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相关新闻
广州市工商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本文转载自:〖无〗 发表时间:〖2009-01-06〗 本文作者:gwypass 浏览次数:1778
广州市工商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作者:唐仕荣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形势,对担负着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任务的工商队伍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不断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广州市工商部门在加强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稳步提高。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全市工商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以新的思路和方法,大力加强工商队伍建设,尽快打造一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能够全面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的知识型高素质工商管理队伍,无疑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一、 广州市工商队伍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分析
(一)广州市工商队伍现状
公务员是广州市工商队伍的主力军。截止2002年12月底,全局共有2866名公务员。其中研究生学历占1%;本科学历占15%;大专学历占56%;中专高中学历占28%;30岁以下占13 %;31岁至35岁占22%;36岁至40岁占24%;41岁至45岁占20%;45岁至50岁占16%;51岁以上占5%。副科以上领导干部占公务员队伍的29.4%。
队伍整体结构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学历层次以大专为主,整体文化水平有待提高;二是队伍的年龄结构有老化倾向,尤其是处级干部年龄偏大,其中46岁至50岁处级公务员占39%,51岁至55岁处级公务员占25%,领导干部队伍出现年龄断层现象,年轻力量有待加强。
(二)目前广州市工商队伍存在问题及分析
1、队伍结构存在薄弱环节。
(1)学历层次偏低,综合素质不高。目前广州市工商队伍中,仍有1338人未达到大专学历,占总人数的39%,这部分人员主要分布在基层工商所,造成基层执法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主要原因一是1999年垂直管理前,各区工商局隶属各区政府,进人标准不一,很大一部分人员是当时的市管理员因体制转变整体划转,或从以工代干的市场管理员转为聘用干部的高中以下学历人员;二是垂直管理前,各分局引进人才主要从省工商学校和民族学院选拔,省工商学校培养的学生以中专为主,且进人数量多;三是相当一部分在职人员是通过函授或电大等业余培训取得学历文凭的,未通过系统脱产培训,在文化素质的提高上打了折扣。
(2)知识结构单一,复合型人才缺乏。目前我局中专以上学历人员中,主要的专业是工商行政管理、法律、英语、计算机,其余如经济、金融、社会科学、财会、审计、电子商务及现代管理等专业比较缺乏。知识结构单一,尤其缺乏复合型管理人才。队伍中有较大一部分人员满足于应付本职日常工作,对一些突发或综合性强的工作任务缺乏相应的处理能力。
(3)队伍趋于老化,年轻力量不足。由于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长期以来,只进不出、只上不下的现象在干部队伍中较为普遍地存在。队伍缺乏流动,新陈代谢缓慢。2001年机构改革后,我局虽加大力度拓宽干部出口,但队伍整体年龄结构还是趋于老化。目前我局35岁以下公务员仅占公务员队伍的35%,处级干部更是主要分布在46岁以上年龄段,占处级干部总人数的64%。年轻力量相对缺乏。
2、干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1)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是干部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的前提。近年来,我局按照上级要求,逐步建立完善了处级干部、科、所长竞争上岗制、任前公示制、任职试用期制及干部考察、考核等制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发展,干部录用制度、考察预告制度、任前廉正鉴定制度、干部轮岗交流制度以及不称职干部谈话制度、戒勉制度等制度均有待进一步完善。
(2)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在队伍管理中,能否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与是否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激励机制有很大关系。近几年我局逐步推行竞争上岗制、任前公示制、任职试用期制等一系列制度,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较好的激励机制,但在一般干部队伍中仍缺乏有效的激励方法。部分年龄在40岁左右、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的同志,在机构改革后存在“松口气”的心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人浮于事,效率不高。有些单位出现了一方面人满为患,一方面人才紧缺,队伍内部忙闲不均的现象,对队伍建设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3)干部交流制度不够规范。
干部轮岗交流对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队伍的精神面貌,都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我局处级干部交流轮岗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但对科以下干部的交流轮岗尚落实不够。各单位往往只对工作不出色的干部进行轮岗,对工作积极主动做出成绩的人员,出于工作的考虑不舍得交流。局机关和基层队伍的交流及基层各分局之间的干部交流未走上制度化和规范化。
3、干部监督机制有待完善。
一是长期以来,干部监督管理的基本方法主要是谈话诫勉、回复函询、收入申报、重大事项报告、经济责任审计、专项督查等。随着形势的发展,这些办法在实际操作中逐渐出现形式单一,程序上不够严格等不足。二是有的监督办法侧重于静态监督和事后监督,而事前、事中的动态性预防和警示相对较为薄弱。三是对干部"八小时"之外缺乏有效的监督。四是部分干部对监督工作认识不足,或思想上有顾虑,不敢监督,或认为是组织、纪检部门的事,与己无关。
二、加强新时期工商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广开渠道,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人才是事业之本,发展之基。谁赢得人才,谁就将赢得未来。针对我局人才匮乏的状况,利用加入WTO后的保护期,制定和实施“红盾”人才计划,从2002年起,用3到5年时间,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在编制范围内,引进300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需求的法律、经济、计算机技术、信息管理、外语、国际商务、现代管理等专业人才,形成人才数量和质量的新突破。
(二)突出创新,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
领导班子建设是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随着工商行政管理工作重心的下移,基层工作层次不断提高,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十分迫切。一是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培训,改善领导干部知识结构,尤其要加强领导班子创新思维的培训和领导能力的培养。二是规范考核机制,切实解决干部“能上能下”的问题。把干部考核和干部任用结合起来,对组织考核认定“不称职”的,予免去现有职务;对“基本称职”的,实行戒勉谈话和黄牌警告,提出整改要求,并限期改正。三是要动态调整,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加大干部交流力度,以消除惰性,提高中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四是加大选拔和培养年轻干部的力度。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通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交流、挂职等形式,培养一批“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拿得起”,开拓创新的年轻干部队伍。
