伍,着装统一,豪迈的步伐,伴随着广场舞激昂的音乐,大步向前暴走,迅速将景区周边道路“占领”。当然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所以广场舞依然是当前的一大热点,极有可能会出现在公务员面试中。因此了解一下广场舞的起因、现状及解决方案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从广场舞的起源上来讲,有一个主体是不可忽略的,那就是政府。在北京申奥之后,政府一直都在倡导全民健身,在08年之后,我们把奥运会开幕当天的88号定为全民健身日,在国家倡导之下,民众纷纷响应,走上街头。其实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广场舞这种形式,而是打太极。但毕竟太极学习起来有难度,节奏也比较舒缓,也难以体现出大妈们对美满生活的热情和奔放。所以人们急需找到另外一种方式表达自己,而此时,伴随着凤凰传奇高亢的歌声,广场舞便走进了人们的视线,而且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

其次,广场舞之所以变成扰民舞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市民意识的兴起。其实市民意识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开始兴起,近年,这种在私人领域不受国家和他人非法干涉和侵害的观念体系,也逐步深入人心。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讲,广场舞之所以变成扰民舞,是由两代人不同的价值观念造成的,一方本着我运动我快乐的观点,积极地投入到广场舞的行列之中,另一方却拿着“私人领域不受国家和他人非法干涉和侵害的观念体系”眼光重新审视甚至怀疑者这一全民运动。

再次,广场舞变成扰民舞之后,甚至出现了泼粪、放狗等极端行为,其主要原因在于监管职能的缺失。根据规定,广场舞扰民事件是应该由城管、民警和环保局来负责的。而且在国家颁布的《国家噪音污染防治法》中就有明确的规定,小区等封闭场合,白天的噪声不能高于55分贝,晚上的不能高于40分贝。那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其实广场舞不仅可以有人管,而且还有专门的法律去约束。但为什么偏偏就变成扰民舞呢?这其中就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监管职能重叠,各部门相互推诿;第二就噪音监控有难度,当前一些监控设备在小区,广场并没有安装。由此,有部门监管、有法律约束的广场舞才变成扰民舞。

至此,广场舞的起源和变成扰民舞的原因就基本上给大家理清楚,并非之前所说是由于当前我国的基础设建设不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不可能单独出资为跳广场舞者修建一个封闭的场合。现在的问题找到了,到底怎么解决扰民舞就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了。在这,其实我们可以从两个示例中给我们一些启发,找到解决广场舞的办法。

第一,今年的三月份,浙江温州高音炮事件,就找到了一条解决广场舞扰民问题的方法,正式的名称是《广场文化活动公约》,由城管、民警、环保局与当地的广场舞代表和其他市民代表协商讨论后制定的。对广场舞的跳舞时间段,跳舞时伴奏乐音量的大小等等做出约束性的规定。如此一来,也就既照顾到了跳广场舞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照顾到了附近居民的合法权益。这其实就给我们解决扰民舞给了一条建议,当我们的法律、政府监管约束起来有难度的时候,大家坐下来相互协商这也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第二,当前兰州、郑州等地也采取了新的措施解决广场舞扰民的问题,变堵为疏,陆续开放一些运动场馆,兴建一批基础健身设施,有序引导广场舞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健身的多样性,进而遏制住当前广场舞扰民的问题。

这两个事件对解决广场舞问题有很大的启示。当然除此之外,解决广场舞还离不开民众的自觉和政府部门的监管,只有多管齐下,才有可能完全解决当前扰民的问题。

申论热点8老龄化社会

「热点链接」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状态。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我国现在老年人越来越多,所占人口比例也越来越高,2011年我国老年人口比重达13.7% .20121023日,全国老龄委办公室日前发布消息称,201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2亿,未来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进入快速增长期,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随着数量的不断增加,老年人面临着养老、医疗以及精神赡养等诸多社会问题,值得各界关注。同时,老龄化问题也是公务员面试中的常客,因为涉及民生问题,备受关注和亲睐。

「理论分析」

一、为什么中国老龄化严重

首先,众所周知,我国曾经历长期的战乱,在战争中大量的青年人为了祖国的未来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也使得我们的人口在战争后急剧下降,因此在上世纪5060年代国家是鼓励人们生育的,这样可以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这段特殊时期后我国人口得到了快速增长。到现在这部分人随着岁月的流逝慢慢成为了老年人,但又因为计划生育,青年人增加的比例过低,所以老年人的比例在逐年增加,我国也逐步进入了老龄化。

其次,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全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也日渐提高。据统计,1981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为67.77岁,2001年则为71.8岁,20年间增长了4岁,而到了2011年中国人均寿命已达到了76岁。这也无疑成为老年人口比例逐渐增多的原因。

最后,人们生活压力大,生活负担重也成为了中国老龄化现象严重的原因之一。从今年开始,各地陆续开始实行单独二胎政策,可从政策实施起却没有多少家庭申请生二胎。例如在陕西省有43万对夫妇可以申请二胎,但实际上只有4000余对家庭去申请,大部分家庭因为经济压力不愿申请。那么长此下去新增人口数量远不及老龄人口的数量,那么老龄化现象会更加长久。

