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分析】综合分析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对社会热点的把握能力。作答本题时,考生要先理解汪洋书记的这句话背后的含义,在深刻理解后方能很好地作答。
【解题思路】首先,点出汪洋书记说的这句话的本质,经济发展与人民的幸福感不同步发展;其次,谈谈经济发展与人民幸福感完全可以实现统一;最后,提出建议,如何更好地实现经济发展和人民幸福感的同步发展。
【参考答案】
汪洋书记的这句话实质上说的是目前我国存在经济发展和人民幸福感不同步发展的问题。一些官员仍唯GDP是从,只注重经济指标的片面增长而忽视社会的均衡发展;只盯着数字的增长而忽视了民生幸福。
诚然,对于任何现代国家来说,一定的经济增长是必要而重要的,对于中国这样的后发国家来说,尤其如此,因此政府采取一定措施,创造条件,推动经济发展,也是完全可取的。于是,很多官员似乎抱定这样一种信念:中国一切麻烦问题的根源就是生产水平低下,那么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实现经济告诉增长,积累足够到底财富。但是其实经济发展与人民的幸福从来就不是一道“二选一”的选择题,在加快地方发展方式转变的旗帜下,实现经济发展与幸福感增强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第一,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要以增进人民幸福而不是增加社会财富为目标,即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要体现“幸福”这一终极价值;第二,政府应当重视文化建设,通过通过文化政策的研究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大对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积极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需求,增进民众的精神幸福。第三,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安排,要使公共资源的配置尽可能公平、合理,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不合理差距,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尽可能地惠及到全体人民。第四,在现有体制下,调整官员考核指标体系,比如加大民生类型的考核指标,引导各级官员把精力更多地用于民生。
【南方公务员专家点睛】
“唯GDP论”已经成为了过街老鼠,“幸福感”正成为人民热情追逐的目标,如何追求GDP增长与幸福感增强统一起来,才是需要地方政府开动脑筋重点解决的问题。考生作答本题时一定要明确,城市的发展,最终的落脚点在于民生的改善,因此中国发展的核心就是要“建立一个人民满意的社会”。
2.两个人对话,看病只放心大医院,但人多、挂号难、看病难,但还是不敢去小医院。问这两个人的对话反映什么问题,怎么解决?
【试题分析】综合分析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把握能力。作答本题时,考生必须得透过大医院医院扎堆,小医院门可罗雀这一现象看到我国看病难看病贵这一本质问题,考生在把握住本质问题后方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解题思路】首先,点题,直接点出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以及我国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其次,分析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从医疗硬件资源、软实力、相关体制等方面入手;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完善基层医疗设备,进一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参考答案】
现在社会上存在市民看病“舍小求大”的现象,这就导致了大医院患者扎堆,小医院门可罗雀这一结果。“舍大求小"的现象实质上是我国看病难、看病贵的反映,在群众看病难的背后,凸显了我国医院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
出现这一现实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大医院与小医院医疗硬件资源反差很大,全国80%的医院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其中30%又集中在大医院;第二,大医院与小医院软实力反差大。大医院专家多,管理好,经验多,水平高,这是小医院、社区医院不可比拟的;第三,小医院的医疗管理和医疗保险体制相对落后,进一步加大了大医院对医生的吸纳和患者对大医院的迷信。
为了积极解决我国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很的现象,应该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分流门诊:第一,市民要转变观念。建议市民理性选择医院,避免盲目就医,浪费资源,浪费钱财。第二,当务之急要缓解看病难的问题。大医院仍然需要提高看病效率和病床周转率,用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需求;第三,引导病人合理分流,小病去小医院诊治,实现医疗资源合理使用;第四政府加强区域医院规划,合理调整卫生资源配置。加大对社会医院投入,要重视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引进和培训,加大上级医院对几层医疗机构的技术知道,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意识和医德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让群众树立起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心。届时“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就可变为现实。
【南方公务员专家点睛】
考生一定要把握住现象背后反映的本质问题,在抓住本质问题后,本题就可以转化为一道常规化的综合分析题,然后按照综合分析题的基本答题思路去作答即可。
3.政府组织关于劳动者权益保护的调研,企业有自己的对策,劳动者顾虑企业报复不敢说实话,你怎么组织?