(三)稳步推进,加强队伍教育培训。
1、加强党性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利用政治学习和其他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政治理论教育、党风廉政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引导队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和“公仆意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根本上克服安于现状、墨守成规、无所作为的思想。广泛开展严格执法教育整顿活动,树立依法行政、法律至上的观念,把坚持依法办事、文明优质服务作为提高整个队伍综合素质的突破口。
2、加强知识更新,培养复合型人才。克服“以干代学”思想,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的方法,有计划地加强对现有干部的知识更新和素质培养。以提高履行岗位职责能力为基本要求,针对不同的业务领域,开展各种专业知识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分阶段对所有公务员进行WTO有关规则培训,并逐步将WTO业务知识列入执法资格考试范畴。有计划地对公务员队伍实行英语及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逐步要求每个公务员做到“四懂”,即懂一门外语、懂计算机应用、懂本岗位法律法规,懂本业务领域国内外发展态势。使工商干部队伍逐步由工作型、经验型向知识型、工作型、专家型相结合的结构转变。
3、鼓励在职自学,加大学历教育力度。针对目前干部队伍存在学历层次不高、文化知识不够扎实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广大干部职工采用多种形式在职自学,提高队伍学历水平及综合素质。
(四)深化改革,加强队伍制度建设。
1、适应形势,不断完善具体制度。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必须走制度化的路子。根据时代发展和形势需要,大胆改革,不断完善各项具体制度。以行风评议和贯彻实施《广州市国家行政机关及公务员公共服务行为规范》为契机,建立健全各项办事、服务、承诺、过错追究及有效投诉认定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层级负责制;完善层级量化考核制,以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达到用机制和制度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执法水平的目的。
2、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用人机制。一是推行竞争上岗制。在落实处级干部及科所长竞争上岗制、任职试用期制、任期制的基础上,推行科以下非领导职务竞争上岗制,把干部领导职务逐步从委任制向竞岗聘任制过渡。二是逐步解决干部“能下”的问题,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有关制度。三是推行干部轮岗交流制。通过制定和实施统一的干部轮岗交流制度,在落实处级干部轮岗交流的基础上,本着“因人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推行科以下干部锻炼性交流及轮岗性交流制度。以培养复合型干部为目标,逐步推行市局机关、分局机关、工商所之间的纵横向干部交流。通过交流锻炼,培养工商管理工作的“多面手”,优化人才配备,改善班子和队伍结构,提高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
3、引入竞争,强化激励机制。一是推行岗位资格证书制度。对科以下干部全部实行持证上岗制,提高工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的水平。二是探索末位培训制、试岗制、待岗制。健全和完善简便、科学、操作性强的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在干部队伍中形成“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危机意识,形成“人人有压力,个个有动力,奋勇争上游”的良好氛围。三是推行立功受奖制度。鼓励广大干部忠于职守,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4、拓展领域,完善干部监督机制。一是完善干部监督制度,并制定配套的实施细则。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静态监督与动态监督相结合,把监督的关口前移,侧重于事前、事中的动态预防性监督。在抓好谈话、回复、诫勉等项制度的同时,逐步建立健全推荐干部责任追究制度、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制度、干部任前监督制度、考察结果会审制度、领导干部违纪违规考评制度,进一步增强干部监督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二是狠抓干部监督制度和方法的落实。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对领导干部经济行为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及时地监督,逐步把离任审计与任前、届中审计相结合,把审计结果纳入干部廉正档案,并作为考察任用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三是强化对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监督。建立投诉举报电话制度,在进行民主测评、座谈和个别谈话时,加入八小时之外的表现内容。
(五)塑造工商文化,树立队伍良好形象。
一是加强道德建设。人无本,不能立;人无德,不能行。工商干部承担着重要的工作任务,必须强化对干部道德行为的监督。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及《广州市国家行政机关及公务员公共服务行为规范》,大力弘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依法办事、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风尚,对损害工商队伍形象的行为按照规定给予惩处,并进行警示性教育。
二是规范工作、服务礼仪。逐步修订《工商礼仪规范》,规范工商执法基本礼仪、窗口接待礼仪、公务和社会活动等工商礼仪。通过规范工商干部个体形象,展示队伍的精神面貌和整体素质,提高工作水平,优化服务质量。
三是锻造团队精神。密切围绕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需要,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等,深化工商文化内涵,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氛围,积极倡导“有为、有位”和“理想、信念、干劲、成果”等文化理念,在全局干部队伍中确立“忠诚、公正、服务、效率”四种意识,提高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提高队伍的服务意识和执法水平。同时,还要加大对工商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让队伍的每一分子在工商文化氛围内得到陶冶,激发作为工商干部的荣誉感,激励队伍的创新意识、工作斗志和服务热情。让群众了解我们的文化,创建良好的社会效应,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工商管理队伍建设能否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发展的需要,直接影响着国际化环境下区域经济的发展。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必须牢记“两个务必”,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重点抓好制度建设,以制度管人、管事,不断加强对干部队伍的科学规范管理,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建设一支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工商队伍。
(作者系广州市工商局人事处处长,发布时间:2007-12-13)