二、老龄化社会带来的问题

现今,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这段时间持续很长,因此老龄化社会所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在这些问题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我国的养老问题。

1、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在经济上主要依靠社会养老的现代社会,人口老龄化意味着给国家和地方财政带来的压力将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增加。从整体现状来看,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和成熟。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基础没有建立,老人生计仍然靠传统的“养儿防老”。而在农村的现实生活中,养儿不能防老的事例屡屡发生,以至农村许多老人晚年生活无保障。

2、人口老龄化特别是高龄化,增加了社会层面的生活照料难度。在老年人逐渐丧失生活自理机能的情况下,其医、食、住、行诸方面都面临着现实问题。高龄老人因丧偶、身体状况差等原因导致的患病、残疾、痴呆、卧床等问题日益突出, 往往需要大量的保健、照料和社会援助,从而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

3、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的压力与日俱增。虽然老龄化社会已向我们走来,但是全国上下对这一问题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而随着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的渐趋解体,社会保障的压力必然与日俱增。

申论热点9寒门如何出贵子

「热点背景」

2014730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改进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城市先行落户政策,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居住证持有人随迁子女逐步可在当地高考。这一举措是异地高考的一小步,更是推进我国教育公平的一大步。解决教育问题促进教育公平一直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基石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教育公平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理论分析」

不得不说,尽管异地高考具有一定的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但是我国的教育在很多方面仍存在问题。首先,义务教育财政资源分配不均;其次,地区之间高等教育机会分布不均,城乡师资发展不均衡,不论是教学设备还是教师数量都有很大的差距,有些地区不管是教学手段还是知识结构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再次,公办学校对于不同学生实行不同待遇,本是公共资源,一些享受政策倾斜的重点学校却私收高额择校费、赞助费,还不用交税或上交。

导致教育不公平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均,包括城乡分配不均、区域分配不均、高等教育与其他教育分配不均、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分配不均、相同区域不同学校分配不均等,而这一问题又与教育投入及户籍制度等问题相互关联;其次是制度不公平,户籍制度使很多人无法享受与他人同等的教育条件,例如外地户口的学生无法在本地读书,即便可以也要缴纳借读费。高考制度,一种畸形的制度,一考定终身的高考指挥棒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基础教育,而考试内容的单一性又缺失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全面而深远。

「真题示例」

近年来,“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趋势明显。调查发现,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90年代起不断滑落。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清华2010级学生中的农村生源仅占总人数的17%.请你谈谈对“寒门难出贵子”这一现象的看法。

「解析」

首先,看到这个题目考生必须先抓到现象背后反应的本质问题,它反应了我国教育领域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这种不均主要体现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校际之间以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正是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造成了寒门学子输在教育起跑线上,也带来很大负面影响。

如果不及时加以规范和出台制度进行管理,教育不公平的问题久而久之将严重影响我国的发展。第一,它直接摧毁贫家子弟的上升渠道,一个社会的活力在于流动而不是凝滞,公平合理的教育制度,应该让一个人再贫穷也有机会成为社会精英,而不是代代贫穷;第二,它更加让农民认为读书无用,不如早辍学早踏入社会。这种对文化的不重视,在长远的未来后患无穷;第三,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寒门难出贵子,社会公平将被釜底抽薪。

要真正从源头上解决教育不公平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结果,需要多管齐下,共同努力。首先要多增加让农家子弟进入重点高校的机会,并建立长效机制,不能让贵子在毕业后又回寒门,建立能力本位的就业评价机制,尽量排除家庭背景在就业中的影响;其次,为了避免新的不公平,高校在招收贫困地区生源的时候,有必要从源头把控,防止投机分子改变学生户口获取利益,同时要多渠道筹集助学金、奖学金。不能忽视的是,“寒门再难出贵子”根源在于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机会不公平,只有不断加大向农村基础教育倾斜资源的力度,让农村子弟和城市子弟享受同样的教育资源,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公平。

“官二代”争当“穷三代”

公务员面试中对考生综合分析能力的考察占有很大比重,而考察综合分析能力时,题目通常会用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来设置。这就需要我们不断了解、积累这方面的社会热点问题,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个教育方面的热点问题——高考改革后“官二代”争当“穷三代”。

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高考招生对贫困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不断加大。《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对于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明文规定: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继续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由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部属高校、省属重点高校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名额招收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优秀农村学生。这一规定对于贫困学子无疑是个好消息,一方面可以缓解“寒门难出贵子”的困境,给农村尤其是家境困难的学生更多走出去的机会;另一方面从长远考虑,也可以为改善当地人口素质,推动落后地区脱贫致富打好基础。