【试题分析】计划组织协调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的计划组织协调能力。本次调研活动的关键问题是“劳动者不敢说实话”,因此组织调研活动的重点就应该落在采取适当合适的调研方式,让劳动者敢于说实话,以保证调研结果的真实。
【解题思路】首先,制定调研方案,设计合理的调研问卷;其次,具体论述如何展开调查,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一些细节性问题的论述;最后,撰写调研报告,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
【参考答案】
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调查
第一,召开讨论会,选定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调研对象。确定参与调研的人员、调研时间以及要协助调查的相关单位。拟定一个详细的调研方案报领导审批。在调查正式开始之前,要协请相关专家帮忙设计一份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
第二,成立调查小组,分工协作,展开调查。针对劳动者不敢说实话这一情况,我们会采取发放调查问卷和开座谈会的方式进行。在正式展开调查前,我召集所有的企业劳动者召开会议,向他们表示开展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他们的权益,并且表示这次的调研一定不会向外透露他们的信息情况。如在向劳动者发放调查问卷时,我要告诉他们,我们是采取不记名式的调查问卷方式,保证不会泄漏信息;在召开座谈会时,要保证企业领导不在场,让劳动者们能够畅所欲言,敢于说实话。
第三,对于调研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总结,通过这些一手资料统计出劳动者在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将这些撰写成一份调研报告上报给领导,以切实解决劳动者在企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南方公务员专家点睛】
调研类面试题,考生基本上都会有思路:“制定调研方案——展开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反思总结”,但是如何在思路中论述细节才是关键。针对本题,考生要把落脚点放在采取正确的调研方式让劳动者敢于说实话,以保证我们调研结果的真实,这样作答才会有针对性,才不会陷入套路化的作答思路。
2011年上半年深圳公务员面试试题(执法类)
1、出现了弱势群体犯罪的现象,有些弱势群体“由弱变黑”“由弱变强”,你觉得执法部门应该如何预防和应对这个问题?
【试题分析】综合分析题,考查考生关注和分析社会热点的能力。要预防和应对这一问题,首先就要了解弱势群体犯罪的原因,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
【解题思路】首先,点明我们对待弱势群体犯罪应持有的态度;其次,分析弱势群体犯罪的原因,并说明应如何预防和应对这个问题;最后,对观点进行总结。
【参考答案】
弱势群体犯罪是社会转型、贫富分化所产生的各种矛盾的集中反映。我们既不能因为同情而忽视了弱势群体的犯罪行为,也不能一味地对他们进行指责,而是应该客观公正地看待这一问题,从源头上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弱势群体之所以会出现犯罪现象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一是贫富差距导致的心理不平衡,使得弱势群体对社会产生逆反心理;二是根本利益得不到保证,弱势群体普遍存在经济状况窘迫、生活备受歧视的现状,贫苦迫使他们采用极端犯罪手段;三是没有长期稳定的就业岗位,无事生非极易滋生犯罪;四是弱势群体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法律意识相对淡薄。
因此要预防和解决弱势群体的犯罪问题,就必须从根本上消除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公,消除贫富差距,切实采取措施保障弱势群体的根本利益。首先,要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社保基金的投入,尽快建立涵盖全部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自然会有“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社会效果,降低弱势群体的犯罪率也就指日可待了。其次,要从立法上对弱势群体的利益进行保护,消除就业歧视行为,并对弱势群体进行就业和法律知识方面的培训。再次,舆论媒体应积极引导社会大众正确看待弱势群体,给他们以更多的尊重和关怀,少一点歧视和非难,营造和谐的社会坏境,消除弱势群体的反社会情绪。
总之,只要我们对弱势群体在物质上予以保障,在法律上进行保护,在心灵上给予关爱,就一定能使他们融入社会、积极生活。
【南方公务员专家点睛】
虽然题目中只要求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但分析原因在这类题型中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只有深刻明白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
2、有群众反映,由于执法部门在调节群众利益纠纷时表现过于软弱,出现了有些群众漫天要价的情况,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试题分析】综合分析题。本题题目问得比较抽象,乍一看可能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执法部门过于软弱”和“群众漫天要价”有什么必然联系,但如果联系一下具体的热点事件,如房屋拆迁补助等,就会有比较清晰的答题思路了。
【解题思路】首先,点明这种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其次,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后,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建议。
【参考答案】
这种现象,实际反映出执法部门在调解群众利益纠纷时未能有效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面对少数群众的不合理行为缺乏维护原则的坚定性,导致有些群众借以漫天要价,损害了国家和其他群众的共同利益。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执法部门政治觉悟和原则性不强。其次,执法部门对相关政策的研究学习不够深刻,难以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开展工作;再次,执法部门处理群众利益纠纷的综合素质和应对能力不强,面对错综复杂的群众事务力不从心;最后,少数群众法律观念意识不强,滥用乱用权利,忽视大局发展和整体利益。
要解决这种现象,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工作中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既要保护群众合法利益,又要坚决执行有关政策规定,制止不合理行为
其次,要加强对相关政策的学习研究,提高对政策的把握和运用能力;
再次,要努力提高执法部门处理群众事务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妥善处理群众纠纷;
最后,在执法过程中应该切实尊重群众,倾听群众意见,多从群众的立场出发。但对于少数恶意要价、故意破坏工作大局、侵犯他人合法利益的不法分子,要依照法律坚决打击。
【南方公务员专家点睛】
执法人员是公务员中比较特殊的职位,既要坚决将国家政策法律落实到位,又要保证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因此回答这道题的重点就是具体说明执法人员应如何处理在工作中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3、你作为执法人员对李某的违法行为进行了处罚,导致他负债累累,妻子和他离婚,工作也丢了。他将这一切都归咎于你,于是到你的办公室进行骚扰,甚至上网发帖诋毁你。你怎么处理?