然而这一政策的出台,却让很多贫困县的官员们“眼前一亮”,纷纷以此为契机,为自己的子女谋得利益。甚至出现个别基层官员利用自身影响力将子女户口改成农村户口,将他们变成“穷三代”,以此来钻“贫困专项计划”这一制度的漏洞,例如海南一贫困县老师称,越来越多县城领导不再送子女到省城读书,而是送往贫困县高中就读,与农村孩子争夺政策照顾机会。这些官员没有想过对于一个贫困县考生来说,考出去既是他们人生的转折,更是脱离贫困、甚至是带领更多人走出贫困的“背水一战”。他们想到的仅仅是自己孩子的前途,这种自私的行为不仅是对国家政策的一种亵渎,更是对领导角色的侮辱。

出现这一问题,原因主要是高校招生扶贫计划本身存在漏洞,一方面扶贫制度只能“定向”到某个贫困县,却无法“定向”到贫困学生。因为无论是再贫困的地方,总有“官二代”的存在,导致定向招生定向不准。另一方面制度本身不够细化,定向招收的贫困考生具体是指农村的考生?还是家庭贫困的孩子?缺少清晰的界定,这就给权力寻租留下了空子。除此之外,还要看到寒门学子上重点大学难,根源在于教育资源不平等。由于各种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市、向重点高中倾斜使得贫困地区的考生尚未到高考过招,已经先输人一筹。

那么如何让我国的高招改革红利真正惠及贫困考生呢?一方面,要切实落实“定向扶贫计划”,从制度上加以规范。既然定向招生针对的是贫困生,那么在高招过程中,对于所谓的贫困生,究竟是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还是家庭贫困的学生,亦或泛指农村地区的学生,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使政策指向更明确;另一方面,加强信息公开工作。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及时公开定向录取的考生名单、重大事件违规处理结果、录取贫困新生复查结果等信息。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的范围,接受考生、学校和社会的监督。

问题往更深远处推演,要改变农村教育面貌,改变贫穷学子命运,打破阶层天花板,最重要的是营造更为公平的教育环境,实现教育资源的全国均等化。只有这样,北京上海学子不用照顾,农村学子也不用专项计划,大家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官二代”也罢,“穷三代”也好,都能迎着阳光奔跑。

申论热点10养老金“双轨制”

「热点概述」

养老金“双轨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养老金“双轨制”是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双轨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职务、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退休时的单位性质不同,退休金也不同,企业比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金低两三倍。20123月,这一制度在全国“两会”上引起代表委员们的关注和热议,对当前的养老体制进行改革、取消养老金“双轨制”的呼声高涨。

「预测题目」

20123月,“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对当前的养老体制进行改革、取消养老金“双轨制”的呼声高涨,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养老金“双轨制”是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双轨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改革“双轨制”,让养老金“公平对待”,公平是养老保障制度的灵魂,虽然“双轨制”的形成有历史原因,但对其进行改革是大势所趋。

这种局面的危害性是严重的,直接导致相关群体产生深刻的被剥夺感、被抛弃感,不利于社会公平、稳定与和谐。养老金是社会对劳动者的“反哺”,公平公正理应是首要规则。近十年来,尽管国家在社会保障等社会政策、社会立法领域进行了积极的调整和改革,对解决企业养老金偏低的问题也作了很多努力。比如,自2005年起,国家连续67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养老金翻了近一番,但因其基数过低,差距仍然很大。

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养老保险改革“可以在有条件的地方先进行试点,逐步积累经验”。

第一,继续提高企业离退休职工待遇。

第二,在企业具有年薪的地方应拿出一部分来增加退休职工的工资。

第三,在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养老保险改革。

第四,解决“养老金双轨制”问题迟迟得不到推进,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既是养老制度的制定者,又是受益者,双重身份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可以预料,如果要削减现有群体的养老金待遇,自然会面临很多阻力。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妨走“帕累托改进”或增量改革的路子,不减少各群体现在养老金的数额,但增量部分绝大多数用于企业退休人员等弱势群体的福利增长。

申论热点11名人“冰桶挑战”

「背景知识」近期,国外名人通过社交网络玩“冰桶挑战”接力,挑战者需拍视频上传再提名三人,不敢挑战者要捐出善款,活动的主旨是为“渐冻病”(ALS)进行筹款,并呼吁社会关注。近日,这一活动蔓延至中国互联网圈,各科技大佬和文娱明星被点名参与了这一活动,“冰桶挑战”游戏在网上风靡一时。

「热点预测题」近日,“冰桶挑战”游戏在网上风靡一时。对此,有网友支持,认为不管怎么说,总归是让人知道了渐冻症,做了慈善,也有网友反对,认为国内一些人的做法炒作的意义大于公益,乃作秀行为,你怎么看?

「解析」

近日,风行美国的公益活动“冰桶挑战”开始席卷中国,一幕幕的冰水灌顶网络真人秀持续上演。该活动有点类似于击鼓传花,IT大佬、文娱明星纷纷介入,活动热度在不断攀升,进入了一个白热化状态。那么,说到底,什么是“冰桶游戏”呢?参与者在两个选项中择其一,或者将一大桶冰水浇到头上,或者是向美国肌萎缩侧索硬化病(ALS)协会捐赠100美元。也就是说,严格讲,这不是玩玩而已的游戏,而是募捐活动,或者它是个“慈善游戏”。

为什么“冰桶挑战”如此火爆?这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一方面,正能量的慈善行为,必然会受到各种支持和拥护;另一方面,众多参与者所具有的“名人效应”以及现代社会兴起的粉丝效应所带来的粉丝经济是一个重要因素,在不到20天的活动中,已经收到超过1000万美元的捐款,比去年同期增加830万美元。

这项“冰桶挑战”活动,原本是善意的:旨在让更多人知晓有一种罕见病叫“渐冻症”,同时也达到募捐以帮助患者治疗的目的。这一创意段位很高,借力于互联网媒介病毒式传播优势,同时抓住人性的游戏本能,还有人的柔软善心,三者合一,引爆了一场网络慈善大戏。

客观地说,“冰桶挑战”效果不俗,宣传了关爱罕见病患者的理念,扫盲了“渐冻人”的知识,收获了可观的善款。但是,要防止这个本意善良的公益善举被过度使用。事实上,目前网上纵情狂欢的“冰桶挑战”存在过度娱乐化的趋向。

网络上各种看客,更多的焦点都聚焦在明星大佬们被娱乐的事情上,进而造成理智缺氧,很少有人关注公益慈善本身。将公益游戏化,固然可寓“慈善”于娱乐,但不能本末倒置,丢掉自我。有网友戏言,“冰桶挑战”在中国“被玩坏了”。不论是明星还是名人,很多人,他们对ALS(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了解并不多,而且在接受挑战的时候,也并没有怎么介绍关于渐冻症这种罕见疾病,他们更多强调自己对“冰水”的感受。

无论是任何人,只要参与慈善公益行动,就可能获得社会认同,改善自己的社会形象,但是如果参与者把慈善公益组织的宣传和劝募活动,当成一场个人的“慈善秀”,而忘记了发起人原本的目的,而仅仅是赚取社会的“注意力”就已经不是慈善公益而是品牌宣传或是作秀了。

抛开“冰桶挑战”的争议,这些年,中国企业、明星和名人参与慈善公益事业引发的社会争议并不鲜见。一方面是企业、明星和名人在参与慈善公益活动的时候,除开自身努力还是需要专业顾问咨询;一方面是公众对企业、明星和名人是否参与慈善公益活动,存在道德批判的倾向。

对名人而言,也要邀请专业顾问公司做专业指导。比如在美国,布拉特。皮特、麦当娜等名人参加慈善公益活动的时候,都会由专业的公司提供咨询服务,指导自己如何展开慈善公益活动。

对于做慈善而言,不应该凡有名人参加公益活动就众星捧月,这样很容易成为名人的慈善秀场,社会对于名人做公益,要有起码的包容和尊重的度量。

对于政府而言,更要给与慈善更多的指导,需要给高热的“冰桶挑战”当头浇一桶冰水,不能将娱乐玩得过火,更要防止慈善过度商业化。

对于救助罕见病,要冰桶更要医保。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美国罕见病患者享有政府医疗保健计划和商业保险双重保障。我们国家方面更是需要对罕见病的医疗保障方面加大投入力度,罕见病的治疗,关乎社会公共利益,罕见病全面纳入医保,不能再拖,否则这点点善款,对于罕见病治疗的费用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申论热点12"扶一把"大学生暑期实践

近日,有网站对全国大学生开展2014暑期实践专项调查。调查显示,超3成学生的暑期实践是付费找到的;61.5%的人参加的暑期实践与所学专业无关;40.1%的大学生遭遇过坑爹的暑期实践。

暑期实践,本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演练平台,是提前适应社会、调整自我的重要时机。而现实中,暑期实践有点沦为走形式、走过场。一到开学,或是在淘宝网购公司实习认证,或直接在父母亲戚的公司开证明的现象比比皆是。淘宝上甚至有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热卖。暑期实践的政策善意没有被释放,可板子也不能全打在学生身上。

总的说来,目前大学生暑期实践存在几大问题:

首先,实习获取的渠道狭窄。根据这份调查,超一半的大学生通过熟人介绍才获得实习机会,仅有1.1%的学生是通过学校安排的。由于渠道狭窄,能获得实习机会已属难得,要求与所学专业对口,更有点“苛求”。如此一来,实习本来被寄予的“提前练兵”的性质便无影无踪了。

其次,实习内容机械、简单。不少大学生反映,兴致勃勃去到企事业单位,发现自己每天要做的多是打杂。单位员工各忙各的,谁也没有动力主动锻炼大学生。因为培训大学生的责任既无指定人选,也无指定内容。不少学生感慨实习无聊乏味,不少学生觉得浪费时间便早早结束。

最后,实习开销高昂。实习了,不仅脑袋空空,而且钱袋也空空。房租、通讯、吃饭、交通、穿衣是大学生暑期实习的主要支出项目。尤其是对主动找机会到大城市实习的学生,房租就让不少斗志昂扬的人望而却步。如此困境,学校的教育基金或者社会公益组织能否扶一把?