【试题分析】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题。本题主要处理的是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在处理与群众关系的时候,一定要切实保障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要张弛有度、公私分明,既要坚持工作的原则,又要懂得法亦有情。本题设计的场景比较复杂,因此也带有一定的情景应变色彩。
【解题思路】首先,说明自己处理这件事的原则和态度;其次,从公、私两方面说明应如何处理;最后,总结这件事带来的经验教训。
【参考答案】
李某因为处罚的事而遭遇了一系列沉重的打击,因此出现这种负面情绪是人之常情,相信他对我的骚扰和诋毁也是因为他对我工作的不理解而产生的迁怒,我完全可以理解。我在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一定会坚持公私分明、法情结合。
作为一名执法人员,于公上,我还是会严格遵照相关法律规定对李某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但要晓之以理,要耐心诚挚地对他进行教育,讲解相关法律政策,让他明白自身违法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今天的一切后果都是由他自己的错误行径造成的,不能怪任何人。
作为一名人民公仆,于私上,我会在允许范围内尽我所能地帮助李某渡过难关,动之以情。我会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看能否帮他提供些就业机会,同时联系社保机关,对他的基本生活予以保障。平日我也会经常去他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帮助他,鼓励他重拾信心,重新出发。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李某能慢慢体会到我的良苦用心。
当然,如果在做了一切努力之后,李某仍不能理解对我进行恶意毁谤,我也会采用恰当的方法澄清事实,维护执法人员的形象。
这件事也给了一些启发,我们在处理群众工作的时候既要坚持原则,也一定要注意工作方法。对群众不能太过生硬,要懂得法亦有情。
【南方公务员专家点睛】
只是单纯的澄清事实对于这件事是治标不治本的,要处理好这一问题,根本的症结还是在于李某的思想意识。因此,注意原则与情理相结合,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才能让李某心服口服。
2011年下半年深圳公务员面试真题
12月21日上午(综合管理类)
第一题,用三个词概括你对公务员的了解
第二题,某县建筑居民楼倒塌,开发商资金不足无力偿还赔偿,群众集体上访,该县县政府用公共财政一次性赔偿群众,你怎么看?
第三题,两千人山区小镇唯一道路阻断,上级安排四人领导小组空降小镇中心组织自救,你怎么安排?
12月21日下午(行政执法类)
第一题,很多群体性事件都是由不明真相的群众盲目跟风所致,对此请你列出三个措施,并简要说明
第二题,针对钓鱼执法有一种类似行动(不法人员故意露出违事件去给执法人员交差),请你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第三,你单位要去拆屋顶违建,当事人抱着一个煤气罐要自杀,你临危受命做说服工作,你怎么做,请现场模拟。
12月22日(行政执法类)
1、请你用三个事物总结执法者与执法工作的关系并说明理由和你的看法?
2、某繁华街道摊贩乱摆严重,领导派你清查,你会调查哪些东西,为什么?
3、你去调查一个工厂违法行为,发现该工厂拖欠了三四十个工人的工资,该厂工人不知道是工厂不合法,要求政府支付工资赔偿,你如何处理?
12月22日(综合管理类)
12月22日综合管理类采用非结构化面试,8人/组
深圳人口有三高:高密度、高流动性、高比例(深圳户籍与非深圳户籍人口比达到1:15),关于此问题有两个观点:
①认为应该严格人口准入机制,以此提高深圳市民的素质
②认为应该放宽人口准入机制,以降低政府管理成本
要求:1、每人做3分钟自我陈述观点
2、每小组30分钟自由讨论。要求最后选择一人阐述本组观点。(每人发言次数不限,但是每次发言不得超过1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