暑期实践让大学生告别“纸上谈兵”,其意义无需赘言。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当下,改善大学生暑期实践的困境,也是一种未雨绸缪。欧美教育体系对学生的社会实践尤为重视,特别是美国与德国,其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说到美国大学生实习,便会联想到声名远播的白宫实习生项目,为期一年的实习不仅是工作能力的锻炼,而且在开阔视野、开发人脉上也有裨益。在美国,大学生在实践活动方面已经形成政府、学校、学生和各种社会机构互相协调和配合的系统体系。政府通过制定法案支持, 拨专款资助, 提供基金, 建立一定的组织或机构, 对大学生的社会服务活动提供保障。学校也积极为大学生创造假期校外实习的机会,如有的大学为大学生提供全球学者项目、企业实习项目等,帮助大学生了解经济全球化下跨国公司业务和国内企业的职业要求。

而德国的双师制项目,也是成功典范。在校学生除了接受严格的专业训练,还要直接与企业接轨。在这种体系下,大学生除了接受严格的学校教育外,还要直接和企业接轨,接受生产实践的指导, 通过实习制度,大学教育与企业需要成功地进行整合,对于毕业后胜任工作大有裨益。

改善学生暑期实践现状,必须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将政府、学校、企业等环节打通,不要让学生孤军奋战,这也是纾解就业难的应有之义。

申论热点13运营商流量月底清零

近年来,各个电信运营商关于流量月底没用完是否清零一事,此事一直在社会上争论不休,即使是对簿公堂,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一直以来,电信运营商经常制定霸王条款,比如双向收费等,最近一段时间开始推行3G业务,为了逼着消费者每月都购买流量,运营商推出流量月底清零活动,也就是说,每个月没有使用完的流量,到了月底的时候不会保留到下一月,月底自动清零。

按照运营商的说法,“月底清零”是当今人们的普遍认知和交易习惯。理由是,通信行业全程全网的服务特性决定了它即使不消费、不生产也会损耗成本,流量的计费、网络的维护、客户的服务等工作都消耗成本,只要消费者选择了流量服务,这些成本就会存在。对这样的解释,消费者却并不认账,理由很简单,运营商和消费者签订的业务受理单中,并没有关于手机月底流量清零的约定,运营商也没有履行告知义务。

那么,到底是交易习惯还是侵权行为呢?我们不妨看一下双方争议的焦点,所谓的“月底清零”归结到一点,最终还是体现在费用支出的合理性上。不管是运营商还是消费者,都是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由此派生出截然不同的看法,运营商认为“月底清零”是当今人们的普遍认知和交易习惯,消费者则认为是侵权行为。

在这里,最关键的问题是,到底是运营商还是消费者主导“流量清零”,或者说,“流量清零”究竟对谁有利?只有弄明白这个问题,所谓的交易习惯和侵权行为自然也就一目了然了。

比如说,运营商认为,有多种套餐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既客观上尊重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和满足了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这就视同签订合同前履行了相应的告知义务,不存在对消费者构成欺诈。而这样的所谓“套餐服务”,却是建立在必须接受“套餐服务”的基础上。试想,如果消费者不接受,只能是放弃通信服务,舍此别无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运营商的“月底清零”,说穿了,就是名符其实的“霸王条约”。

今年初,上海率先打破手机上网流量月清“霸王条款”,自1月计费周期起全部推出手机上网流量季度计费方式。由月清零延长到按季度清零,不仅方便了客户,减少了用户损失,也稳定了客源,对运营商来说,无异于是一举数得的好事。

风物长宜放眼量。对运营商来说,要想提高电信市场占有率,必须对诸如上网流量延长、上网资费居高不下的问题进行改革和调整。同时,加快电信改革力度,改变僵化的运营体制和陈旧的市场运营模式,彻底打破垄断。唯有这样,电信企业才能得到长足发展。

申论热点14申论热点:社会主义文化繁荣

【政策文件】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节选)

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共同维护文化多样性。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加强文化领域智力、人才、技术引进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节选)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形于中”而“发于外”,切实把我们自身的文化建设搞好,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要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深入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着眼提高质量和效益,推进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提高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专家解读】

国内专家卢展工认为,保护和传承好传统文化,要进一步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对传统文化怀有敬畏之心,真正把传统文化作为我们的根、我们的魂;加强传统文化知识学习,发挥专家学者在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中的智囊团作用,提高传统文化保护水平。

国内专家赵少华认为,在整个中外文化交流过程当中,现在还有“文化逆差”,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来扩大交流的渠道、规模、形式、内容,真正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五千年积淀非常深的优秀文化。

国内专家金元浦认为,经济合作归根结底是人与人的合作。随着合作深入,我们必然要与不同人群进行深层次交流。文化产业有义务承担起建立沟通、化解误会的责任。

【群众认识】

今年“两会”,赵本山委员认为民间曲艺里面有很多精彩的内容,语言鲜活,贴近百姓,与时俱进,非常有创造性和想象力,常常令人拍案叫绝。其中的“宝贝”需要有人去研究、传承和发扬。国家和社会需要有长远的眼光,去支持这些有长远价值的工作。

用全国政协委员赵启正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只出口电视机,不出口电视机播放的内容。”这说明了什么呢?陈教授一语中的道破原由:“我们中国人不会讲故事。即使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题材,但是没有现代制作技术水平,是做不出好的文化产品的。”

【他国经验】

英国的文化产业主要以公益性为主的博物馆文化产业、市场性为主的文化旅游产业、公益性与市场性相结合的表演艺术产业三个部分组成。为发展本国的文化产业,英国政府建立了相应的文化产业法律保障体系;合理利用独特的自然与文化资源,打造属于本土的文化品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创意产业的良性发展。

日本的博物馆多如牛毛,有国立的、私人的、民间社团的。最有意思之处不在数量之多,而在于内容繁杂,五花八门,为一部书、一幅画、一种民间小吃都能建博物馆。别小看这些不起眼的博物馆,它们不但是日本民族文化的载体,更对传统文化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美国皮克斯公司制作的全球畅销的动画产品都有丰富的内涵。动画有了特别的内涵、寓意和深度,就会引发观众的遐想,让观众乐在其中。皮克斯的动画作品中表现着普通人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简单却又能触及心灵,能让人细细品味。

【文章构思】

中心论点:文化——“走出去”的根本是“修内功”。

分论点:

要坚持文化输出的内容主体是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增强文化自信。

应下大决心、花大力气长期开展全民传统文化教育,从根源上与西方文化输入争夺话语权。

要科学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

文化“走出去”要注重文化产品的包装形式,注重输出成型产品,建立有国际影响力的本国文化品牌。

论证素材:

论证文化自信:要很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论证传统文化教育:只有从长远出发,从基础教育和基层文化建设开始,建立良好的文化环境,从根本上获得人们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认同,才能使本国文化声音不湮没,文化精神不迷失。

论证“非物”与文化产业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完整、妥善地保护和抢救,是其实现更大文化产业效益的前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不能只顾短期利益,匆忙地与产业经济结合。

论证品牌建设:我们在世界各地建立的数百家孔子学院,近年来在中华文化“走出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其内容仍旧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主,输出书法、国画、戏曲等文化基础类、元素类的初级产品力度尚不大,相比于发达国家成型文化产品,显得分散薄弱。

【创新表述】

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

文化输出:向世界呈现一个真实的中国。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古人说过,“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对外交流中,一方面,我们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定力,秉持包容、开放的精神,让文化成为中国外交的鲜明特色和巨大软实力;另一方面,也要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册“中国读本”,每个人都是一个文化使者,有了这样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才能更好地搭建起沟通心灵的文化桥梁。

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闭上眼睛不看世界。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

申论热点15新时期的传统文化

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党中央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而传统文化则是当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资源宝库。

201311月末,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孔子研究院调研期间指出:“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振奋中华民族精神。”

在新的时期,随着外来文化的涌入,人们选择的自由化与多元化,再加上人为因素的破坏,传统文化遭到漠视的例子可以说是不胜枚举,比如我国的端午节就被韩国抢先以“江陵端午祭”的名义,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并已经被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不禁让我们中国人感到汗颜。于是,在新的时期如何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弘扬便成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申论命题点:如何弘扬传统文化?

参考解析:

首先,继承与创新应相互结合。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先辈的智慧更多的是以文化载体的形式得以流传下来,作为炎黄子孙对其进行继承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因此,应进一步做好传统文化资源的整理工作,比如故宫博物院近几年所做的工作就十分称道;另一方面,在继承的同时应注重创新,原因在于古人的智慧所解决的是过去时代的问题,而今天我们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已迥然不同,因此借鉴的过程中也应当注重结合当下,进行创新,与时俱进。

其次,文化与市场应适当地结合,但不能充当市场的奴隶。要想真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就必须与市场相互结合,因为市场是刺激文化创作、文化创新最强劲的动力,唯有如此,文化呈现出产业化的发展态势才有可能。但与此同时,也应当把握一定的度,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只“向钱看”,还应当兼顾社会效益,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如同习近平总书记10月份在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中指出的那样,“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优秀的文艺作品,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的。”

再次,应积极推进文化交流。德国先哲莱布尼茨曾经这样说过,“互相取长补短,用一盏灯点燃另一盏灯”,而文化就是这盏灯。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大力推进文化交流是形势所趋,势在必行,比如孔子学院迅速发展便是推广传统文化最好的例子,然而从现有情况来看,与美国、德国的文化输出相比,我国依然处于劣势,因此政策与财政资金的进一步投入是必不可少的。

申论热点17:诚信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政策背景】

诚信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强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

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纲要》提出三个阶段目标涉及四大领域,分别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建设,涵盖了方方面面。

2014年7月30日,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出席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工作座谈会,强调诚信是道德之基,要立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以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为重点,坚持教育引导与依法监管相结合,坚持集中整治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

【标准表述】

[权威论述]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企业无信,则难求发展;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

——习近平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

——习近平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性工程,既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规范市场秩序、降低交易成本、增强经济社会活动的可预期性和效率,也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更好做到“放”“管”结合的必要条件。

——李克强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积极推进。

——李克强

要完善奖惩制度,全方位提高失信成本,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使失信受惩的教训成为一生的“警钟”。

——李克强

加强诚信文化建设,让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通过持续努力,打造良好信用环境。

——李克强

国以诚立心,人以诚立身。

——刘奇葆

要立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推动诚信建设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

——刘奇葆

[现状概述]

近年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一定进展,但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匹配、不协调、不适应的矛盾仍然突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尚未形成,社会成员信用记录严重缺失,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尚不健全,守信激励不足,失信成本偏低;信用服务市场不发达,服务体系不成熟,服务行为不规范,服务机构公信力不足,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机制缺失;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偏低,履约践诺、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食品药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商业欺诈、制假售假、偷逃骗税、虚报冒领、学术不端等现象屡禁不止,政务诚信度、司法公信度离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等。

[深刻内涵]

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法律、法规、标准和契约为依据,以健全覆盖社会成员的信用记录和信用基础设施网络为基础,以信用信息合规应用和信用服务体系为支撑,以树立诚信文化理念、弘扬诚信传统美德为内在要求,以守信激励和失信约束为奖惩机制,目的是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

[现实意义与重要性]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对增强社会成员诚信意识,营造优良信用环境,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促进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正处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攻坚期。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改善市场信用环境、降低交易成本、防范经济风险的重要举措,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行政干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

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扩大内需、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前提,是完善科学发展机制的迫切要求。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利益主体更加多元化,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社会组织形式及管理方式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增强社会诚信、促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的有效手段,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我国正处于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拓展期。经济全球化使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交流更加密切。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是深化国际合作与交往,树立国际品牌和声誉,降低对外交易成本,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必要条件,是推动建立客观、公正、合理、平衡的国际信用评级体系,适应全球化新形势,驾驭全球化新格局的迫切要求。

[基本原则]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原则是:

政府推动,社会共建。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引导、推动和示范作用。政府负责制定实施发展规划,健全法规和标准,培育和监管信用服务市场。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协调并优化资源配置,鼓励和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共同推进,形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合力。

健全法制,规范发展。逐步建立健全信用法律法规体系和信用标准体系,加强信用信息管理,规范信用服务体系发展,维护信用信息安全和信息主体权益。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针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长期性、系统性和复杂性,强化顶层设计,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全局,系统规划,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

重点突破,强化应用。选择重点领域和典型地区开展信用建设示范。积极推广信用产品的社会化应用,促进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协同共享,健全社会信用奖惩联动机制,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

[对策措施]

第一,必须全面推进包括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等在内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一是政府要以身作则,带头推进政务公开,依法公开在行政管理中掌握的信用信息,提高决策透明度,以政务诚信示范引领全社会诚信建设。

二是要建立企业诚信管理制度建设。开展各行业企业诚信承诺活动,加大诚信企业示范宣传和典型失信案件曝光力度,引导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在生产经营、财务管理和劳动用工管理等各环节中强化信用自律,改善商务信用生态环境。

三是要加强诚信教育与诚信文化建设,弘扬诚信文化、树立诚信典型、开展诚信主题活动和重点行业领域诚信问题专项治理,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风尚。

第二,是加快推进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建立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推进行业间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和地区内信用信息整合应用,形成全国范围内的信用信息交换共享机制;

第三,完善以奖惩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信用体系运行机制,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对守信主体实行优先办理、简化程序、“绿色通道”等激励政策,对失信主体采取行政监管性、市场性、行业性、社会性约束和惩戒,建立健全信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培育和规范信用服务市场,保护信用信息主体权益,强化信用信息安全管理。

第四,建立起全覆盖的社会信用信息记录。政府要加强基础建设,制定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采集和分类管理标准,推动地方、行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及互联互通,逐步消除“信息孤岛”,构建信息共享机制,在保护涉及公共安全、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信用信息的基础上,依法使各类社会主体的信用状况透明

、可核查,让失信行为无处藏身。

【文章素材】

[标题示例]

1.政府诚信是社会信用的“定盘星”

2.让惩戒失信成为构建诚信催化剂

3.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构筑诚实守信环境

4.用好制度刚性 打造“诚信中国”

5.社会信用建设要“且行且珍惜”

[开头示例]

1.“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三千多年前,商鞅立木、建信于民;现代社会,不乏卖房为农民工发薪、打工为亡夫还钱的感人故事。信用就在人们身旁,高尚而又朴素。

2.“信用”并非新鲜话题。然而,老生常谈、屡受关注,恰恰反映出问题另一面:诚信缺失是亟待破解的社会难题。物质上的日渐丰盈,并不能遮蔽精神的贫瘠。一些人“两手满当当、心中空荡荡”,在市场大潮中唯利是图、不讲信用,一再触碰法律和道德的底线,逐渐迷失了自我,也带来种种社会问题。

3.诚信是基础性道德,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经济社会正常运转、人们生活正常进行的基本保障。在现代社会,每一个行为主体都担负有基本的社会责任,而实现社会责任的手段是社会契约,诚信即是社会契约得以实现的基本要素。因此,加强诚信建设对于个人、企业、社会乃至国家都可谓意义重大。

[结尾示例]

1.哲人说,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不断增强社会信用体系的刚性力量,崇扬诚信的价值观念,对失信行为出重拳、下猛药,让黑心商、老赖们、假摔者等一朝违规、处处受限,我们必将迎来诚信的价值回归,一个更加文明和谐的诚信中国将渐行渐近。

2.政府以身作则,社会共同参与,加大惩戒力度,全方位提高失信成本,让失信行为无处藏身――如此坚决有力的举措,相信一定会让那些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甚至铤而走险、谋求个人私利者悬崖勒马,回归诚实守信的良好环境。

3.“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言不信者,行不果”。让我们以诚信作催化剂、作五线谱、作调色板,使我们生活的酒更醇,歌更好,画更美。构建诚信,惩戒失信,让惩戒失信成为构建诚信催化剂,惟其如此,我们的诚信体系才能从根本上得以重塑,才能构筑起经济社会坚固的诚信堤坝。

【参考范文】

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利益,轻视诚信。在利益的驱动下,各种制假售假、商业欺诈、逃债骗贷、学术不端,各种问题肉、地沟油、黑作坊、毒食品,各种欺骗、失信行为屡屡见诸报端,见于网络。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冷漠、隔膜,麻木不仁的围观、见死不救,恩将仇报的救人反被讹,诸如此类一件件冲破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让社会丧失了应有的基本温情和温暖。事实证明,加快诚信建设已刻不容缓。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昌。失信行为不仅是个人的问题,更关系到整个国家,整个社会。在市场经济中,追求经济价值,追求利益本并无过错,但如果过分强调经济价值而忽略道德、忽略诚信,最终可能你得到了金钱,却丢了道德、丢了良心、丢了人格、丢了亲情、丢失了朋友,更甚者会因违反法律而丢了自由。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仅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规范市场秩序、降低交易成本、增强经济社会活动的可预期性和效率,也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更好做到“放”“管”结合的必要条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润滑剂”、“助推器”。而在社会生活中,失去诚信则必然人人自危。作为一种基本的道德规范,诚信离不开人们的内心信念以及自觉实践等因素的维系,建立现代化的社会信用体系对于公民由他律转变为自律必定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可见,推进诚信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毋庸置疑。

如何树立诚信,维护良好信誉?这既需要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刚性执行,让失信者付出更大的代价,让失信者处处受排挤、寸步难行,让失信者没有市场、无处藏身、无处可逃。也需要信用体系的不断建设和完善,完善个人、企业、单位的信用情况记录并和法律并轨,推进信用体系有法可依,对于信用记录不良和信用记录有污点的个人和单位,要加大曝光、惩罚和制裁力度。同时,维护良好的信誉更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以诚信为荣、以失信为耻,不做违背良心、道德和法律的事,远离失信之人、远离失信之事,才能从源头上消除不诚信行为。在越来越重视诚信,越来越重视信誉,信用体系建设越来越完善的今天,我们更要坚决对失信行为说不。上到政府,领导干部,下到企业、商人、普通老百姓,都应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把诚信当成标杆,共同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快速向前跑。让全社会形成人人讲诚信、人人守信的好风气,让诚信的暖风吹向每一个人,让社会变得更加温暖。

【专家点评】

近年来,道德与诚信一直是社会上热议的话题,也曾在国考和个别省份的考试中出现过此主题。这篇文章的大背景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出台这两个大背景下而产生的。

亮点一:文章立意准确,与热点主题紧密贴合。从首段来看,围绕当前一系列的社会失信的表现进行阐述,并得出文章的观点,诚信建设刻不容缓。

亮点二:文章总体逻辑思路清晰。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危害与意义)、解决问题、结尾升华的思路展开。

亮点三:文中巧妙引用语言,如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昌、润滑剂、助推器等,为文章增添几分色彩。

关于我们 | 汇款方式 | 考试培训 | 辅导资料 | 行测信息 | 申论信息 | 面试信息 |南方公务员博客 | 网站地图 | sitemap
   

国家公务员考试 | 广东公务员考试 | 广州公务考试 | 深圳公务员考试 | 广东选调生及公遴选 | 事业单位招考

南方公务培训中心总部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路576号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西校区实训楼516

联系电话: 020-85217183、18922251193

Copyright © 2007-2024 南方公务考试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20522号

       
  • 电话咨询

  • 020-85217183
  • 020-85213838
  • QQ交流群

  • 310206975
  • 255955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